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了結
作者:懷慶偷語      更新:2021-07-26 19:21      字數:5233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江生也沒指望著這件事情能一直瞞下去,之所以藏匿歸辛樹夫婦的屍體,也隻是不想那麽早和華山派反目成仇罷了。現在他想得到的東西,大半都已經收入囊中,再否認也沒什麽意思。

  ??江生幹脆點頭承認:“不錯!鳳陽時他們想從我手上搶奪靈藥,被我殺了。”

  ??“什麽!真的是你!”

  ??一旁袁承誌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連忙道:“你知不知道,我師兄師嫂搶千年茯苓是為了救人,他們的孩子,,,,”

  ??“那又怎樣!”

  ??江生冷冷的打斷他:“為什麽理由,這和他們出手偷襲我,沒有半毛錢關係。我還是那個問題,崇禎也自認為是為了天下百姓殺你父親,你難道就能為此放棄報仇嗎?”

  ??袁承誌被說的啞口無言,但穆人清卻將劍一橫,怒喝道:“哼!好一張伶牙俐齒!難道你從金蛇秘籍上就學到怎麽呈口舌之利了嗎?”

  ??“嘿!你可別小瞧這張嘴啊。蘇秦合縱南北,能跨六國相印;張儀連橫親秦,可退百萬雄師。區區在下,,,,,,算了!跟一個粗鄙武夫說這麽多幹什麽?”

  ??江生那狂傲的之氣,差點把穆人清氣了個倒。但他這番說辭,還真不隻是挑釁。

  ??穆人清雖號稱天下第一,但無論是教授徒弟還是執掌門派,都算不上合格。華山派十二大戒,‘濫殺無辜’‘不辨是非’‘不敬尊長’,歸辛樹一脈也不知犯過多少,穆人清卻始終置若罔聞,不加嚴懲。搞得堂堂名門正派,比五毒教還讓人聞風喪膽。

  ??華山派除了袁承誌,滿門皆是不肖子,隻穆人清一人的威名在這撐著。就像紅樓夢裏,賈府都已經爛到骨頭了,就賈政一個人擔著清淨文人的名字,上不能建功立業,下不能整肅紀律,有屁用?

  ??若是在一年前,江生羽翼尚未豐滿,或許還對華山派忌憚三分。但現在他不但功力精進,又得了玉真子在一旁掠陣,根本不怕他們師徒一起圍攻。

  ??說實話,江生現在還真想看看,穆人清這個天下第一高手,究竟有多少斤兩了!

  ??咦!怎麽忽然感覺自己的耳垂變大了?

  ??江生搖搖頭,把這莫名其妙的念頭甩在一邊,對穆人清大聲道:“江湖中人快人快語,前輩究竟想怎樣,幹脆劃個道出來!”

  ??“好個江湖中人!你既然殺我徒弟,那就留下條命來吧!”

  ??穆人清說罷,左手捏個劍訣,右手長劍挺出,劍走龍蛇,白光如虹,一套天下無雙的劍法展了開來。

  ??其實穆人清這些日子追查歸家夫婦下落時,也曾對弟子囂張跋扈、蠻橫霸道的行徑深為痛心。甚至此時如果換做旁人,他說不定還對江生豎起大拇指,來句殺的好!

  ??但死的是自己親傳弟子,穆人清無論如何,也難以放下仇恨。

  ??別派武功,師父常常留一手看家本領,以致一代不如一代。但華山派卻正好相反,師父對每一個弟子都是傾囊相授,絕無保留。因此對於擇徒一事,自然也極為看重。穆人清膝下無子,對黃真、歸辛樹、袁承誌三人,他皆視如己出,在身上傾盡全部的感情和心血。

  ??親兒子死在別人手裏,穆人清白發人送黑發人。若不能手刃仇敵,穆人清心中的這份悲憤,又該如何發泄?

  ??穆人清長劍揮舞,直取江生周身要害。日光下長劍閃爍生輝,舞到後來,但見一團白光滾來滾去。江生的血刀也越使越快,幾乎成了一道赤練。

  ??一旁觀戰的袁承誌,自下山以後武功和眼界皆有精進,饒是如此卻依舊瞧不清師父和江生的招式,身法。隻覺兩人交戰,凝重處如山嶽巍峙,輕靈處若清風無跡,變幻莫測,迅捷無倫。

  ??雖然二人的武功招式,他大半都已經見過,甚至還練得無比純熟。但經由穆人清和江生使出來,他才知道什麽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原來這看似平淡無奇的招式,竟可發揮出如此可怕的威力!

