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章
作者:      更新:2021-07-27 17:09      字數:4911
  李太白有句詩, 叫“煙花三月下揚州”。

  ??建安三年, 陽春三月,當今攜中宮離京南巡。

  ??誠然,此舉乍看是當今效仿先帝及前朝曆代帝王,完美地承襲了天子南巡的優良傳統, 實則最為根本的原因, 乃是……

  ??“賜婚?”薑洛茫然地重複容景剛才的話,“給誰賜婚啊?”

  ??賜婚一貫是容盛光的工作。

  ??怎麽放著好端端的皇帝不找, 反而想要找她這個當皇後的求懿旨?

  ??容景答:“給三七。”

  ??哦。

  ??原來是三七。

  ??記起近日扶玉表露出來的少許異常,薑洛心裏有底了。

  ??便道:“那他人呢?讓他自己跟我說。”

  ??容景道:“我給他批了假, 他備聘禮去了。”

  ??薑洛道:“扶玉前日也跟我告假, 說有些私事要忙。”

  ??作為一個合格的主子, 薑洛當然不會非要知道手下去忙什麽私事。現在她可算知道了,扶玉是要備嫁。

  ??不過扶玉沒提出宮的事。

  ??薑洛不由想, 可能扶玉是打算到了該出宮的年齡,才會跟三七正式談婚論嫁?

  ??而三七向她求懿旨,應該是想先將婚事給定下, 這樣待到他年兩人成婚,一個是皇帝影衛,一個是皇後貼身宮女, 這樣的身份想要結合, 有懿旨在手, 也不怕誰置喙。

  ??薑洛決定等三七回來再說。

  ??這一等就等到容景帶她南巡,如弄月、李美人、高公公、小喜公公, 乃至是團團圓圓和肥貓等全都隨行,三七和扶玉卻沒跟著。

  ??概因薑洛在審視了三七一段時間後, 覺得他各方麵都還可以, 配得上扶玉,便在下了懿旨後,給扶玉批了個長假,讓扶玉好好歇歇,順帶跟同樣被批了假的三七培養培養感情。

  ??扶玉起先還不願意。

  ??還是弄月道:“好姐姐,你好容易定了人生大事,正是把心思放在未來夫婿的身上,好賴娘娘身邊還有我伺候著呢,盡管放心。”

  ??不僅如此,弄月還點了好幾個宮女的名,意為這幾個都是得力的,可以好好伺候娘娘。

  ??見當中有一人是早先看好的能接自己班的,扶玉方勉為其難地同意。

  ??扶玉的事就這麽定下了。

  ??過後薑洛問及弄月,她可有心儀之人。

  ??若有,便也賜婚。

  ??“奴婢隻心儀娘娘,”弄月一如既往的嘴甜,“奴婢和扶玉誌向不同,奴婢想當一輩子娘娘跟前的大紅人。”

  ??薑洛道:“怎麽就想當一輩子的大紅人了,方便你賭錢是嗎?”

  ??弄月羞道:“娘娘,看破不說破嘛。”

  ??薑洛嗔道:“你個小財迷。”

  ??弄月笑嘻嘻地把早晨才到手的銀子掏出來,主仆二人對坐分錢。

  ??正好分完錢,禦船也靠岸了。薑洛收拾好荷包,往身上披了件薄鬥篷,跟容景下船。

  ??此地地處江南,薑洛看過輿圖,地理位置正應李白那千古名句裏的揚州。恰是最好的時節,暖風熏得遊人醉,草長鶯飛,花紅柳綠,清波蕩漾出漣漪,處處都是美的。

  ??安置好後,容景帶薑洛去看建在此地的學堂。

  ??這兩年由薑洛提出的學堂勢如破竹般建了一所又一所,且沒再拘泥於隻接納被拐騙的孩童女人等,但凡哪兒沒像樣的學堂,哪兒就要建,如今已經很有薑洛口中學校的雛形。

  ??眼前這所便是教授幼童的。

  ??教書的夫子也有男有女,不限年紀。上至耄耋老者,下至年輕的秀才舉人,薑洛遠遠地走過、看過,不多時便望見個麵熟的。

  ??“那是……謝采瑄?”薑洛從回憶中扒拉出這個名字,“她怎麽在這兒?”

  ??當初謝采瑄回答,願往西邊最荒涼之處。

  ??這裏可不算荒涼。

  ??容景也看到了謝采瑄。

  ??然後道:“謝家讓她認祖歸宗了。”

  ??薑洛挑眉。

  ??她還記得當初謝采瑄不願以戴罪之身回謝家,而謝家也不知道謝采瑄還活著。

  ??如今倒是得償所願了嗎?

  ??果然,容景繼續道:“她雖被拐得早,但過目不忘,人也機敏,在漳子村站穩腳跟後,一直沒斷了讀書。”

  ??並且她還偷偷請夫子,把能學的全學了,肚裏存了不少墨水。

  ??那年她去往西邊,一麵教和她同往的女人們念書,一麵則繼續學習。漸漸的名聲起來了,被口口相傳傳到謝家,謝家立即使人千裏迢迢去見她,見完回來找容景求恩典,想讓謝采瑄認祖歸宗。

  ??“她說要教書教到她老死的那天,”再看了眼正認真聽謝采瑄念三字經的孩童,容景收回目光,“一為教化,二為贖罪,我便應允了她。”

  ??薑洛道:“這樣挺好的。”

  ??現代監獄都有表現良好就能減刑的規定,這古代也不是不能立功贖罪。

  ??是人都會犯錯,知錯就改是為正理。

  ??沒有驚擾謝采瑄等師生,薑洛悄悄地逛完了,便出了學堂,和容景去別的地方看。

  ??江南水鄉本就風景秀美如畫,尤其這還是不同於現代古鎮的真正的古香古色,薑洛遊玩得非常盡興,米酒更是喝到微醺,腳步軟綿綿,人也飄飄然。

  ??她眼睛半睜半瞌著,被容景牽進一頂轎子裏。

  ??坐好後,見容景放下轎簾,她迷迷瞪瞪地伸手扯住了,不讓他走:“你去哪兒?”

