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正旦節
作者:怕起重複      更新:2020-12-16 08:23      字數:2233
  這也不是急事崇禎記在心裏:“承恩,你去下旨給盧象升,讓他務必做好隔離工作,新軍不可把疫病帶出。”

  說完又看向朱慈烺:“此事明日再議,今日難得家宴,又有此好消息,走吧,莫要掃了大家的興致。”

  這事確實不急,朱慈烺也沒有非要今天討論個子醜寅卯來,兩人一起出現在大廳,殿內一下子就熱鬧起來。

  崇禎和周皇後坐在上首,而太子為諸皇子之長,座左首第一位,其餘貴人按照等級和冊封順序座又側,上首之上還有一個位置。

  朱慈烺稍微疑惑,立刻想起,今天是家宴,自然張皇後肯定也要請來的,作為崇禎的皇嫂,這種級別的家宴,她理應參加。

  果然朱慈烺剛想到外麵就傳來通稟聲,出於尊敬,就連崇禎都起身,張皇後先給崇禎行君臣之禮,之後崇禎又給張皇後行長幼之禮。

  接著一大幫人給張皇後行禮,一套禮儀下來眾人才紛紛落座,傳膳太監見都準備好了,高聲喊道:“起宴,傳膳,樂舞興……”

  今天這個大年初一,在大明還有一個叫法,稱為正旦節,今天可是一個大日子,崇禎能來到交泰殿出席一下家宴,已經是難得的抽空。

  正旦節會開一個“大朝會”,大朝會就突出一個‘大’字,和平常時候上朝比起來,聽名字就知道它的不同。

  大朝會從西周開始一直到明清都是在歲首召開,是朝廷最高規模的朝儀,參加的官員甚至多達萬人,地處偏遠的甚至要提前數月出發。

  除了官員還有宗室親藩會送來賀禮,勳貴武將無要緊軍務的都要到場,還有那些藩國也都提前派來使臣等著這一天給皇帝拜年。

  大明永樂年的時候朝鮮、日本、琉球、安南、真臘、暹羅、占城、迤北、瓦刺、川員義王、哈密、吐魯番、火州、烏斯藏等六十餘個藩國都得來給永樂皇帝拜年。

  當然崇禎年間這個規模就小的多了,到正旦節當天,到場的藩國使節也不過十幾個,大朝會的規模也壓縮到了四千餘人。

  作為天下第一強國,天下唯一強國,天下中心,宇宙最強國家,人家大老遠的來給您拜年,您總不能不管飯吧?

  禮部負責禮儀,而光祿寺則負責宴會,所以‘大朝會’之後就是‘大宴儀’。

  洪武元年,太祖大宴群臣於奉天殿。稍後定製,凡遇正旦、皇帝萬壽節、冬至或其他吉慶宴席,俱設宴於謹身殿。

  洪武二十六年複改宴於奉天殿。所用膳羞酒醴一並由光祿寺籌辦。此後,永樂元年以皇帝首次郊祀禮成,十九年元旦以北京壇廟宮殿告成,皆舉行盛大宴會以誌慶賀。

  永樂、宣德時期,各種宮廷宴會逐漸正規化,三大節以外,立春、元宵節、四月八日浴佛節、端午節、重陽節、臘八節皆賜百官宴。

  永樂時宴於奉天門,其後改在午門外。此時各種宴席的膳品也已基本形成定製,並載入《大明會典》。

  所以這種規模的公司年會,您吃什麽,怎麽吃,吃多少,那都是禮儀,稍有逾製,都會遭到禦史彈劾。

  對於能參加的人來說,這既是莫大的榮幸,又是一種莫大的挑戰,從準備大朝會開始,這些人都要在子時就準備。

  進宮要過三道關卡,錦衣衛、東廠、大漢將軍三道搜身手續,確保萬無一失,進宮之後,則由禮部官員帶你到規劃好的位置站定。

  期間不能隨意走動,不能交頭接耳,一直到大朝會結束,熬到大宴儀的時候,你是一滴水都混不到。

  至於提前多吃點多喝點?您這是要找死呀!人要是吃多了喝多了,那可是要上廁所的,這種規模的宴會,誰會給你上廁所,您就等著出醜聽參吧!

  所以大家就熬著吧!等大宴儀開始了?您就輕鬆了?也不是,這種宴會,您能胡吃海塞麽?什麽時候動筷子,吃多少,那都是禮儀!

  不過好歹開宴了,大家都可以坐下了,吃飯之餘還有歌舞助興,當然您想的那種歌舞是沒有了。

  朝賀儀中的大樂、細樂等樂舞皆有教坊司之執事負責,按照《明會典》記載樂舞有:戲竹二、蕭十四、笙十四、笛十四、頭管一一卜四、纂十、琵琶八、二十弦八、方響六、鼓五、拍板八、仗鼓十二。

  這時候就可以開始吃飯了,上菜的樣式,也是定製,以大明的摳門性格,想夠吃那是別想了。

  正旦節永樂間定製,上桌:茶食像生小花,果子五盤,燒炸五盤,鳳雞,雙棒子骨,大銀錠,大油餅,按酒(即下酒菜)五盤,菜四色,湯三品,簇二大饅頭,馬牛羊胙肉飯,酒五盅。

  上中桌:茶食像生小花,果子五盤,按酒五盤,菜四色,湯三品,簇二大饅頭,馬牛羊胙肉飯,酒五盅。

  中桌:果子五盤,按酒四盤,菜四色,湯二品,簇二饅頭,馬牛羊胙肉飯,酒三盅。

  隨駕將軍,按酒,細粉湯,椒醋肉並頭蹄,簇二饅頭,豬肉飯,酒一盅。

  金槍甲士、象奴、校尉,雙下饅頭。

  教坊司樂人,按酒,熬牛肉,雙下饅頭,細粉湯,酒一盅。

  這樣的宴席一般在午門外舉行,規模太大隻有那的場地才夠,而除了這個大宴儀之外,正旦節後宮有皇家家宴,還有皇後宴請勳貴親藩女眷和誥命夫人的後宮宴會。

  所以當崇禎飲了兩杯酒起身之後,周皇後也跟著起身去參加宴會,兩人走後,張皇後借口不喜熱鬧也起身告辭。

  朱慈烺自然也不喜歡這種後宮鶯鶯燕燕的勾心鬥角,這裏也沒有人需要他找借口,直接起身跟大家告辭:“我宮中還有小宴,就先告辭了!”

  在座的連忙再次起身恭送,朱慈烺走了,剩下的那些貴妃皇子可沒有這幾位這麽大的膽子,隻能老老實實的參加。

  而且相比往年,今年的宴會菜色都提升了幾個檔次,都是她們平日裏很少能吃到的,皇上太子等人不稀罕,她們可是稀罕的很。

  再說了,沒有那些貴人在身旁,這些人也不用端著,氣氛反而活躍了好多。本來皇後走後田貴妃權利最大,可惜因為皇後不斷給皇上找新鮮的,導致田貴妃逐漸失寵,所以沒啥威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