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多爾袞發現被監視
作者:怕起重複      更新:2020-12-16 08:24      字數:2251
  此時多爾袞正在科爾沁部,皇太極想抄他的老窩,把漢軍旗給奪走。

  他又何嚐不想抄皇太極的老窩,把蒙古人給搶一部分過來。

  以前沒有機會,但是現在機會來了,從皇太極稱帝之後,為了把蒙古人納入大清的管理,成立了蒙八旗。

  八旗製度不僅僅是一種領軍製度,他同時也是一種管民製度,編製了八旗就等於分封了大家的土地,確定了從屬。

  從此以後各部之間不得相互征伐兼並,今年十月,又命大學士希福等赴其部,鞫罪犯,頒法律,禁奸盜,編佐領。

  如果皇太極一心為公,行端坐正,加上建奴強大的兵力威懾,那麽這件事也就順利推進了。

  可惜皇太極隻想著自己的利益,編八旗任人唯親,各旗佐領大多都出自他老嶽父家。

  然後建奴最近戰場接連失利,加上瘟疫的影響,八旗的威懾力已經大不如前。

  加上多爾袞在後麵的挑唆,大明又沒少在裏麵上眼藥,現在的蒙古人雖然沒有亂,但是心思確飄向各處了。

  常言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這夫妻都不能保證一心,更何況是這種結盟。

  經過錦衣衛的努力,不僅蒙古人動蕩,就是八旗內部,多爾袞和皇太極鬥法,其餘的諸位旗主要麽選擇作壁上觀,要麽有著自己的小心思。

  現在蒙古人有三種人,一種是從皇太極處得到利益的那一批,例如宰桑—布和,作為海蘭珠和大玉兒的老子,他可以說是父憑女貴。

  成為這次八旗改革最大的受益者,皇太極的地位越不穩固,他就越不敢用外人。

  任人唯親又加劇了別人對他的不信任。當然得到好處之後,宰桑自然堅定的支持皇太極。

  第二股就是這兩三年剛剛投靠建奴的蒙古人,林丹汗的衰亡讓他們變得群蟲無首。

  在建奴的威脅下,他們選擇了服從強者,這是千百年來草原的規矩。

  但是從去年額哲回歸之後,額哲以黃金家族的名義起誓,要懲罰所有的叛國者。

  然後他們就過上了夾縫求生的日子,原本寄予厚望的建奴,並沒有給他們帶來安定,從去年開始各部落就開始過上了一日三驚的日子。

  先是被鼇拜扮演的明軍洗劫,然後又被真的明軍洗劫,今年又被洗劫。

  所以這一部分蒙古人迷茫了,他們想回頭投靠額哲,但是又怕被建奴和科爾人洗劫,繼續跟著建奴每次都被額哲和明軍洗劫。

  他們現在兩頭受氣,兩頭都討不到好。

  不過聽說今年大明恢複了歸化城、答魯城和赤峰城的城防。

  也許以後投靠大明也是一個不錯的出路,但是前提是這次大明能擋住建奴的進攻。

  隻要三座城市守住了,那麽明年他們就能投靠過去,沿著長城放牧,跟大明做一下生意,背靠長城把大明的東西賣到草原上,將來一定能讓部族富足起來。

  第三批就是還願意跟著建奴,但是因為明軍和多爾袞的挑唆對皇太極編製八旗製度不滿的這一部分人了。

  這次多爾袞重點就是想爭取這一部分人,他能給予的許諾就多了,作為建奴第二大實權勢力,他有能力為這些人爭取一兩個旗主的位置。

  而且幾次對外戰爭都是多爾袞帶隊,跟著多爾袞有肉吃!

  當然多爾袞跟皇太極的較勁,一直都在桌麵以下,麵對著大明這個強敵,他們還不敢撕破臉。

  可以說多爾袞是一個相當有大局觀的人了。

  在科爾沁跟各部協商出兵規模,這次攻明,除了兩白旗和漢軍旗,其餘六旗都集中在大淩河地區。

  在皇太極看來這是一場硬仗,必須依靠真正的勇士才能打贏,所以蒙古人都沒有使用。

  所以多爾袞就覺得,既然蒙古人都在,那隻出兵兩萬,是不是太少!

  蒙古人這邊這次說啥都不願意在多出人手了,夏天的教訓才剛剛過去。

  既然指望不少建奴給他們守衛老家,他們的老家隻能自己守。

  所以大部分蒙古部族都選擇出兵少於一半,而科爾沁人更幹脆,這次就出八千人,多一個也不派了。

  如果是兩年前,別說是四萬人,就是一萬建奴多爾袞都敢帶著殺進長城,不僅敢進長城,他還敢分兵兩路。

  因為那時候五千人的八旗兵在大明都是無敵的存在。

  但是現在四萬人,他都感覺有點少,怕攻城不利。

  多爾袞努力解釋,自己等人在攻擊北直隸,額哲絕對不敢這個時候來進攻,因為自己離他們更近,隨時能回去支援。

  但是那些蒙古人不那麽覺得,現在是離得近,但是要是攻進了長城呢?多爾袞帶著人越跑越遠,還隔著長城。

  這時候曹文詔和額哲要是來了,他們找誰去?

  多爾袞生氣了:“就是你們留下幾百人,額哲和曹文詔來了就有用了?不過是多添屍體罷了!”

  蒙古部落也不幹了:“多添屍體我們樂意,我們就是不去!”

  最終協商失敗,多爾袞有種蕭瑟之感,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呀!

  又是臘月,一場風雪之後,多爾袞帶著人出發。

  最近多爾袞也發現了一個問題,好像明軍對於他們的行動了如指掌,每天伺候都發現有人在軍隊四周徘徊。

  他們隻是遠遠的吊著,甚至有的遠遠地蹲在山頂,看見他們了,立刻就跑。

  有幾次建奴設置了陷阱,想要抓捕對方,結果對方反抗太激烈,他們隻得到一個破損的望遠鏡。

  就這麽一個望遠鏡,多爾袞經驗的發現竟然比他花高價托範永鬥他們買的還要好!

  現在多爾袞用的望遠鏡就是建奴繳獲的那一個,雖然被破壞,但是對方臨死之前沒有來得及徹底破壞。

  僅僅是砸爛了殼子,多爾袞找巧匠又修複了。

  所以這些人的身份不用猜了,是明軍無疑了!

  如果他從遼東一路行來都在明軍的監視之下,那麽他這次進攻想要突破長城就千難萬難了。

  關鍵是這種監視還真不好破壞,對方離得太遠,這望遠鏡能在十裏之外看到他們的大營的影子,天氣好的時候他們站在山坡,甚至二十裏他們都能看到!

  多爾袞想要找到都全靠運氣,何況是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