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江南的消息
作者:怕起重複      更新:2020-12-16 08:23      字數:2172
  崇禎記得朱慈烺跟他說過山西商人跟建奴互相支援的事情,但是一萬建奴還在長城以外他並沒有放在心上。

  不過自打建奴第一次入寇之後,大明九邊的長城防線感覺就像篩子一樣處處是漏洞,感覺建奴隨時隨地都能入關。

  而且入關之後大明也是無可奈何,這讓他非常不爽。

  想起這些崇禎問道:“你極力推薦的孫承宗現在又上書想要修整長城,恢複烽火台,建立預警機製,這麽大一筆開銷,他也真敢想。”

  朱慈烺尷尬的摸摸鼻子,孫承宗這個提議東宮也收到了,而且比起崇禎收到的更早,孫承宗是跟朱慈烺申請資金失敗才轉而上書找崇禎的。

  朱慈烺否決的原因很簡單,沒錢!第二收益率太低,有那個錢還不如多訓練幾萬新兵呢。

  在遼東支持孫承宗的堡壘計劃那是為了建立穩固的進攻基地,丟了遼西走廊,建奴一兩萬人就能把大明出關的軍隊看的死死的。

  而且遼響每年這麽多砸進去,遼西緊緊保住幾個孤城,大量的資金都浪費了。

  但是宣大就不一樣了,宣大長城綿延曲折回環上千裏,要是全部修複一遍,那絕對是耗資千萬的大工程。有這個錢編練幾十萬騎兵他不香麽!

  朱慈烺對於宣大河套防線的定位就是取得戰略上的優勢,隻要三點駐軍充足,互為犄角無論是蒙古還是建奴都不敢深入。

  防禦,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把戰線引到敵人身上,自己才是最安全的。

  大明有這樣一個製度,你推薦的人要是做了錯事你是要負連帶責任的,當年孫承宗就是應為這個辭官回鄉的。

  所以崇禎拿孫承宗的事情說朱慈烺也就是個正常思維模式,這個鍋朱慈烺還就得替孫承宗扛著。

  朱慈烺想了一下說道:“九邊衛所軍戶逃亡嚴重,目前首要任務是解邊軍之溫飽,等欠響補充之後,糧草也會陸續到位,到時候人員充足才能談從建防線,我已經跟孫師建議讓他先補充九邊士卒,清理空餉,整訓士卒,至於下一步怎麽走還要看中原圍剿流寇的效果再定。”

  崇禎揮揮手:“他總是不停要糧要響,當初提議征遼響,才導致流寇之禍,如今又是不停要錢,完全不理會朝政艱難,上月內庫存銀不足萬兩,戶部庫能跑老鼠,寅吃卯糧,哪有餘錢供他揮霍!”

  朱慈烺低頭:“父皇放心,內庫困境現在已經有所緩和,至於國庫新兵軍餉、訓練、器械都是是內庫供應,國庫還沒錢,兒臣不能理解。”

  崇禎歎了口氣:“文臣多大言空談之輩,戶部無錢隻知道加稅或者伸手找朕的內庫要,仿佛朕的內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樣,他就不知內庫艱難。”

  朱慈烺對於國庫的情況自然也很清楚,所謂的加稅大多加的也是農稅,或者設卡收厘金,對於鹽稅茶稅商稅這些提都不提。

  朱慈烺對文官的節操徹底失望了,與其指望他們還不如指望自己。

  你不是不要商稅麽?不好意思我也不用交稅,而且我有皇家的招牌,雄厚的資本,優秀的技術工人,等有一天你會發現,大家都不用交稅你依舊玩不過我。

  崇禎抱怨了幾句說道:“京營的事情你多上心,若是有不堪用的,你就直接撤換吧。”

  聽崇禎總結性的話,朱慈烺乖乖的拱手告辭。

  京營這次挑選一萬人中隻挑出八百人的合格者,剩下的人也隻有三千能補充進建設營團。

  看到京營糜爛到如此地步,朱慈烺鬆了一口氣,這樣建設營團還搞個屁啊,幹脆從新招募新的算了,把三千人集中成立了第一建設營團剩下的七千人等下一批訓練的時候再補充。

  到時候二十萬多萬京營改革完成,三四個建設營團就能放下了。這極大的降低了朱慈烺的財政負擔。

  不過因為建設營團人員沒有預計的多,整個道路修整計劃也受到了影響,朱慈烺猶豫著是繼續招募人員充實建設營團,還是另外招募工匠從建?

  朱慈烺正猶豫的時候,王之謙走進來:“殿下,江南送來最新消息。”

  李若璉帶著南鎮撫司的八百緹騎南下之後,王之謙作為新晉的南鎮撫司千戶,比武第一名榮幸的接下了保護朱慈烺的重任。

  原本崇禎有計劃把方正化調到朱慈烺身邊,不過方正化功勞太大,重賞之後已經接掌東廠。

  朱慈烺打開奏報,上麵寫的是錦衣衛調查情況,因為統計司在朱慈烺打算購糧的時候已經做了相關調查,所以錦衣衛這次隻需要對這些糧商進行更深入的調查即可。

  果然,這些糧商依托一些行會和地方的商會組織,在私下裏控製糧價,李若璉按照朱慈烺的要求,不用管到底是誰參與了謀逆,隻管找那些平日裏最囂張的、收糧食的時候壓價最狠的,心最黑的那一波人,使勁追查就是了。

  而調查中李若璉竟然有意外收獲,九江糧商胡維賢這些年一直跟山西晉商來往密切,他的一房小妾還是範永鬥的遠親表妹。

  而且這些人大多都是綜合經營,依托糧食,還參與了江南的生絲、棉花、麻、漆、藥材等的收購,有些人還經營布匹、典當、茶葉、瓷器等生意,甚至有些人還是鹽商和大地主。

  勢力盤根錯節,關係網牽扯很深,李若璉越調查,越有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

  朱慈烺從來沒有小看過晉商的崛起,這些人不僅參與了江南的糧食還借著運鈔法插手了兩淮的鹽引,江南的茶葉,邯鄲的鐵礦等等。

  反正隻要是建奴需要的,糧食、鹽、茶、鐵器、藥材等等他們都在經營,完全是能賣的都賣。

  江南糧商複合經營朱慈烺一點都不意外,這些人往往都是一地的地頭蛇,在地方勢力極強,插手當地生活的方方麵麵,要不古代就那麽多李半城王半街之類的稱呼。

  朱慈烺要打劫的就是那些鬧的最歡的糧商,即使謀逆案也隻有那麽一批人敢想敢幹,還一個就是借著錢謙益稍微清理一下江南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