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新軍編練暫緩
作者:怕起重複      更新:2020-12-16 08:23      字數:2144
  崇禎同意了朱慈烺的請求,確實過度的縱容會導致犯罪成本降低,流寇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好不如意解決,崇禎自然不想他們降而複反。

  實際上曆史上張獻忠等人投降之後,正是由於官府的處置不當,才導致他們能快速的再次造訪。

  而曆史上更是有殺人放火金腰帶的說法,隻要成為大股的賊寇,然後坐等詔安,那不僅能跳出賊寇的身份,還能一躍成為官軍。

  不僅僅是大宋這樣,到了明朝依舊是如此,例如現在名氣最大的福建總兵官鄭芝龍,不就是詔安之後才有的官位。

  這無疑給那些心懷異誌的人開了一個壞頭,所以隻有給這些人以懲罰才能震懾後來者。

  大明的自然災害還會持續一段時間,要是一地隻要產生災害,就滋生流寇,那以後的時間明軍可有的忙活了。

  建奴被擋在關外,關內流寇又被一舉解決,崇禎的心情從來沒有這麽開心過,剩下的時間豈不是就可以大展拳腳!

  崇禎高興的說道:“等流寇安置妥當,就可以讓這些士兵返回原地,特別是遼東,等遼東軍回去,建奴那邊必然不敢輕舉妄動打高麗的主意!”

  朱慈烺忍不住說道:“父皇,兒臣反而覺得,這些軍隊不能回遼東!”

  崇禎奇怪的看著朱慈烺,朱慈烺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父皇一定是打算讓他們回歸各自駐地,流寇的事情讓新軍來收尾,這些人打仗不行,留在中原就是添亂。”

  看著崇禎一臉讚同的神色朱慈烺繼續說道:“但是父皇,您有沒有想過,這些人要是跑去遼東,那豈不是更添亂?

  遼東之地的那些將門說句不好聽的,已經開始軍閥化了,這個時候他們手裏軍隊少,還好改革,一旦遼東軍規建。

  到時候他們本地士卒一多,那麽朝廷的法令和父皇的聖旨怕是就出不了山海關了!

  所以兒臣覺得,這個時候不僅不能讓遼東軍回遼東,反而應該調新軍入遼東,在他們中間摻沙子!”

  崇禎疑惑的問道:“以前朝廷沒有錢糧,沒有新軍的時候,都能調動這些遼東軍,現在朝廷有錢有糧,又有新軍威懾,朕不信他們敢不聽軍令!”

  朱慈烺歎氣道:“父皇,以前正因為朝廷虛弱,他們才入中原,亂中取利,現在他們自然是不敢公然違抗父皇的旨意。

  但是您想,遼東現在所有的土地都是他們的家產,遼東所有的民戶軍戶,都是他們的佃戶,您要是派人去遼東施行什麽政策豈不是還要看他們的臉色?

  要是他們再兵強馬壯,那更不會把那些地方官員放在眼裏,這對於下一步的遼東政策是非常不利的。

  再有就是,實踐證明,遼東軍在遼東並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戰績,不僅節節敗退丟城失地,更是聞建奴而色變。

  為了推脫責任更是編出建奴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屁話,就算父皇答應放他們回遼東,那他們到底能有多大的作用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而新軍就不一樣了,戰績在那擺著呢,五百新軍守關,三萬建奴無法寸進,更是一次性成建製的殲滅兩萬建奴。

  父皇有這樣的軍隊不用,非要讓這些建奴運輸隊的大隊長去打建奴,這不是明知是坑還往裏麵跳麽?”

  崇禎疑惑的問道:“什麽叫‘建奴的運輸大隊長’?”

  朱慈烺解釋道:“就是說,遼東軍每次跟建奴打仗,根本不像是打仗,更像是送貨的,不僅送錢送糧,還送人!所以人們戲稱他們為‘建奴的運輸大隊’。”

  崇禎無語的默念著這個稱號,最後不解的問道:“那能怎麽辦?總不能一直把他們留在中原吧?下一步中原也不需要這麽多的人馬啊!還是幹脆直接裁撤了重編?”

  朱慈烺見崇禎聽勸了就繼續解釋道:“父皇,現在大同和河套可是正是用兵用人之際,那裏的騎兵可是都是蒙古人!

  有道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那裏正需要遼東騎兵這樣的漢人騎兵去衝散他們的成分,否則日子久了萬一出一個安祿山怎麽辦!”

  崇禎想了想問道:“要是新軍去了遼東,再把這些遼東軍派往河套,那中原剿滅流寇怎麽辦?”

  朱慈烺感覺崇禎問得問題有點傻,是什麽原因讓他的智商降低了這麽多?還是對自己這個兒子產生了依賴,覺得自己無所不能?

  朱慈烺耐心的回答:“父皇,今年新訓練的新軍正好需要實戰檢驗,到時候,自然就有軍隊源源不斷的參與剿匪。”

  崇禎一想還真是,自己倒是把這個給忘了:“嗯,有道理,到時候新軍剿匪之後就有了實戰經驗,在派往遼東就更好了。”

  朱慈烺見崇禎都同意了接著他忍不住說道:“父皇,兒臣覺得,今年形勢難得大好,朝廷壓力大減。

  臣請停征三響,之後新軍編練也暫緩,把更多的錢投入到民生上麵,而且這兩年軍費壓力很大,兒臣建議減少練兵節約軍費。”

  崇禎一下子愣住了,他怎麽也沒有想到,朱慈烺會在這個時候提出暫緩練兵,眼看大明正是需要兵力征伐建奴,勝利在即的時候,這個時候不是應該繼續練兵才對?

  朱慈烺接著解釋道:“父皇,目前新軍總規模達到十五萬,可以說隻要把這十五萬新軍練好,那麽建奴不足為懼,在增加兵力也沒有用處。

  而且今年並不會和建奴進行決戰,今年的目標依舊是在高麗方向和河套方向壓迫建奴的勢力,把建奴趕回遼東。所以過多新軍反而起不到作用。

  反而是草原方向,曹文詔的騎兵已經達到了兩萬的規模,如果再把遼東祖寬的五千遼東騎兵並入,今年再招募一部分,那麽大同河套兩地騎兵規模將達到三萬。

  再加上額哲部的一萬騎兵,這裏的後勤壓力巨大,而且麵對隨時會有戰爭發生的情況,這裏也必須預留一部分資金。這三萬騎兵的軍費開支並不比五萬新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