  ??玉真子站在一旁,也同樣不輕鬆。

  ??他在藏邊修煉出關的時候,甚至還曾想過有機會定要挑了華山派,把穆人清天下第一的名頭給奪過來。但今日見二人交手,方知自己的武功和穆人清還是差了一籌。

  ??那穆人清劍法不但招數精奇,而且劍上氣勢淩厲,劍勢中隱含淩厲風聲,使時一劍快似一劍,所激起的風聲也越來越強,有如狂風巨浪一般,劍鋒上所發出的勁氣極其寒凜。

  ??“奇怪,這是什麽劍法?”

  ??玉真子暗暗心驚,因為他突然發現,這路劍法他居然不認得。

  ??據江生所說,從溫家從袁承誌處拷問得到的武功秘籍,他都已經傳授給自己。玉真子也不認為江生是在撒謊,畢竟他連混元功都傳了,也沒必要在劍法上藏私。

  ??莫非這是曆代掌門的傳承秘技!一想到這,玉真子不由得瞪大了眼珠,如此精妙劍法,能記下一兩招那也受用無窮啊。

  ??劍勢中發出隱隱風聲,威力奇大,劍鋒上所發出的一股勁氣漸漸擴展,玉真子和袁承誌隻覺寒氣逼人,臉上、手上被疾風刮得隱隱生疼,不由自主的後退,圍在相鬥兩人身周的圈子漸漸擴大,竟有四五丈方圓。

  ??“果真是好劍法!不愧是天下第一!”

  ??混戰之中,江生突然發出一聲讚歎。

  ??袁承誌聽了卻是一驚:師父已經使出畢生功力,自己就連站在一旁都覺得氣勢壓人,江生竟還有餘地說話?二人若真的打成消耗戰,穆人清畢竟已經年過七旬,論氣息體力,怎麽能抗得過江生?

  ??一想到這,袁承誌也顧不得戰圈中劍氣淩厲,縱身便想加入。可旁邊玉真子卻乎的一拂塵打過來,對袁承誌冷笑道:

  ??“怎麽著?堂堂天下第一,與後輩交手,還想著師徒二打一啊?”

  ??袁承誌心急如焚,但卻怎麽也甩不脫玉真子的糾纏。

  ??他此刻沒有金蛇劍傍身,而玉真子卻有黑龍劍助陣,非但幫不上穆人清的忙,自己反倒被逼的險象環生。而旁邊唯一能幫手的溫青青,剛才卻偏偏精神放鬆,昏死過去了。

  ??就在此時,戰圈中突生變數,隻聽“哢嚓”一聲脆響。穆人清的長劍生生碎成兩段,但老劍客毫不猶豫,大喝一聲,手中忽地飛出,手中半截劍刃竟如強弓硬弩,直奔江生麵門。

  ??同時順勢蹂身而上,雙拳連環,繼續搶攻。江生揮刀挑開斷劍,亦揮掌招架。噔噔噔,兩人拳掌相撞,然後又猛然分開。

  ??僵持半晌,江生終於忍不住胸中沉悶,哇的一口鮮血吐出來。玉真子連忙走過去想攙扶,卻被江生一把推開。

  ??他擦淨嘴角鮮血,抬頭笑道:“劍法好,內功也好!穆前輩不虧是力壓群雄的天下第一。”

  ??江湖中自來各家各派修練內功,都講究呼吸吐納,打坐練氣。唯獨華山派的內功卻別具蹊徑,自外而內,於掌法中修習內勁。混元功雖然費時甚久,但練成後威力奇大。臨敵時一招一式之中,皆自然而有內勁相附,能於不著意間製勝克敵。

  ??待得“混元功”大成,那更是無往不利、無堅不摧了。

  ??穆人清手中長劍,隻是一把普通利器,卻能和江生手中血刀僵持不下。雖然最後還是斷了,但無論是手中剩下的半截,還是落在地上的劍刃,上麵皆布滿密密麻麻鋸齒似的缺口。最後這老家夥竟還有餘力把江生震出內傷,足見其老辣彌堅,混元功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江生略帶可惜道:“可惜我神照功始終難以大成。想另辟蹊徑,又時日尚淺。。。。”

  ??因與觀證禪師有約在先,江生對易筋經之事始終絕口不提。但他還是忍不住問道:“前輩後來使那劍法叫什麽名字?”

  ??穆人清其實現在也是強弩之末,若不是袁承誌在背後撐著,八成站都站不穩了。老前輩勉強道:“這是華山鎮門絕技----狂風劍法。”

  ??狂風劍法?

