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情有可原
作者:池上梨花      更新:2021-08-12 01:33      字數:2840
  第212章情有可原

  ??“季大人不必如此客氣,我這麽做也是為了父皇的身子著想,一下子知道兩件如此重大的事,說父皇不會生氣是假的。”

  ??歐陽浚不想讓季唯覺得自己是別有用心,便說自己這麽做也是為了歐陽燁的身子著想。

  ??“王爺孝心天地可鑒。”

  ??季唯也不知道該說什麽了,便隻說了這麽一句話。

  ??“季大人過獎了。”

  ??事情說完,剩下的便都是恭維了,其實歐陽浚和季唯不怎麽熟悉,今日這般也隻是因為兩個人都各有目的而已,不然也不會和季唯說這麽半天了。

  ??……

  ??“皇上駕到。”

  ??就在歐陽浚和季唯麵麵相覷,場麵即將變得尷尬的時候,高公公一聲‘皇上駕到’,算是將他們從中解救了出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聽到高公公的通傳聲之後,不光是歐陽浚和季唯,其他的大臣也立馬結束了自己和別人的對話,然後齊齊的跪在地上,恭迎皇帝。

  ??“眾位愛卿平身。”

  ??在高公公的陪伴下,皇帝緩緩出現,坐在龍椅上之後,才開口說讓那些大臣起身。

  ??“謝皇上。”

  ??眾位大臣齊齊開口向皇帝道謝之後,才起了身。

  ??“朕昨日得到消息,聽聞徐洲因為連日暴雨,倒塌了一座山,死傷眾多,這麽多天過去,為何不見有徐洲遞來的折子?”

  ??看那些大臣都起了身,皇上一句廢話都沒有,直接開口說了徐洲暴雨的事。他的話到後邊,直接變成了質問。

  ??昨日歐陽浚走了之後,他也思考了許久。私自開采礦山,又碰上暴雨,導致山體倒塌這麽大的事,一連幾日,竟然都沒有一個人來向他稟告。

  ??也不知道是徐洲的官員膽子太小不敢稟告,還是他膽子太大,覺得自己能處理好這件事,所以才一直壓著不報,若不是歐陽浚,隻怕到現在他還被蒙在鼓裏。

  ??叫他如何能不生氣?他這個皇帝可不是白當的,今日上朝隻是開口問了原因,還沒有開始追究那些官員的職責,是因為他一直在忍著脾氣,他倒要看看,那些大臣會如何為自己開脫,

  ??“啟稟聖上,此事隻怕不是徐洲知府知情不報,是有人刻意隱瞞了下來。隻不過雨勢過大,那山附近的居民多日等不到救災物資,才跑到府衙去告狀的。”

  ??整個大殿之中,隻有都察院右禦史鄭博榮,在聽完皇帝的話之後開口回了他一句,雖然他在徐洲的耳目沒有歐陽浚的多,但也將事情打聽的了個七七八八。

  ??所以才會在皇上開口質問的時候,做第一個站出來回話的人,還有更重要的是,徐洲的知府是他一早提拔上來的。

  ??他之所以會對這件事如此上心,也是因為不想看到自己的人,憑白因為此次事情受到牽連。再怎麽說,這件事也是出在了徐洲,徐洲知府不可能完全沒有責任。

  ??“鄭大人是如何得知的這麽詳細的?”

  ??昨夜不管歐陽浚說的是謊話也罷,說的是實情也好,歐陽燁已經將事情了解的差不多了,他今日這麽說,也隻是想看看眾大臣對此事持有的態度而已。

  ??“回稟陛下,老臣有一位遠方表親,前日剛從徐洲逃難過來,據他所說,徐洲山體倒塌之後的前幾日,根本就沒有一個官差去那裏查看。”

  ??“臣的表親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從那片廢墟中逃出來的,思前想後的不知道該去哪,便來京城投靠老臣了。這些聖上都可以派人去調查的。”

  ??都察院右禦史在聽到皇帝發問之後,幾乎是沒有絲毫猶豫,便將自己得知此事的過程告訴了他,說的還一板一眼的,和真的一樣。

  ??他最後說的那句話,也隻是為了讓皇帝相信自己編造的,一來是因為眼下事情已出,皇帝不會太過糾結起因。

  ??二來是現在救災才是重中之重,皇帝不會為了他隨口說的一句話,再派人到徐洲去調查的。

  ??“眼下徐洲的事已出,朕可以暫時不追究徐洲知府瀆職之罪,治理水患要緊。眾位愛卿,可有什麽能治理水患的妙計或者合適的人選?”

  ??鄭大人解釋完之後,皇帝根本就沒有接他的話,而是開始詢問那些一言不發的大臣,問他們要治理水患的計策。他今日這般作為,其實也隻是為了給後邊的事做鋪墊。

  ??原因他問了也知道了,那麽現在就剩下解決問題的事了,歐陽燁若不先開口給那些大臣拋問題的話,他們便會覺得他好說話,等他提出要歐陽霄去徐洲的時候,隻怕反對聲會有一大片。

  ??“啟稟聖上,徐洲此次也是因為連日暴雨,才導致的水患,微臣覺得可以派一位有水患經驗的大臣前往徐洲,想來有經驗傍身,徐洲的水患能很快就解決。”

  ??陳彥在聽完歐陽燁的問題之後,率先開了口,說的話還挺在理,有治水經驗的人去徐洲,確實可以很快接手徐洲的事務,然後處理徐洲的水患。

  ??至於別的,等徐洲的水患治理完之後,皇帝自行處理就可以,眼下還是治水要緊。

  ??“你們可有與陳大人不一樣的看法?”

  ??上個早朝,這些大臣一個個的都站在那裏,問什麽都不說,歐陽燁突然覺得有些煩躁,便在陳彥的話結束之後,又問了一遍。

  ??“啟稟陛下,臣附議。”

  ??“啟奏父皇,兒臣附議。”

  ??鄭大人和歐陽浚在歐陽燁第二次發問的時候,隻開口說了這麽一句。

  ??歐陽浚這麽說還情有可原,因為這原本就是他和陳彥商量好的。他們商量的就是,歐陽浚先去和皇帝通風,然後在由陳彥將這個事情的解決方法提出來。

  ??不過他們這些商量也是料到了現在的局麵,這種不是對自己有利的事,就算是皇帝開口問,回應的人也不會有幾個。

  ??倒是都察院右禦史鄭大人開口附和,有些出乎歐陽浚的意料,他不知道徐洲知府和鄭大人的關係,會驚訝也正常。

  ??鄭大人附議陳彥的話,也不是為了別的,他隻是不想讓自己的親信背負那麽大的罪名而已,而且陳彥說的話也確實是有一定的道理。

  ??現下事情已經出了,若不盡快派人去徐洲的話,事情隻會越來越嚴重,他心裏除了記掛徐洲知府,多少也是有些在乎百姓的。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