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激進與保守
作者:怕起重複      更新:2020-12-16 08:23      字數:2190
  經濟的問題崇禎不太懂,反正自己兒子擅長這個,現在他有錢花,這就夠了。

  他是皇帝,皇帝不必什麽都會,隻要會當皇帝就行,要是啥都要學,那還不累死。

  聊完經濟崇禎繼續問道:“我看講武堂最近都在聊海權論還是陸權論的問題,你有什麽想法?”

  朱慈烺微微有點皺眉,自己老子好像也被忽悠了啊:“父皇,其實無論海權還是陸權,都是根據大明的需要來的。”

  就像現在,大明的主要威脅是遼東的建奴和內部的流寇,所以發展陸軍,就是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情。

  等建奴威脅解除國內恢複安定的時候,大明就進入了遷移軍戶屯墾,獲得海外殖民地的階段。

  這個時候大明的主要利益從海洋上獲取,危險也主要來自海洋,到時候就要強大海軍應對威脅了。”

  崇禎顯然有做過功課,接著問道:“那麽漢唐開發西域得以繁榮,大明為何不開發西域?”

  朱慈烺聽到這個嗬嗬一笑,解釋道:“父皇,絲綢之路雖然獲利不少,但是陸路運輸成本大,還要穿越沙漠戈壁危險性也大。

  而且隻能用駱駝馬匹運輸,運力有限,漢唐之所以選擇陸上絲綢之路,是因為當時造船技術不成熟,海上航行風險大。

  現在經過發展大明的造船航海技術已經成熟,海運風險降低,而且海運晝夜不停,運送量大,所以海上貿易更有優勢。

  第二就是應為漢唐是關中才是天下中心,而絲綢之路的開發獲利最大的就是關中之地。

  但是大明的中心是京城,經濟最繁榮的是江南,這些地方都是海運便利但是陸運遙遠之地。

  也許哪一天父皇準備開發關中了,到時候可以集中一部分兵力打通絲綢之路,富裕眼線的居民。”

  崇禎無奈的說道:“海運雖然成熟,但是大明禁海,到時朝堂上免不了有人說三道四。”

  朱慈烺微笑著:“那咱們就光做不說就是了,反正現在大家都是這麽幹的,特別是福建浙江沿海大家不都是這樣幹的麽。”

  崇禎無語的搖搖頭,朱慈烺嬉笑道:“反正皇明商號自己使用,又不是開海禁,那些官員就算知道又不能說什麽。

  與其這些錢讓那些海商賺取不交稅,不如讓皇明商號來賺,這樣還能充實大明的國庫內庫”

  崇禎點點頭:“算你說的有禮,對了,你最近是不是在高麗建立了皇明商號的分店?這種化外之地能賺到錢麽?”

  在崇禎看來,大明是天朝上國,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其餘地方都是化外之地,居住的都是蠻夷,茹毛飲血。

  他甚至聽說高麗人喜歡玩棍子,號稱是棒子國,所以他對於朱慈烺去這樣的地方做生意有些不解。在那賣什麽?賣棒子麽?

  朱慈烺眉毛一挑:“當然能賺錢,大明每年能從高麗買到二百萬石以上的糧食,還有木材是造船急需的。

  而且高麗人並不貧窮,至少他們的貴族還是有點家底的,因為倭國盛產金銀,高麗距離倭國最近。

  所以在以往的貿易中,高麗有些積蓄,預計高麗分店能給大明每年帶來一百萬兩以上的收益。”

  崇禎點點頭,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崇禎對於一百萬兩這個數字已經不那麽激動了,記得去年他還在為幾千兩幾萬兩從哪來操碎了心。

  那個時候陝西大旱,他扣扣索索從內庫湊幾千兩賑災,那樣的日子跟現在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朱慈烺接著說道:“就在前幾天陳玄就從高麗接了一筆大單子,高麗王室花錢購買了兩萬人的新軍裝備。價值兩百萬兩。”

  說道這個崇禎就更加不解了:“我記得前一陣子不是說新軍裝備製造緩慢,又減緩了新軍編練速度,為何大明自己的不練確要給高麗編練新軍?”

  朱慈烺解釋到:“父皇,新軍裝備兩萬人僅僅需要五十萬兩銀子,要是我們賣給高麗兩萬份裝備,所獲得的利潤大明就可以在裝備六萬。

  而且以後各種彈藥、維修、訓練、指導等等都需要大明來做,這個錢會源源不斷的掙回來。

  訓練出來的軍隊,也是用來打建奴,將來要是有其他需要也可以調派高麗軍隊,咱們豈不是等於不花一分錢白得了一直軍隊。

  而且多製造武器,咱們既鍛煉了工匠,又降低了成本,還促進了工業的進步,解決了就業一舉多得呢!”

  崇禎不解的問道:“哦?有這麽多好處麽?”

  朱慈烺點點頭說道:“當然有了,父皇可能不知道,一開始火器火炮才開始造的時候,各種原料還沒有規模化生產。

  那個時候兩萬軍隊武器的生產成本要達到一百萬兩銀子往上,現在僅僅需要五十萬兩,這就是技術的進步了。

  而兩萬支火銃足夠一千多火銃工匠,幾十名木匠,幾十個冶鐵工人,幾百個礦工辛苦一個月,這還不包括中間的運輸開采煤礦等等人。

  也就是說這兩萬支火銃至少讓大明三千名以上的工人一個月有飯吃,而這些工匠這一個月又鍛煉了技術,學徒們也學習了知識。

  所以這個買賣是劃算的,而且規定裏寫的明白,他們不得私自製造彈藥,一旦他們有任何異動咱們隻要一停止供應彈藥,他們手裏的武器就會威力大減!”

  崇禎皺眉:“威力大減?沒有彈藥他們不是應該不能用了麽?”

  朱慈烺搖搖頭:“那道不至於,咱們的紙彈和炮彈雖然技術先進一點,但是並不是不能仿製。

  就算不仿製,他采用原本的裝填方法,這些武器還是能使用的,就是威力不如大明的紙彈大而已。”

  現在的前裝滑膛槍技術早已經普及,高麗人又不是沒有用過,所以不存在技術代差之類的。

  要是想完全卡死,那隻有等後裝槍時代,真正的機械化大生產的時候,那才是真正的不供應你紙彈你的槍就變成燒火棍。

  崇禎想想自己隻有十五萬新軍,怎麽想怎麽不安心,既然又掙了兩百萬崇禎就忍不住問道:“那咱們是不是再編練六萬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