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從火中取栗到引火燒身
作者:怕起重複      更新:2020-12-16 08:23      字數:2215
  崇禎九年,正月底,年味已經徹底散去,大家都再為各自的生計奔忙,各種防禦政策取消,京城又恢複了往日的繁華。

  但是月底這幾天,因為軍隊的調動,給京城帶來了一股肅殺的氣氛,軍隊開拔一項都是大事,特別是跟建奴的戰爭一直沒有結果的時候。

  坊間的流言四起,但是朝廷絲毫沒有解釋的意思,月底這幾天崇禎依舊被各種奏章弄的焦頭爛額。

  首先就是去年朱慈烺預計的山西大旱果然發生了,好在朱慈烺已經有了應對計劃,糧食也分撥到位。

  但是讓朱慈烺和崇禎都沒有想到的是,河南南陽竟然也有旱災征兆,一月初,唐王朱聿鍵的拜年隊伍進京,唐王直接給崇禎上奏了河南南陽饑荒的奏章。

  崇禎當即派地方官員、禦史和錦衣衛往南陽查看,結果中旬先是錦衣衛的消息傳回,旱災已經開始顯現。

  而且更麻煩的是高迎祥知道了南陽大旱的消息,先一步流竄到那裏,裹挾饑民一下子恢複了聲勢。

  而且高祥迎還派出李自成攻破擊含山、和州等地,接著兵圍滁州,流寇一下子又氣焰高漲了起來。

  好在新軍終於結束了隔離,開始大規模的調動,高迎祥也準備搞大動作,打算召集天下英雄共攻洛陽。

  但是南陽地方已經徹底糜爛,天災人禍之下,百姓流離失所,屍骨暴露荒野,為此崇禎急的不行。

  今天的朝會上,禦史彈劾南陽知府,彈劾河南巡撫,彈劾楊嗣昌剿賊不利,等等一大堆的彈劾奏章沒有斷過。

  崇禎匆匆的聽了七八份就沒有興趣再聽了,揮揮手讓王承恩把奏章收上來,宣布散朝。

  朱慈烺陪著崇禎來到後殿,崇禎不悅的問道:“南陽那邊的糧食還不夠麽?”

  朱慈烺無奈的說道:“父皇,糧食,南陽府庫和糧庫都有儲備,而就近從兩湖地區調運的糧食也已經再路上。

  但是南陽流寇肆虐,庫中有糧也發布出去啊!現在最要緊的還是剿滅流寇,否則這樣的事情會一直都有!”

  崇禎怒哼一聲:“這次建奴入寇,朕一沒有調動剿賊之軍,二沒有下令勤王,這些人確讓流寇又鬧了起來。

  到處都是請調新軍,增兵!這些人難道沒有新軍就不會打仗了麽?還有楊嗣昌也是,整天要兵要錢,結果看看打的都是什麽仗!一群廢物!”

  朱慈烺聽出來了,這是最近對楊嗣昌的彈劾多了,導致崇禎對他又不滿了,看來崇禎急功近利的毛病還是沒有改掉。

  這個時候楊嗣昌要是再有什麽重大失誤,可能立馬就會被免職下獄,然後換一個人剿匪,到時候整個戰略都會改變。

  朱慈烺耐心的說道:“父皇,參謀部不是已經上交剿匪計劃,而且已經開始實施了麽,到二月底之前,形式一定會有大改觀。”

  崇禎皺眉說道:“要是新軍完成了這次計劃,那以後朕就把這些人統統都裁撤了!”

  撒完氣,崇禎擰你眉頭:“這年初先後免了山西數府還有南陽等地的賦稅,各地紛紛上書,說自己遭災要求朝廷免除賦稅。

  這些人打的都是什麽算盤以為朕不知道!一個個打著為民請命的旗號,謀名聲,朕要是同意了,百姓都會謝他,朕要是不同意,他們又都會怪到朕的頭上!”

  對於這個朱慈烺最近也聽說了,並且他也想好了對策,想占他的便宜,哪有那麽簡單!

  朱慈烺連忙嘿嘿笑著說道:“父皇,此事簡單,父皇可以命閣臣擬定一個免稅製度章程,朝廷在什麽樣的情況下,或者在地方收到什麽等級的災害的情況下,就會免稅。

  地方上要是再想申請,必須滿足這樣的條件,要是不能滿足而瞎申請那就不準,要是達到要求了就減免。

  至於官員求名,父皇可以把減免的地方刊行天下,給當地百姓看到父皇的仁慈,而不是讓那些官員趁機貪汙稅收。”

  至於那些趁空打劫邀買名聲的人,父皇可以發一份詔書,把他們的奏章刊印到報紙上,然後表示國家困難。

  然後給予一部分雜稅的減免,並且要求地方共渡時艱,減少地方自己巧立名目的雜項稅收,比例根據他們上報的災害程度來定。

  把這些消息往報紙上一登,地方官員就隻能減稅,若是不減少,百姓自然知道他們就是貪官,要是減少了,百姓得了實惠,這些人也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而且能給後來者以戒!讓他們知道,趁火打劫的行為,往往會造成引火燒身的後果。”

  崇禎聽完,立刻眼睛一亮,這個解決思路還真的新奇,用製度堵住疏漏,又給那些官員以警告,讓他們邀買名聲的行動變成了真的給百姓帶來實惠。

  崇禎點點頭:“嗯!皇兒此策甚妙,看來皇兒聽政還是很有收獲的,以後在朝堂上要多發言,有好的想法要大膽說出來!

  這次事情鬧了這麽久,今天我要是不問,你還不說是吧!”

  朱慈烺連忙謙虛的說道:“兒臣要學的地方還有很多,至於這些,都是一些小聰明,今天也是靈光一閃。”

  崇禎全當他說的是真的,突然又問道:“那禦史彈劾這件事,你怎麽看?”

  朱慈烺認真的說道:“回父皇,這件事,兒臣覺得,禦史彈劾都是一些沒用的廢紙廢話,朝廷自有法度,誰有錯,誰失職,自然會由有司去處置。

  例如南陽太守,未能預見到災害,沒有及時匯報,反而是唐王匯報之後朝廷派人調查才知道,這是嚴重的失職。

  而祖寬未能按照命令及時到達關口堵住流竄的高迎祥,致使闖賊進入南陽,這是他的失職,楊嗣昌用人不明,這也是他的失職。

  這些事情並不是要禦史不停彈劾,朝廷才知道,所以他們都是說廢話,有問題按照規定處置就是了。”

  其實崇禎時代,皇權並沒有跌落,反而因為崇禎的剛愎自用大大的加強了,至少在官員這一塊,沒有一個人敢跟崇禎叫板!

  一言堂的壞處就是,很多原本正常運轉的製度都變成了看崇禎的心情,這很不好,以製度約束人才是正確的國家運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