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帝王之道
作者:不爭炎涼      更新:2021-07-26 16:20      字數:2974
  嶽群來之前,絕對沒想到。

  ??這個被人稱作敗家子的燕王,口才竟然如此了得,而且引經據典,條理清晰無比。

  ??看來,他得認真一些了。

  ??喝了一口茶,他嗬嗬一笑。

  ??“認真了,嶽先生要認真了!”

  ??“哼,這燕王不過是誤打誤撞,他肯定是要敗的!”

  ??“幹趴他!”

  ??這些荊楚文人,也完全不要麵子了。

  ??好家夥,這已經不知不覺,第九艘船了。這嶽群,可是寄予了他們很大的希望的。這要是敗了……

  ??那……

  ??這燕王,可就是真的無人可擋了嗎?

  ??嶽群看著劉錚,淡淡道:“既燕王論道修家修天下,嶽群有一問。”

  ??劉哲一笑:“先生請說。”

  ??嶽群道:“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事。殿下以為如何?”

  ??劉哲微微一驚,第一次驚訝地看著眼前這個嶽不群……不對,嶽群。

  ??此人這個問題,已經算是相當尖銳了。

  ??看得出來,這個嶽群,並非那些凡夫俗子,是胸有溝壑的那種治世能人啊。

  ??這句話是什麽意思呢?

  ??也就是說,中國自古以來的治理體係,一直是“人治”,也就是說,中國人民,總是期待會出現一個“聖人之治”!

  ??而在西方國家,卻是法治。

  ??當然,這是因為體製,曆史,等等複雜原因造成的。

  ??如今的大炎王朝,實際上就是人治。分封製的製度,使得大燕境內,每個州的情況都各有不同----若這個州的藩王,是個聖人,那很明顯,這個州,便很繁華富庶。但若這個州的君主,是個昏君,這個州,便貧窮,常被淩辱。

  ??嶽群問這個問題,其實很紮心。

  ??因為現在劉哲的江州,便是法治!

  ??這在當今社會上,是不被認同的。儒家思想,才是封建王朝的主流!

  ??所以,劉哲聽得哈哈大笑:“孟子同有曰,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先生以為如何?”

  ??嶽群聽得,又是一愣。

  ??好家夥。

  ??劉哲這次,從不同的角度來說明問題。什麽人治,法治,其實都是卵的。不管是人治,還是法治,實踐才是真的!不然都是空話!

  ??嶽群繼續笑道:“先王禦賢,王者禦治,霸道禦謀!殿下以為如何?”

  ??“好!”

  ??這一句話,全場叫好。

  ??自古以來,關於帝王之術,總結就有這三個。一為帝王道,為者堯舜,也被稱為先王之道,以道德治世。

  ??二為王道,成於夏商周,後世王者多有偽名效法的,依法治市,厲兵秣馬,勤政為民,圖強於列國而自先強之。

  ??其三,便是霸道。春秋五霸的代天子之術,以武力征服天下,也稱不擇手段謀取天下之術。

  ??正好。

  ??秦國二世而滅,便充分說明了法治的殘忍程度,也給後來儒家成為主流,打下了夯實的實踐基礎。

  ??劉哲嗬嗬一笑。

  ??果然,又是這番論道。

  ??但……

  ??他乃是後世的人!

  ??在治理國家的問題上,他肯定是堅持依法治國!所謂賢者,純粹都是放屁。他相信,每個人都是有私欲的,有欲望的。有時候,欲望非壞事,欲望是進步的階梯,欲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這個沒錯。但如何去規範欲望,合理釋放欲望,便需要法!

  ??他淡淡道:“不施王道無以得天下,亂釋王權終將失天下,先生以為呢?”

  ??全場嘩然!

  ??一個個都臉色大變。

  ??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劉哲的野心!他要成為一個真正的王道!劉哲用這句話,回答了嶽群。我江州,玩的就是王道!當然,目前這話,一個區區江州,在這些人眼裏,還是有些大放厥詞的……

  ??但在理論上,卻是完美契合!

  ??王道,法治。

  ??王權,失心!

  ??嶽群聽得,也是一時間啞口無言,他馬上問道:“至治之世,不尚賢,不使能,上如標枝,民如野鹿。殿下以為如何?”

  ??劉哲一笑。

  ??莊子的無為而為都來了?

  ??他緩緩搖頭。

  ??就人類社會而言,上如標枝,民野如鹿,這種情況,暫時隻會出現在莊子這種浪漫主義思想家的構思中。這是需要很強的國民素質為基礎的。

  ??所以有為求有為,是喜聞樂見的。無為求有為,任重道遠。

  ??這無為求無為,則太過虛無縹緲,人人都想無為,社會如何進步?

  ??最可怕的。其實還是有為求無為。

  ??那不是社會,那純粹就是糊弄人的宗教。

  ??劉哲嗬嗬一笑:“孤以為,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隻有規範,才有野鹿。國不可無法,有法而不善與無法等。”

  ??“縱觀泱泱大炎,子民三萬萬,識文斷字,又有幾多?讀聖賢書者,又有幾多?如何治之?以聖人之道明智,取之於真,不崇其教,理國之要,可不然乎?”

  ??“好!”

  ??這番話,方竹第一個眼睛發亮,喊了出來。

  ??嶽群,也忍不住點頭稱讚。

  ??聖人之道不可廢!

  ??但是!

  ??不能拘泥於聖人之道,取之於真!

  ??這句話,本身是李世民在《道德經經注》中注疏的。

  ??用現在的話來說。

  ??就是以務實主義出發,在聖人之道中,尋求治國的真理!

  ??或者。

  ??直接換後世的白話來說。

  ??用後世偉大著作毛概的理論來說。

  ??以德治國為基礎。依法治國為綱領和補充!

  ??德乃立法之本!

  ??法乃彰德之要!

  ??全場的人,這個時候,都聽傻了。

  ??嶽群,也終於長身而起,拱手彎腰:“殿下大才!”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