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兩種調調
作者:五九白丁      更新:2021-07-26 22:02      字數:2356
  俗話說的好,有錢好辦事!隻要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原來還在為資金發愁的朱厚煒,這下可是找到了一座銀山。

  ??不用再為資金發愁皇家商行,開始了各項事業的加速發展。皇家倉儲中心的建設不再是隻限於辦公樓與倉庫,而是全麵開工。京師裏的貧困人家,還有周邊忙完地裏活計的莊稼漢紛紛湧入城裏,投入到倉儲中心的建設大潮當中。對於這些靠手藝和體力吃飯的人,朱厚煒毫不吝嗇他的善良和慷慨,除了足額發放工錢,每天還提供三頓飽飯,讓這些幹活的人高興不已。

  ??很多離家近的人,對工地提供的飯食都舍不得吃,偷偷藏下來帶回家給老婆孩子們吃。離家遠的工地上給他們提供了臨時住所,雖然隻是簡易的住所,睡的也是大通鋪,可是總好過每天早晚趕路。朱家兄弟還專門交代負責項目施工的張義,一定不許打罵苛責這些幹活的工匠們,平時要多注意他們的人身安全,注意他們的身體狀況。

  ??優厚的條件,激發了廣大民工的工作熱情,眼瞅著倉儲中心的各棟建築拔地而起。每天,這片工地都是熱鬧非常,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很多京師裏的人會專門跑過來,在這裏一呆就是半天,認真看一看,了解一下這座由兩位殿下主導的巨大建築群。

  ??天氣正在一天天轉冷,可是整個工地上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漢民族的勞動者是最樸實的人,隻要能夠有錢賺,能夠吃飽飯,他們就會對你感恩戴德。因此在工地上的所有人都說:“是兩位殿下賞了大夥兒一口飯吃,所有人都要對得起兩位殿下的恩德,要拿出所有的本事,把兩位殿下的差事給辦好了,把這房子給蓋好”。

  ??當張義在一次會議上,說出這些話時,所有人的臉上都漏出了笑容,唯獨坐在朱厚煒身旁的王守仁卻是眉頭微微的一皺。他輕輕咳嗽一聲道:“自吾皇登基以來,大明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兩位殿下俱都仁孝淳厚、聰明伶俐,這些都是吾皇勤勉治國之功啊!”雖然王守仁說的這些話很奇怪,但是在座的哪位不是人精,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朱厚煒點點頭對張義說道:“告訴咱們那些管事兒的,以後統一口徑,都是父皇仁慈,我兄弟二人隻是奉父皇之命行事罷了!”張義連忙伸手抹了一把額頭上微微滲出的冷汗,答應了下來。

  ??說起這為“三立聖人”王守仁,自從在同福居和二殿下朱厚煒一番談話後,對他的思想產生了極大的觸動。後來在與父親王華的談話中,有意無意的打聽了一些關於這位二殿下的一些秘史傳聞。頗具傳奇色彩的經曆,讓王守仁也不得不懷疑,這位二殿下真的在夢中得到了陳摶老祖的真傳,從而開了蹊蹺,掌握了無上的大道至理。要不然如何解釋,一個原本被傳為“笨癡”的六歲孩童,怎麽能說出如此一番話來。

  ??再往後,王守仁就有了想要進一步跟這位小殿下繼續深入探討的想法。可是,雖然他貴為皇子二殿下,可畢竟隻有六歲,剛開始王守仁有些抹不下麵子。可人一旦有了某些想法,卻沒有去做,那這個想法就會像種子一樣生根發芽,越長越大。就這樣在忍耐了些許時日後,一天,王守仁在家讀書時,讀到了孔老夫子“不恥下問”的名言。他一拍自己的腦袋:“你這個夯貨,孔夫子都能做到不恥下問,我一個小小的二甲進士難道比他老人家麵子還大?”說完,扔下書本就跑到朱厚煒居住的宮殿外求見。

  ??朱厚煒原本已經快要放棄“收服”王守仁的夢想了,聽說王守仁來了,高興地鞋子也沒有穿,一溜小跑的跑出門外。不等王守仁行禮,拉著他的手就往會客室走,待內侍們擺上香茶、點心後,二人便開始了一番長談。王守仁博學多才,談起話來更是思維靈活、口若懸河,朱厚煒雖然口才一般,文學功底一般,可是他腦海中那超越時代的見識,卻是讓王守仁越來越感到麵前的小皇子果真是如自己所想,得到了陳摶老祖的真傳,所學所思皆非常人可為、每每有驚人之語,都讓王守仁再三思慮不已,心裏對朱厚煒的敬意也就愈發深厚。

  ??從那以後,王守仁除了上班(上朝)、睡覺,幾乎就像影子一樣,長在了朱厚煒身邊,且總是持弟子之禮。時間長了,朱厚煒也摸清了這位王聖人的脾氣,也開始時不時的拿王守仁開玩笑,說他就像是賴上了自己,不僅要掏空自己的腦袋,還要自己包吃包住,掏空自己的腰包。

  ??朝中很多人對此也是議論紛紛,有人說王守仁學傻了,一個六歲孩子的一番胡言亂語竟然被他當成了至理;有人說王守仁是臉皮厚,接著一頓酒席就舔著臉整天去拍一個六歲小皇子的馬屁;也有人說王守仁沒見識,現在搞政治投機太早了,要搞也要找現在看來最有希望坐上龍椅的太子去……不管別人怎麽說,王守仁心裏都不在乎,隻要能夠跟在朱厚煒身邊,王守仁就心滿意足。

  ??至於拜師這件事,已經從開始的不好意思,變成了王守仁覺得自己不配。也許是先入為主的想法,朱厚煒就更不好意思提這個事兒啦。好吧,不管王守仁怎麽想,至少“朱二皇子跟屁蟲”的名頭他現在是戴到頭上了。

  ??相比於朱厚煒身邊原來的李吉、徐鎮、張義,以及後來的陳望南、陳立山爺倆,秦安、林誌存、閆宗民、張玉茹等人,王守仁的政治智慧明顯高出許多。熟讀曆史的他,也深知許多因為言行被捧殺的例子。作為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許多事情可做不可說,一個人可說不能許多人說。正所謂眾口鑠金,就算現在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麽關係,可是將來如果到了一定特色環境下,被有心人稍微加以利用,就有可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麵,甚至招來殺身之禍。

  ??既然決定了加入二殿下的這個小團體,王守仁就要時刻為殿下消除這些隱患,也就是二殿下口中說的,要“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