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保密守則
作者:五九白丁      更新:2021-07-26 22:03      字數:2446
  眾人連忙起身,向著朱厚煒一起拱手行禮:“臣等(草民)請殿下示下!”

  ??朱厚煒拿起桌上的筆,在一張紙上刷刷寫下兩個字“保密”!當然,如果單看那倆字兒,確實沒法看。但是這兩個字透漏出的信息可就讓人心裏不由一緊。

  ??閆宗民忙道:“請殿下示下。”

  ??朱厚煒開口道:“在很多的行業,都有一些獨特的配方,製作工藝,這是製造的根本也是很多工坊生存的基礎。就像這塊玻璃,多少年來,我們始終將其當做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但其實它的生產原料、真的很普通,工藝也並不比燒造一件瓷瓶困難,但是奧斯曼人為了守住玻璃的秘密寧可把他們都打碎。如今我們自己能夠燒造出來,那就相當於斷了奧斯曼人的財路。可是我們也是做生意的,我們也要賺錢,這個秘方我們現在掌握在手,就可以去大量生產,在打破奧斯曼人的壟斷後,迅速去占領市場,甚至可以反過來摧毀奧斯曼人的相關產業。不僅是玻璃和水泥,今後我們的許多產業都會有新的配方,新的生產工藝,我們要保證自己的利益就要做好保密工作。”

  ??朱厚煒停頓一下又道:“我已經安排張義著手,製定我們皇家商行的保密規則,當然啦,不同的行業也是有區別的。宗民,你要把這些保密條款交給我們的每個人,所有人都要簽訂一份保密契約,設定保密要求和保密期限。等時機合適的時候我還會去稟報父皇,製定專門的律法,這即是為了保護像我們這樣的商行的利益,也是為了鼓勵更多的商行去探索創新。大明的未來發展需要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創新!”

  ??閆宗民忙低頭領命,兩位大匠也連連稱“是”!

  ??朱厚煒又對兩位大匠說道:“你們有什麽困難或者需要就和宗民說,隻要能做到的我一定盡全力滿足!我期待著你們早日成功。”

  ??一番話,讓二人頓時倍感壓力,心裏暗暗發誓,回去就跟大夥說,隻要做好了殿下交代的事情不僅工錢賺的多,還有機會脫了賤籍,讓兒孫們有機會讀書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隨後在閆宗民以及兩位大匠的陪同下,朱厚煒到兩處作坊去查看了一番。本來他還想到燒造的窯洞去,可是卻被李吉阻止了,在李吉看來,這樣的地方還是有些危險,身份尊貴的小殿下還是不宜前往。

  ??拗不過李吉,朱厚煒隻好作罷,調轉車頭來到了工匠們生活的居住區——匠村。

  ??快到匠村時,遠遠地就能看到村口一條筆直的土路,路兩邊種著長著各種樹木,如今已是冬季,大部分樹木已經是光禿禿的。路的兩邊是幾排新建的房屋,排列的整整齊齊,家家戶戶的煙筒裏冒著煙氣,雖然看上去有些簡陋,但是都幹淨整潔。一條小河從村子中央“嘩嘩”的流過,工匠們在村中挖出一片水塘,方便平時用水,現在水塘上已經接上了薄薄得一層冰。幾個孩子不顧寒冷在魚塘邊魚竿釣魚,至於能否有所收獲,就不得而知了。整個匠村雖然普通但是也充滿了生活氣息。

  ??“這個水塘可以好好修一修!”朱厚煒指著水塘對站在身邊的孫大匠說道,這位大匠不僅是玻璃燒造的領頭人,也是匠村的裏長。

  ??朱厚煒接著說道:“可以在周圍建一些亭台畫廊,修一片小花園,建一座小廣場,平時大家在這裏休息聊天,小孩子們釣魚玩耍,都挺好!”

  ??孫大匠聽著連連點頭。

  ??“還有這街道,以後等水泥燒造出來,可以用它來鋪你們村的路,到時候路又平又直,不怕下雨下雪。這些院牆可以用石灰刷一遍,在畫上些畫,一定很好看,還有這些樹都刷一圈,可以防蟲害。”朱厚煒接著說道。

  ??在位於村中的孫大匠的家裏,朱厚煒看到了一張張憨厚的笑臉,匠戶們普遍思想純樸,吃苦耐勞,建了這群貴人除了難免的局促,就是憨厚的笑容。

  ??朱厚煒坐在孫大匠家的炕頭上,和一群工匠們聊著天。

  ??在交談中,匠戶們對朱厚煒對他們的照顧一個個都非常感恩。不過有一件事兒卻讓他們抱怨不已,那就是朱厚煒安排先生教他們讀書識字的事兒。

  ??孫大匠的兒子孫爐是一位身材魁梧,長相憨厚的青年,他坐在朱厚煒的對麵搓著雙手,說道:“殿下,你看俺這手,從小俺就跟著俺爹采礦、燒窯,您現在讓俺們拿筆寫字,那不就是逼著張飛繡花兒?”

  ??“是啊,殿下,俺雖然大字兒不識一個,可俺從小就跟師傅學手藝,這都是師傅手把手教,幹活的時候全靠俺的經驗!”又一名中年匠人說道。

  ??朱厚煒說:“以前大家都是在一個作坊裏上工,大家都是靠師傅帶徒弟的方式,通過口口相傳賴傳承技藝,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保密性強,機密不容易被其他人窺探,但也存在著許多弊端。你比如,某些小心眼的師傅害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故意拖延或不全部教給徒弟;或者是師傅個人的理解能力不同,導致在口口相傳的過程中出現偏差。再就是這種傳承方式因為教會的人很少,所以不利於工藝的傳播和創新。以前在一個作坊內,生產多少賣多少,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好壞全拚師傅的經驗和手藝。可是我們商行今後要走的確實一條不同的經營之路,要實現的是大規模的生產,規範化的生產,依靠以前的方式是遠遠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的。這就需要許多高素質的掌握了製作工藝的工人。你們目前在各自的行業裏都是帶頭人,傳承技藝、傳播技藝也是你們的責任。”

  ??這仿佛成了朱厚煒的習慣,每到一處他都要勸大家識字讀書,都會給人講一堆的道理,不過一個六歲的娃娃,就算是貴為皇子卻一心勸人向學,怎麽看都有點別扭。這些個工匠也就沒有真的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以至於有人到後來吃虧不小,成為他人在學習上引以為戒的反麵典型。也逼得朱厚煒不得不直接下令,對識字不夠數的人員采取扣工錢、不準吃飯等強製措施。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