  ??江生心中納悶,這不是笑傲江湖中封不平的武功嗎?他隱約記得,這個世界華山派的祖師爺好像是姓“風”,莫不是自己記錯了,把“封”“風”弄混了?

  ??不過封不平重建華山倒也說得過去,畢竟笑傲結局時,氣宗那幫人已經人才凋零,死的死,歸隱的歸隱。劍宗卷土重來,也說不定啊。再加上紫霞秘籍丟失,混元功練法是由外到內,,,,,

  ??嗨!管這麽多作甚,老子又不是盜墓的。

  ??一場仗打的兩敗俱傷,雙方都沒有拚個你死我活的心思,都各自分道揚鑣養傷去了。

  ??其實這場仗江生雖敗尤勝,憑羅摩內功的精妙,再加上有易筋經輔助,他的內傷不到半月便可痊愈。而穆人清看似強勝一籌,但其年老體衰,這下傷到根基,恐怕是要折壽了。

  ??之後一年,天下間局勢風起雲湧,變幻莫測。

  ??李自成的闖軍一路勢如破竹,京城百姓高唱著:“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存活,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小都歡悅!”闖軍輕而易舉攻入京城,一時間百官束手,天下臣服。

  ??李自成率軍殺入皇宮,斬殺大太監曹化淳及無數降臣,卻唯獨尋不見崇禎。

  ??而闖軍自入城之後,占住民房,奸淫擄掠,無所不為。李自成為了補充軍費,令其部下拷勒在京官員,其部下則趁機羅織罪名,勒索無辜百姓。滿城士卒大掠的慘況,比大明酷吏更甚,一時間百姓怨聲載道。

  ??其麾下謀臣李岩、宋獻策進諫,卻反遭其忌憚。牛金星乘勢將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進獻,從此更令李自成沉迷後宮,不理朝政。

  ??一月之後,形勢突變。

  ??崇禎突然出現在山海關軍中,封吳三桂繳賊大元帥,左良玉在江南即刻率兵響應。兩軍共計八十萬,對闖軍左右夾擊,李自成驚慌應對,但臨上朝才發現,李岩、宋獻策等人早已失蹤多日。

  ??而京畿百姓亦紛紛起義響應,對王師光複夾道歡迎,甚至紛紛加入剿匪義軍。史可法,鄭成功,盧象升等人,開始初露頭角。闖軍鎮守京城不足半月,旋即節節潰敗,兵敗如山倒,李自成大勢已去,自刎而死。

  ??而關外滿清方麵,多爾袞本欲趁中原荒亂,山海關兵力空虛,準備揮軍南下。卻突然被麾下洪勝海等人,裏應外合勾結刺客,連帶少帝福臨皆被斬殺,據說行刺者之一乃是昔日袁督師之子,特來報當年離間計之仇。

  ??滿清朝堂大亂,原本被打壓的豪格、多格多鹹魚翻身,八旗旗主各懷異心,不複言出兵之事。

  ??自此,大明江山複還,崇禎重歸京城。

  ??同年,崇禎稱天賜吉兆,有仙人賜海外靈株。一名“玉米”,一名“土豆”,皆盛產口糧之物。自此天災之厄稍解,百姓皆念江生仙人之德,紛紛修建廟宇香火供奉。

  ??三年後,天下太平,大明複起中興之相。

  ??而在華山之巔上,江生望著眼前波瀾壯闊的雲海日出,心中感慨萬千。誰能想到,當初不過一時興起,想見識下崇禎皇帝的末日,竟會被他一番慷慨陳詞說動,助其重奪江山。江生為大明天下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如今天下大定,也是他功成身退的時候了。

  ??“李岩,你真的不打算跟我一起離開?”

  ??他回頭看向不遠處的儒修書生問道,這人正是當初被他從闖王軍中劫走的軍師李岩。兩人從原本的相互敵視,到後來的配合默契,一文一武,堪稱帝國陰影下的中流砥柱。

  ??治大國如烹小鮮,謀國謀政果非常人所能為之,各種陰謀算計宦海沉浮。短短三年的時間,李岩卻似乎蒼老了十歲,甚至連鬢間都生出一縷白發。

  ??他憐愛的挽住身邊的嬌妻紅娘子,搖頭道:“岩此生能一展平生之誌,開萬世之太平,心中足矣。剩下的時間,我想帶著娘子遊曆天下,看看自己家鄉的風景。”

  ??“好吧!”

  ??人各有誌,江生也不再強求。

  ??朝陽從雲海中漸漸升起,耳邊傳來界靈虛無縹緲的聲音,江生迎著天邊的紅霞,化為一道飛虹而去。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