第404章 炮決孔有德
作者:怕起重複      更新:2020-12-16 08:24      字數:2193
  孔有德嗷嗷叫著衝進二百米,等著盼著的撤軍信號終於來了,就這有些衝得太快的還是沒有逃過被射殺的命運。

  回軍途中孔有德暗暗鬆了一口氣,這一次之後,睿親王應該死心了吧。

  看著僅僅剩下兩千多的手下,匯合了白馬關的那些,還能剩下五千人,那麽回到遼東在補充,那麽他就夠一個旗了。

  聽說最近皇太極有意把漢軍旗和從高麗俘虜的那些高麗人合編,編成漢八旗。

  自己手握一旗兵馬,是不是也能混個旗主當當。

  在大清帶兵要是不當個旗主,總感覺是二線部隊的感覺。

  孔有德正想著,新軍這邊,趙安東正跟剛來的劉指揮使商量:“就那個,一定是個大魚,看著像漢軍旗的一個什麽王爺,剛才衝殺的可凶了!”

  劉指揮使眯著眼:“火炮都瞄準他!給我發射,送這王八蛋上路!”

  孔有德正奇怪,他們還沒有跑出明軍的火炮射程,明軍的火炮怎麽停了?

  停了也好,這一炮接一炮,自己不少人都被炸死。

  接著就是轟隆轟隆一聲接著一聲。孔有德還沒有反應過來怎麽炮都炸自己身邊呢。

  一發炮彈正好打中他,連人帶馬直接炸碎了!

  多爾袞正憂鬱的看著明軍,這一股明軍竟然跟剛剛的一樣強,那麽以後他們該怎麽打?

  正想著,下麵一陣喧嘩,多爾袞還沒有問起,身邊的旗丁匯報:“睿親王,恭順王中炮了!”

  多爾袞連忙看過去:“快派大夫去醫治。”

  旗丁臉色古怪:“稟告睿親王,恭順王炸沒了?”

  多爾袞一愣:“怎麽沒了?怎麽沒的?”

  旗丁解釋道:“就是轟隆一聲,炸碎了!”

  多爾袞喃喃道:“碎了!???”

  跑回來的漢軍旗如喪家之犬,惶惶不可終日。

  多爾袞正要說點什麽,突然整個陣型開始騷動。說明軍要進攻了。

  多爾袞抬頭去看,明軍那邊整個陣型前移,開始朝他們殺來。

  多爾袞皺眉看著,什麽時候,明軍五千人敢攻擊他三萬……兩萬人的軍陣了?

  有心給對方一個教訓,但是想到再打一仗,損失一萬多,那自己就沒人了。

  打贏了還好,萬一輸了就麻煩了。三萬人能一鼓作氣擊破對方防禦,但是這一萬多人可就不一定了。

  正猶豫,遠處哨探匯報:“睿親王,白馬關被明軍攻破,三千漢軍旗一小半戰死,另一大半投降了!”

  多爾袞眯著眼睛:“推後十裏,脫離接觸。”

  在多爾袞的計劃中,聽到答魯城的明軍出動,他計劃承受兩三千人的損失,然後擊潰這支明軍。

  這樣長城以外再也沒有威脅他的明軍,再回身進關,先派一部襲擾明軍京師,逼迫各地明軍出城,然後趁機各個擊破。

  最後既搶掠了大批物資,又完成了皇太極的要求,可謂是皆大歡喜。

  為了這一戰能確保必勝,他幹脆全軍盡出。

  吸取了上次攻擊長城防線添油戰失敗的教訓,這一次一開始就以雷霆之勢進攻明軍。

  沒想到最後竟然落得這樣的結果。

  脫離與明軍接觸之後,這一路明軍也緩緩退回。

  多爾袞帶著一萬多人退到答魯城附近,計劃前所未有的失敗,整個軍心士氣都變得消沉。

  而明軍這邊朱慈烺得到趙安東部被打殘的消息,心裏也非常難過。

  趙安東部戰死三千零五十人,傷殘者一百七十人,之所以傷殘者這麽少,還是因為不少士卒在受傷後選擇了跟對方同歸於盡。

  撤回長城時能站起來的不到一千二百人,其餘的全部各種傷。

  這是新軍建軍以來最大的一次傷亡,不少熟悉的身影永遠的消失了。

  錦衣衛損失千戶一人,偵騎二百八十多人,隻剩下十七人活著。

  且不說那價值三四百萬兩的撫恤問題,這些可是大明第一支新軍,大同新軍的士卒。

  是新軍中訓練最久,成立最早,對朱慈烺最忠心的一支,他們的每一個百戶都在講武堂受過訓練。

  當初親自到京城接受檢閱的也是朱慈烺親自接見過。

  可以說隻要在擴軍,這些人哪怕是普通士卒,都能成為小旗。

  這損失的不是三千人的兵力,而是三千顆種子,以這三千人為基礎,隻要六個月,又是三萬新軍。

  現在白馬關奪回來了,但是答魯城確丟了,好消息是多爾袞部基本已經半殘。

  隻要等到曹文詔部一到,朱慈烺就有把握給對方來一次狠的。

  這一戰新軍打出了氣勢,最後五千新軍都能追著多爾袞,把多爾袞嚇退。

  相信從此以後,新軍到處,建奴再也沒有往日的囂張,打破了對方的精神,比起殺死這一萬建奴更有意義。

  在崇禎看來新軍是成功的,是無敵的,是大明的希望。

  但是在朱慈烺看來,新軍隻是開始,問題還有很多,還有很多不足,還需要繼續改進。

  第一個就是騎兵不足,純粹的步兵隊伍,導致新軍麵對敵騎的時候,處處受製約,趙安東部就是最好的例證。

  如果他們哪怕有一千騎兵,對麵的多爾袞就不敢如此肆無忌憚。

  第二個就是對付騎兵衝擊的手段太少,在沒有重機槍出現之前,騎兵天然對步兵具有優勢。

  就算有重機槍,騎兵也一直活躍到二戰坦克裝甲車技術成熟才徹底退出曆史舞台。

  那麽這次輕易被對方騎兵擊破防線,是不是因為缺少對火槍兵的防護。

  如果前排有三排長槍兵,那麽是不是結果又不一樣?

  第三就是把刺刀套在火銃口上這個射擊並不利於和騎兵近戰,夠不著不說,還影響士卒發射。

  裝上打不著,卸掉太費事,感覺成了雞肋射擊。

  第四就是各部名稱不統一,沒有番號,往往以地名人名命名部隊番號區別,在戰場上,影響指揮效率。

  同時也增加了總參謀的指揮負擔,需要改變。

  正好今年的主要任務就是整編軍隊,朱慈烺打算把這次發現的問題,一次性都給他解決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