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作者:怕起重複      更新:2020-12-16 08:23      字數:2240
  當時朱慈烺就不理解了:“既然信鴿是目前速度最快的傳遞辦法,你們為啥不用信鴿?”

  李若璉攤開手:“信鴿雖然快,但是傳遞的內容有限,而且容易走失、被野外的猛獸猛禽捕獲,導致消息丟失或者落入賊手。”

  朱慈烺更加迷惑了,內容有限就多派幾隻唄,容易走私就同樣的消息或者緊急消息多派幾隻一起送唄,落入賊手隻要密語沒有泄露對方也看不懂有啥關係?”

  李若璉直接給了一個最實際得理由:沒錢養那麽多信鴿。

  朱慈烺當時就嗬嗬了,咋的?大明連養鴿子的穀子都供應不起了麽?

  一句話都是沒錢鬧的,所以朱慈烺接手之後立刻大力發展信鴿,南鎮撫司所有消息都由信鴿傳書,根據緊急程度分成兩隻同傳,或者三隻同傳甚至最高等級的四隻同傳。

  為了避免消息遺失,每一封傳書都有密語編號,每過一段時間,收件人都會統計這一段時間收到的飛鴿傳手給對方一個飛鴿回執。

  收件方隻需要看一下收件目錄就知道對方有沒有收到了,而緊急的消息,發件人會要求收件方立即給予回執,確認收到。

  對於朱慈烺來說這樣複雜的傳遞方式無外乎多養幾隻鴿子多放幾隻鴿子而已唄,但是節省的時間是無家的,就是省掉那些急腳遞的工資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剩下的就是一些細節上的東西,朱慈烺詳詳細細的真理了一本幾百頁的書出來。

  例如如何收集有價值的情報、如何通過細節判斷人口變化、暗線潛伏的基本守則、暗線傳遞情報的技巧、情報接頭的注意事項、情報價值和獎金的關係……

  這些東西全部整理好之後,朱慈烺覺得自己的南鎮撫司已經跟北鎮撫司不可同日而語,自己這邊才是專業的情報機構,而駱養性那邊簡直就是業餘玩票。

  除了情報收集之外,錦衣衛的緹騎也是一個很好的東西,朱慈烺上來就招募了一千,就是看中他們能越過朝堂,不用看文官臉色直接抓捕抄家的特權。

  不過這緹騎隻在大明內部耀武揚威那就太可惜了,情報機構除了刺探之外還有破壞暗殺這些東西呢!

  所以朱慈烺在南鎮撫司組建了專門的敵後破壞暗殺隊伍,不過可惜成立時間尚短,訓練還沒有完成,李若璉的情報機構布局也沒有完成,所以還沒有用武之地。

  而朱慈烺期待的他們驚豔的首次亮相目標就落在建奴身上,尚可喜、範文程、耿精忠、孔有德這些人需要刺殺,還有那些製造紅衣大炮的工匠該解救的盡力解救,解救不了也要早早的送他們上路。

  這些人的破壞性不亞於那些有名號的漢奸。甚至更有甚之。至於仁慈?嗬嗬,能活下來才能談仁慈。不好意思朱慈烺信奉的是‘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本來沒有江南糧商這事,他們的首秀就要開始了,結果江南糧商用生命給自己加戲,導致李若璉和南鎮撫司的力量向南傾斜,這支隊伍北上的計劃不得不被擱置。

  朱慈烺把自己南鎮撫司的成功經驗都寫下來,然後抱著一大摞改革成果和情報課程稿就跑去見崇禎了。

  崇禎看完朱慈烺的方略打量了一眼朱慈烺:“所以,你是想讓北鎮撫司也改成南鎮撫司一樣?”

  朱慈烺點點頭:“現在流寇肆虐,錦衣衛雖然也有貢獻,但是因為他們沒有方略,不成體係,哪裏有流寇他們就跟到哪裏,又加上文官武將對於廠衛的不信任,導致情報傳遞不及時,溝通不暢通等一係列的問題,所以兒臣覺得,錦衣衛應該加強對流寇消息的掌控。”

  崇禎沒有立刻表態,還在那裏思考,朱慈烺繼續說道:“至於西南地區,錦衣衛更需要密切關注,當地土司經常鬧事,因為山高林密每次動亂朝廷都需要花大力氣才能平定。”

  奢安之亂,直到崇禎二年才平地,明朝軍隊徹底掃平了叛。但是這場戰爭曆經了8年,明軍用了10多萬兵馬,耗費了幾百萬兩白銀才平定了此次叛亂,可謂元氣大傷。

  正應為北有建奴之禍,南有奢安之亂所以大明才瘋狂加稅導致流寇肆虐,也是因為奢安之亂牽扯了大明的精力建奴才能趁機做大。

  結束了奢安之亂之後滇南阿迷州土司普名聲在從征“奢安之亂”後,實力大增,於崇禎四年發動叛亂。崇禎五年普名聲死後,其妻萬氏仍領其眾,繼續為亂滇南,直到現在還在蹦躂。

  所以崇禎對於西南土司不怎麽感冒,若不是秦良玉要坐鎮四川防止流寇流竄到天府之國,崇禎早就命令秦良玉收拾這個家夥了。

  所以朱慈烺一提出防止西南土司作亂,崇禎也覺得很有必要。要是朝廷對於多加關注稍有動亂苗頭立刻掐滅,總不至於再生出大動亂來。

  不過崇禎對於朱慈烺突然插手錦衣衛北鎮撫司的改革問題還是很奇怪,這不是在訓練京營麽?怎麽又弄錦衣衛了?

  崇禎裝作不經意的問道:“京營的事情怎麽樣了?人員招募齊了麽?錢夠用麽?”

  朱慈烺正準備繼續聊錦衣衛呢,結果崇禎突然問京營他有些沒反應過來,整理了一下思路才繼續說話:

  “回父皇,京營新兵招募已經開始,附近軍戶餘丁報名者絡繹不絕,不過因為考核標準嚴格,所以現在隻招募了兩千多人,預計要半個月才能招募一萬人,剩下的一萬人兒臣打算從山東嶗山蒙陰等地衛所兵餘中招募。”

  崇禎奇怪了:“怎麽?跑這麽遠去招募兵員?京城的軍戶不夠麽?為何不從民戶中招募?戚繼光當年練兵招募的不都是礦工什麽的?京西煤礦那邊礦工也不少呀?”

  朱慈烺搖搖頭:“父皇,京城乃是大明中心,這裏的軍戶大多隨便找個事情做都不至於餓肚子,所以比較懶散,因為有家有室,所以又缺少一股血勇之氣。故而要是全用京師軍戶,兒臣怕戰力堪憂。”

  崇禎聽罷嗯了一聲:“那你就看著辦吧,不過孟子曰民之為道也,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朱慈烺無奈的說道:“父皇,孟子說的是民,咱們是在說選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