  ??“我不坐這個,”容景哄她道,“這轎子小,多個我坐不下。我騎馬。”

  ??薑洛眯眼看了看,轎子旁邊確實有匹馬。

  ??她鬆開手。

  ??本就是微醺的狀態,轎簾一放,光線昏暗,轎子又晃啊晃的,薑洛很快便歪頭睡過去。

  ??等到被叫醒,發覺眼前多了層不知道是布還是什麽的東西,她下意識要拽掉,卻被弄月飛快摁住手:“這個不能動啊娘娘。”

  ??薑洛:“?”

  ??她還沒反應過來,手裏就被塞了個東西。

  ??低頭一瞧,溫涼雪白,居然是玉如意。

  ??薑洛瞬間清醒了。

  ??紅蓋頭,再加上玉如意,好像身上穿的也不是便服,而是繁重的喜服——

  ??這是要嫁人的節奏。

  ??“陛下呢?”薑洛問。

  ??回答她的卻不是弄月,而是秦苒:“陛下正在前來迎親的路上。”

  ??薑洛道:“母親?你怎麽來了?”

  ??秦苒道:“我可比你早到。”

  ??薑洛這才知曉這場親事,容盛光老早就在準備了。

  ??多虧這蓋頭不算厚實,薑洛透過蓋頭,能模模糊糊地看出這裏並非早先落腳的行宮,而是白天要進來玩,卻被告知讓人包下了的一座頗具盛名的樓閣。

  ??當時還道誰有那個膽子敢包圓了不讓皇帝進,不承想竟是皇帝自個兒幹的。

  ??料是睡得不久,薑洛這麽坐著,也沒覺得餓或是怎樣。她隻又問秦苒,得知祖父、父親、兄嫂等都來了,連同太後也被請來了,她才終於生出點真實的緊張感,她要嫁人了。

  ??她不由摩挲起手裏的如意。

  ??雖說很久之前就經曆過訂婚,至今也當了整整兩年的有夫之婦,但真到這麽個時候,薑洛捫心自問,說不高興是假的。

  ??她沒想過容盛光會給她這樣的驚喜。

  ??於是不由自主地彎了唇,新娘期待著,也忐忑著,等候她的良人。

  ??不一會兒,喜慶的炮竹聲、鑼鼓聲由遠及近地響起,迎親的隊伍到了。

  ??立即有人來催,薑沉便對薑洛道:“哥哥要背你了。”

  ??薑洛應好。

  ??她被扶著起身來,雙手攀在薑沉的肩頭上。薑沉背好她,又道:“之前你大婚,哥哥不在,沒能送你出嫁,哥哥一直覺得遺憾。今日總算如願。”

  ??薑洛道:“謝謝哥哥。”

  ??薑沉把她背到花轎裏。

  ??起轎的那一刻,借轎簾晃動露出的縫隙,薑洛往外瞄了眼,瞄到同樣身著喜服,正騎在馬上的容景,她握緊手中的如意,想她真的要嫁人了。

  ??待嫁之地在這座樓閣上,喜堂則設在下榻的行宮。

  ??早晨離開時還是雖豪奢華美,但說白了其實就是座很尋常的行宮,此刻儼然大變模樣,金碧輝煌、朱輪華轂,文武百官皆在,恭賀陛下娘娘永結同心。

  ??耳尖地聽出其中有扶玉忙著張羅的吩咐聲,還有幾位私下裏被說是老頑固的老臣的聲音,薑洛同踢了轎門,將她從花轎裏背出來,正往喜堂去的容景咬耳朵道:“成親可是大事。你怎麽說服那些老臣的?”

  ??容景道:“沒說服。我直接派人把他們從京城接過來的。”

  ??薑洛聞言笑了聲:“先斬後奏,你又任性了。”

  ??容景道:“他們來都來了,拿我沒轍。”

  ??薑洛道:“你也不怕他們在奏章裏罵你?”

  ??容景道:“他們敢。”

  ??左右和他成親的是薑洛,他娶的又不是旁的人,能罵他什麽?他可沒花國庫裏的錢。

  ??“你今日好好當你的新娘子就行了,”他道,“別的不用管。”

  ??薑洛說:“那謝謝夫君呀。”

  ??這聲夫君喚得容景步子微微一頓。

  ??便也笑了聲,背著她邁入喜堂。

  ??接下來的一切無不都遵循著民間的禮節,兩人握著紅綢,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最後新娘被送入洞房。

  ??按說民間還有鬧洞房之說,但放在容景和薑洛這兒,無人敢鬧。

  ??也不是沒攛掇穆不宣的。

  ??道就拿小郡王同帝後的關係,縱然去鬧了,陛下也不會怪罪。穆不宣邊飲酒邊笑著擺手,這大喜的日子,他才不會上趕著沒事找事。

  ??於是洞房內,走完所有禮節,宮人們魚貫退出。

  ??容景凝眸看他的新娘。

  ??他無法給她一場新的帝後大婚、冊封之禮——

  ??他隻能像尋常百姓般,給她隻有她和他兩個人的親事。

  ??憑一己私心將她留在這裏,說到底,他是虧欠她的。

  ??幸而她不嫌棄。

  ??見薑洛抬眸,眉眼彎彎地對他笑,他看著她,心忽然就平靜下來。

  ??——至少,她不後悔。

  ??這樣也就足夠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