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建設營團
作者:怕起重複      更新:2020-12-16 08:23      字數:2130
  看著英國公一臉便秘的表情,朱慈烺也是頭大,隻可惜他穿越的偏偏是大明太子,若是一個土匪,一個錦衣衛,或者是一個衛所士兵,那他就可以打破所有規則重新來過。

  但是他是大明太子,隻能選擇改革而不是推倒重建,即使他的改革辦法可以爆裂一點,但是絕不能砸了大家的飯碗。

  可能京營真的隻有三五萬可用之人,不過剩下的二十多萬也絕對不能清退了之,否則他們鬧起來,那絕對不是開玩笑的。

  一個人想要成事或許沒那個能力,但是他要是想壞你的事情,他可能有無數總辦法。

  京營是個頑疾,大明的毒瘤,但是朱慈烺又不得不麵對,神機營改製的時候,崇禎從京營選擇了兩萬精銳,使得京營能拿得出手的人員更加稀少。

  現在的京營成了養老院,成了托兒所,成了殘疾人幫扶中心,成了棋牌室,成了工坊,他就是不像個軍隊,有的人當了幾十年的兵一次操都沒有出過,但是一身修房子劈柴跑腿種地的本事學了個十成十。

  這些人要安置,朱慈烺想要的安置不是像以前曆次改革那樣扔到老營養老了之,而是物盡其用人盡其才,想來想去,隻能讓他們繼續幹雜活。

  朱慈烺打算把這些人歸攏成二十個萬人生產建設團營,參與修路築城修築鄔堡的事情,英國公就說那需要錢,然後朱慈烺就爽快的承諾投入一百萬兩用於團營的改製,新兵的招募,還有初期工程養活這些人。

  既然錢到位,其他所有問題都不再是問題,張世澤抱拳:“既然太子殿下願意推動此事,老臣自當竭力輔助。”

  朱慈烺鬆了一口氣:“既然如此,我們就先招募新兵兩萬,原來營內的士卒有願意參與選拔的也可以參加,不願意參與的和選拔不合格的全部充入建設團營。”

  張世澤好奇的問道:“殿下打算讓這兩個建設團營做什麽項目?”

  朱慈烺微笑著說道:“當然是先修整京師到通州和京師到盧溝橋的官道,先讓他們適應一下建設任務,積累一點經驗,調整一下人員結構,然後在決定下一步的工程。”

  張世澤覺得太子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如何解決吃空餉?那些被選掉的人都是些老弱病殘,真的能用來搞建設麽?

  不過兩人分配好任務,他負責新軍招募和訓練,太子殿下負責淘汰人員安置,所以太子怎麽幹他也懶得操心。

  第二天朱慈烺招來五軍營的兩個監軍,兩人畏縮的跪在那裏,太子對下人是極好的,但是太子殿下對於貪汙之事向來都是查的最嚴,很多貪汙的宦官都被杖斃在午門風幹為後來者戒。

  而且太子殿下的統計司跟東宮典算查賬的本事當真是冠絕天下,錢可以精確到文,貨可以精確到兩,但凡有貪汙受賄之事,沒有一次能躲過統計司跟典算的統計。

  兩人屁股底下沒有一丁點是幹淨的,聽說太子召見,他們想死的心都有了,但是又沒有那個勇氣,現在戰戰兢兢的低著頭等著太子的審判。

  朱慈烺手指有規律的敲擊著桌子,考慮是殺還是留,常言道水至清則無魚,要是真的眼裏揉不得一點沙子,那以後自己也難免落得個不近人情的殘暴之名。

  再說要麽不殺要麽就殺絕,現在處置了這兩個,那京營剩下的監軍太監會怎麽想?改革歸改革,軍隊可不能出亂子,這群人正要是慫恿京營來個兵變,到時候估計京城都要重創。

  最後朱慈烺還是決定留下兩人:“你二人以前克扣的軍餉全部上繳入建設團營公庫,給你們兩個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這次兩個建設團營依舊用你二人為監軍,但是以後你們二十個團營實行末位淘汰製度,凡是年考倒數第一的發配到鳳陽守皇陵。五年一大考,總分末三位的一律嚴辦。”

  兩人鬆了一口氣連忙磕頭謝恩:“謝太子殿下,我們一定上繳克扣軍餉,好好辦事。”

  朱慈烺敲擊著桌子:“孤知道京營吃空餉、逃籍、冒名頂替、花錢雇人訓練這些情況都很嚴重,但是你們以後的建設團營最好給我把口子紮緊了。

  吃空餉的和逃籍的給孤補回來,冒名頂替的和花錢雇來的那些能幹活的給他們具名入籍,不願意的和幹不了活的遣散,那些富裕的軍戶不願意應兵役的上繳二十兩代役錢即可消兵入民。”

  兩個太監麵麵相覷,其他幾條他們覺得都好辦,可是這消兵入民可是大事,地方官員悄悄的辦幾個也沒啥,但是朝廷公開消兵入民可還是頭一遭。

  朱慈烺看出兩人的疑惑:“聖旨我已經請了,京營改革為試點,以後將設為常例,軍戶入民戶會逐漸放鬆,但是民戶入軍籍籍非戰功不得轉。”

  能轉民籍誰會傻不拉幾的轉成軍戶,二十兩銀子雖然多,但是在京城混的軍戶至少有三分之一咬咬牙還是能湊出來的。

  既然有聖旨,皇上讓咋辦就咋辦唄,隻是從哪裏補?兩人互看一眼,胖胖的太監擦著汗:“殿下,這京營缺額甚大,又招募新兵,我們從何處補充這缺額?”

  朱慈烺拿出手裏的數據:“根據京營餘丁數量來看,即使京營全額招募,依舊有大量富餘,而京營為了保證兵員質量會從山東、陝西、寧夏衛等地衛所補充招募。”

  朱慈烺看著兩人說道:“至於你們,招募可以放寬條件,隻要是軍戶籍都可以參加,但是非軍戶一個都不許收。”

  見兩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朱慈烺接著說道:“以後建設營團軍餉實行基本月錢加以工定酬,做多少活就拿多少工錢,要是不幹活緊緊能拿到夠一人基本生活的月錢。努力幹活的人工錢要超過京城平均工錢一倍。”

  這種待遇已經很好了,不過在朱慈烺看來這還不夠:“京營實行五十歲或者幹滿三十年退休製度,退休之後工錢為基本月錢加每工作一年加一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