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會
作者:小碗混沌      更新:2021-07-27 03:55      字數:3045
  鬼眼秘籍的精妙就在於,不僅有全麵的鑒定技術,還有古玩行業裏的一些秘聞,以及那些下三濫的江湖手段。

  ??就像那巴勒古,弄把寶劍,跟沈誌成玩燈籠蠟,這還能慣著他嗎?

  ??沈誌成在沒碰那物件之前,就先對它進行了一番稱讚。

  ??“從外觀來看,這是清乾隆年間,造辦處為皇親國戚打造的上等兵器,從鞘上的龍刻來看,應該是太子級別使用的,很有收藏價值,先不說別的,就說這鞘,巴老板,您來聽聽!”

  ??那巴勒古還真湊到了箱子邊。

  ??沈誌成跟著說:“這是紫檀木的劍鞘,別人都是看色聞香紮木眼來辨別這種傳世的紫檀,我跟別人不同,我是看色試溫聽聲,先說這色,溫潤暗沉,木中透秀,蒼勁不軟,在看那溫,紫檀屬寒,尤其是這種傳世了百年的紫檀,溫不過熱,最後就是聽聲,上等的紫檀木,敲擊時,聲音清脆悅耳,如佛燈木魚般,穩心靜氣,巴老板可試著敲擊看看!”

  ??巴勒古哪兒知道,這是沈誌成給他挖的坑?

  ??這貨二了吧唧的,真上手去敲了,結果那鞘裏就傳出了‘哢’的一聲。

  ??沈誌成猜的一點都沒錯,鞘裏的劍是斷的。

  ??還未等巴勒古說話呢,沈誌成就著急的說:“巴老板,您這手夠重的啊,劍都斷了啊!”

  ??“你說啥,你……”

  ??直到此時,那巴勒古才知道,中沈誌成的計了。

  ??怪不得,他不說劍,就說那鞘,原來就是讓他自己敲那個斷劍啊。

  ??現在還能說啥?劍是你敲斷的,人家沈誌成可動都沒動。

  ??你要說不是你敲斷的,那鞘裏怎麽會是一把斷劍?

  ??坑就在這呢。

  ??那些玩燈籠蠟的人,為了製造拔劍斷刃的效果,通常都不會用任何的粘合劑,免的被看出來是粘過的,戲演的就不真了。

  ??而且劍在鞘裏,也不能固定,劍斷了,刃還在裏麵倒不出來,人家就說是你的鞘把你的劍給夾斷的。

  ??巴勒古的臉,頓時就變了形,就好像忽然從人頭,變成了南瓜似的。

  ??啥話都說不出來了。

  ??而沈誌成卻冷哼一聲:“今兒這茬,我就不跟你論了,下次在想搞文雅閣,罩子都給你摳了,滾!”

  ??那巴勒古咬了咬牙,雙手一抱拳:“靴子底抹蠟,撞了瓦,拔了花,年過初八,又一發,謝了!”

  ??又是江湖的黑話,說的是今天沒長眼,走錯屋,被識破了,以後各走一邊,誰也不招惹誰。

  ??沈誌成送都沒送,這些沒門沒派的江湖下三濫,不廢了他們就算不錯了。

  ??然而沈誌成無意中的一眼,卻在人群裏看到了花木哲的影子。

  ??在想仔細看的時候,人就不見了。

  ??難道那巴勒古是花木哲的人?

  ??沈誌成立刻給花木哲打了個電話,說啥不主要,就想聽聽花木哲電話裏的聲音。

  ??然而很是安靜,沒有任何吵鬧的聲音。

  ??花木哲還問了句:“沈師父,今兒有時間?晚上喝點?”

  ??“累了,改天再喝吧!”

  ??電話切斷,沈誌成可沒怎麽相信花木哲說的那些。

  ??可現在霧裏煙裏,真真假假,沈誌成也看不明白。

  ??還不如等著看,是贗品,總會掉色的。

  ??說也奇怪,一直在文雅閣周圍盯著沈誌成的那些夥計,居然都不見了。

  ??這些人並不是孫辰的,而是江承兮那個老不死的。

  ??沈誌成就是相信世上有鬼,也絕對不相信江承兮能夠跟盜門,跟他像一家人似的相處。

  ??而且,月瑤來電話說,江承兮好像去南方了。

  ??接下來的幾天,沈誌成倒難得安靜。

  ??落葉劃過窗欞,天兒也冷了,沈誌成看了看日曆本,鄧向武說的那個鑒定會,就在這幾天舉行。

  ??沈誌成一個人去的南都,誰都沒帶。

  ??這次去不是玩的,江承兮也在南都,雷門知道他也來了,絕對不會安靜。

  ??所以,自己一個人,才是最方便的。

  ??鑒定會隆重的程度,完全超出了沈誌成的想象。

  ??主辦方不僅邀請了帝都古玩界的名人,全國的鑒定名師都有邀請。

  ??舉辦的場地,更是直接使用了南都最大的會展中心。

  ??不僅是古玩鑒定,還有古玩交易,明品拍賣等等。

  ??會議開始的當天,成千上萬的人湧進會展中心,場麵火爆,擁擠往來,喊聲陣陣。

  ??沈誌成是受邀的鑒定師,在一群老頭子中間,顯得特別突出。

  ??旁邊有個六十多歲,從江南地區來的老者,摸著胡子,眨也不眨的看沈誌成。

  ??這鑒定區裏,有上百位的鑒定師,這老頭就看他。

  ??沈誌成就說:“爺爺,您這是相麵還是鑒定古玩呢?”

  ??話還沒說完呢,那邊就有人砸了個瓶子,嘩啦一聲,給沈誌成都嚇了一跳。

  ??可老頭還是看沈誌成,卻問了句:“這位小師父,打哪來的?”

  ??“帝都,爺爺您是不是閑的?你老看我幹什麽?難道你想讓我給你當孫女婿?那你就別想了,我已經名草有主了,當然了,搞一搞還是可以的,畢竟年輕嘛!”

  ??鑒定場的人還是很多的,可他們這裏就比較冷清。

  ??閑著也是閑著,還不如逗著玩呢。

  ??關鍵是這裏的名家太多,很多都是著名的鑒定師。

  ??其實所謂的著名,也不過是經常在電視的古玩類節目裏,露臉而已,真正的技術有多少,那就沒人知道了,反正誰都有走眼的時候。

  ??可那些收藏家還就認這些人。

  ??有的是千裏迢迢的趕來,就是為了讓他們看上幾眼,說幾句,即便是假的,都覺的高興。

  ??也可能是人圍的太多了,有的鑒定師還主動的說:“各位藏友,今天到場的鑒定師,都很不錯,咱們雨露均沾,也讓別的鑒定師忙活忙活,我們也輕快點,這樣吧,重器或者珍品類的到我們這鑒定,其它雜類的,由別的鑒定師來看!”

  ??沈誌成就不愛聽這話,就好像是他們漏點場麵給他們似的。

  ??說話的那位年紀五十多歲,穿著米色的西裝,還做了個九十年代的偏分發型,可能是啫喱水用的有點多,發根的位置還有點發白。

  ??他這麽說話了,有些藏友也不想浪費時間,於是人群,也把沈誌成這些鑒定師周圍,弄的熱鬧了起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