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的滋味
作者:小碗混沌      更新:2021-07-27 03:55      字數:2757
  沈誌成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他考慮問題,總是比別人能遠點。

  ??就說這次弄杜紹凱,現在那江南的杜家,肯定是窩裏黑,啥都不知道。

  ??這樣最好不過,黑著眼,才好摸瞎子,才能摸的徹底。

  ??所以,這批貨先給收起來放著,等杜家的人吃出味了,在用這些貨給他玩個狠的。

  ??江湖雖好,但也惡,尤其是這沒到肚臍眼的江湖裏趟這水走,一個不小心,就得嗆個氣管炎出來。

  ??一忙活就是一整夜,喝口水的工夫,農民都已經開始去地裏幹活了。

  ??山莊還是山莊,安靜的時候,連蚊子的叫聲,都特別的刺耳。

  ??當然,還有杜紹凱的哼哼聲,傷口都已經感染,甚至都有些發臭了,血在腳下流了一大灘,還在滴答的往下掉。

  ??半個身子都已經麻木,這杜紹凱想喝口水,都沒有,也說不出話,哼哼的聲音稍微的大點,看著他的人,就掄嘴巴子。

  ??沈誌成本來還想睡會,杜紹凱就堅持不住了,要見他。

  ??見了麵就想要口水喝,沈誌成可沒理他這茬,水喝了,根又滋潤了,還得看著他幾個小時,他可沒有那個耐心,待在這到處都是蚊子的地兒。

  ??廢話就少說吧,杜紹凱把他知道的一切,都說給了沈誌成,包括杜家的窯場,分銷的城市,以及杜家的幾個關鍵的大拿等等,都給沈誌成撂了底。

  ??有了這些作料,怎麽燒這盤菜,那就看老沈的手段了。

  ??反正杜紹凱是倒不出什麽幹貨了,現在就求沈誌成給他條生路。

  ??路可以給,但卻不是生路,而是把他的這條命,交給了鄧向武。

  ??話不用明說,都是聰明人,鄧向武明白的很,要是讓杜紹凱離開的話,沈誌成也不會把這貨交給他。

  ??但鄧向武不想自己動手,就讓伍子邦代手幹了這活。

  ??本來伍子邦就是搞黑拳的,隔三差五的就有人被打死在擂台上,弄這些活,就像是閉著眼睛走南都,都不帶崴腳的。

  ??沈誌成也得空睡一覺,買了些禮數,拎到了花門子,去拜見師叔去了。

  ??穿天鼠知道沈誌成已經學會了袖裏藏刃,也替他高興,畢竟這可是盜門最厲害的秘技之一,能夠有人傳承下去,也對得起祖師爺。

  ??話也說到了雷門上,可扶暮夜就很奇怪的說,雷門那幾個檔頭,好像最近都不在南都,他也叫人去打聽了,可雷門的窗戶關的嚴實,聞不到半點的味。

  ??沈誌成就琢磨,雷傲的侄子被他給廢了,都沒見他去奉市報仇,南都又不見他們的影,難道都金盆洗手,回家養老去了?

  ??回頭,老沈就給月瑤打了個電話,問她在江家看沒看見江承兮?

  ??月瑤也是很疑惑的說:“一直都沒見到他,平時每個禮拜天,江承兮都會來跟江年月,喝上幾盅,可這段時間,連影都沒見到!”

  ??沈誌成也挺長時間沒撩月瑤了,就隨口說了句:“今天說話的聲音怎麽這麽脆,我這都有點飄了,今天噴的啥香水?”

  ??“噴的少女香噴噴,想聞嗎?我可沒關門,床單都是新換的!”月瑤這丫頭要是妖起來,絕對不次舒文雅。

  ??“咱一會再說吧,我去洗把臉,待會我還得去看我師叔呢,總不能挺著褲子去!”

  ??廢話少說,沈誌成得專門去拜訪穀滿倉一趟,這些都是規矩裏的禮數,為的就是那份感情的滋味。

  ??問了好,品了酒,穀滿倉就說:“你知道秦陽已經不在遠達做了嗎?據說是買了件贗品,讓遠達損失了好幾千萬,秦陽這孩子,也不容易,經常都會買點我愛吃的東西來看我,你要是得了空,就去看看,能幫就幫幫他,做古玩的都知道,誰都有走眼的時候,這也不能怪他!”

  ??可沈誌成就不是這麽想了。

  ??按理說,秦陽能看走眼的可能性,真的很低。

  ??想想遠達有多少鑒定師?難道一個看走眼,還能所有人都看走眼?那這個贗品得真到什麽程度?難道還能有他做的通透?璀璨?

  ??“師叔,難道他拿到東西的時候,就沒請您給看幾眼?”

  ??穀滿倉也是無奈而言:“當時我沒在南都,有個藏友請我去了老棉,看幾塊玻璃種,我也是昨天才回南都!”

  ??玩古玩都說要撿漏,可其實看得就是命。

  ??如果秦陽不是在穀滿倉不在南都的時候,收那個物件,也不可能被傷的這麽重。

  ??說到底,還是人的貪心。

  ??傍晚的時候,沈誌成就來到了秦陽的住處,開門的瞬間,老沈都差點沒認出來眼前人,就是那個曾經風度翩翩的遠達副總秦陽。

  ??這會邋遢的,都沒法看了,頭發蓬亂,胡子拉碴,滿身的汗臭與酒氣,都不知道幾天沒洗臉了。

  ??看到沈誌成的瞬間,秦陽那滿是眼屎的黑眼圈,立刻就濕潤了,就像個孩子似的,委屈的問了句:“你怎麽才來?”

  ??說的老沈心裏也不是個滋味,就扶了扶秦陽的胳膊,勉強輕笑了一聲:“我這不是來了嗎?家裏還有酒沒?咱倆也整點?”

  ??秦陽也笑了:“我家沒別的,現在就是喝的多,進來吧!”

  ??說話是十天前了,秦陽正如往常一樣,在鑒定區,跟那些鑒定師研究一些新的拍賣物件,就在這時,有兩個中年人,拿著一幅畫,想請秦陽親自給看看,說是看的可以了,就讓秦陽給估個拍賣的價。

  ??其實在平時,這樣的客人,都是由鑒定師來接待的,可這倆人還有點後門,是秦陽認識的一個收藏愛好者介紹來的。

  ??畫打開一看,秦陽當時就有點飄,他看到的這幅山水竹林配楷書體的畫作,是元末明初著名書畫名家‘倪瓚’的作品。

  ??本身秦陽就喜歡這些山水意境類的書畫作品,尤其是鍾情於倪瓚這種把精神與信仰,都融入畫境之中的大師級的作品。

  ??可本著求真偽,辨真假的基礎,秦陽立刻叫來專門鑒定字畫方麵的專家,開始仔細的鑒定這幅倪瓚的竹林圖。

  ??當時一共有五個鑒定師,對這幅畫進行了仔細的甄別,最終確定為真跡。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