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一個接著一個忽悠
作者:不爭炎涼      更新:2021-07-26 16:19      字數:3691
  “代耕”即“代耕架”,又稱“人力耕架”,顧名思義,是一種依靠人力牽引取代畜力牽引的耕地機械。

  ??在曆史上,代耕架最早出現在唐代,“造人耕之法,施關鍵,使人推之,省力而功倍”,可以證實當時代耕架的出現。但代耕架卻是在明代才得到較大發展,明代一個奇人固定了“代耕架”的樣式。

  ??此人便是明代有名的科學家,發明家,王微!

  ??王徵在《代耕圖說》中寫道:“先為兩轆轤架,兩轆轤係兩長索,貫犁其中。兩人遞轉轆轤之索,一人扶犁往來,自可耕也。”

  ??用一根長索將兩個轆轤連接在一起,兩人分別站於轆轤兩側,一人於其後持犁保持犁前進的方向。轆轤兩頭安裝十字交叉的橛木,兩人通過手扳橛木,使得“代耕架”帶動著犁向前進。手扳橛木,轆轤滾動代替純粹的人力拉犁,如此便達到了節省體力的目的。同時三角形的人字架有利於保持架子的穩定性。三人合作,輪流協作,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

  ??在後世,很少有人知道這種農耕工具,是因為這種代耕架製作成本較高,切用途單一,沒有得到大麵積的推廣。

  ??但是……

  ??現在情況卻是不同?

  ??首先,精通杠杆原理的劉哲,對代耕架進行了一些改進和簡化,在不影響功能的情況下,極大降低了製作成本和成品大小。

  ??其次,因為這是江州!

  ??蜀中多丘陵之地,各種大型農具運輸不便,整個社會普遍都是人多牛少,指望畜力更是不太可能。

  ??於是,代耕架的普及,還是相當有市場的!

  ??劉哲稍微計算一下,之前十個勞動力的工作量,三個人就可以完成。

  ??如此一來,那些望族還有什麽理由埋怨勞力不夠,來拒絕他的政令?

  ??很快,十幾個木匠,紛紛拿出自己的作品。劉哲檢查了一下,留下其中做得最好的三個人,因為他們對杠杆原理,已經有了一些認識。其他的人,都各自給了一些錢,打發回家。

  ??三個匠人,在劉哲的“威逼利誘”下,又成了天工坊的木匠。

  ??加班加點,第一台劉哲真正滿意的代耕架,終於出爐。

  ??這個時候。

  ??幺蛾子也如期而至。

  ??先來的,果然是黃世祥。

  ??他聽聞殿下剛到家,馬不停蹄趕來,一臉清淚縱橫跪在地上:“殿下,殿下,您這自然繼承法,萬萬使不得,使不得啊!殿下您這是把我往火坑裏推啊!”

  ??他抱著劉哲大腿,就是不鬆手。

  ??為了表示著急,鞋子都穿反了。

  ??劉哲冷冷一笑。

  ??使不得?

  ??他自然之道黃世祥為什麽來,因為他是家中長子!按照以前法律,他是可以全盤繼承家中產業的,現在搞這麽一個自然繼承法,豈不是把他的利益全部分給那幫兄弟姐妹?

  ??劉哲哈哈大笑:“黃兄啊,你太讓我失望了,你怎如此看不通透呢?此事對你是有利的啊!”

  ??“此話怎講?殿下務必教我!.”

  ??黃世祥擦擦眼淚,看著劉哲。

  ??劉哲歎道:“黃兄啊,你真太讓孤痛心了!”

  ??“啊?”

  ??黃世祥都懵了。

  ??這道政令一出,那些農民是高興了。可是他們這些望族可是炸開鍋了。繼承法更改?這對他們來說,是多大的事情?

  ??涉及太大太廣了!

  ??很多人的利益,錯綜複雜。

  ??幾乎全城騷動!

  ??然而,其實反應也並沒有方銘淵所說那般剛烈,因為望族本身內部的鬥爭也挺激烈。一個望族,就相當於一個領主,一個王國。其中各大妻妾之間爭寵也是存在的。這就是方銘淵這條“毒計”的狠毒之處!

  ??自然繼承法一出,那些本來沒有繼承權的公子哥,一下子就亢奮了。

  ??就像這黃世祥的二弟,側室出的黃兆祥。此子從小博聞強記,文采出眾,風頭並不比黃世祥弱,生母也甚得寵幸。但正因為是二弟,故而沒有繼承權。這下齊活兒了,誰心裏沒有一點野望?

  ??黃兆祥的母親,第一時間找到黃家家主,表示黃家應該大力支持這道政令。

  ??可以說,劉哲這一招,把這些望族曾經存在的暗鬥,全部變成了明爭!

  ??自己先亂了,哪裏還會顧忌劉哲這邊?

  ??所以黃世祥,第一個急了。

  ??劉哲頓時了然,嗬嗬笑道:“黃兄啊,此事是你發跡的一大機會啊!”

  ??“還有這事兒?”

  ??黃世祥心想我都快破產了,何來發跡?

  ??劉哲悠然道:“這道政令,並非針對望族,百姓同樣也有!你可知為何孤會和開墾屯田一起施行嗎?”

  ??黃世祥愣了片刻,驚喜道:“殿下是想說,農民開墾的田地,我們可以通過這個辦法再去想辦法買回來?”

  ??於是望族的土地越來越多,越來越富?

  ??望族還是望族,農民還是農民!

  ??當土地開始裂變式繼承的時候,其實對望族的影響和農民,是一樣大的。

  ??在黃世祥這等人認知當中,望族承受風險的能力,顯然是大於農民的。

  ??想到此節,黃世祥興奮不已。

  ??劉哲冷冷一笑。

  ??這些望族根本不懂人間疾苦,他們認為農民的土地很快就會回到自己手中。然而他們卻不知道,農民對於土地歸屬的權執著……

  ??事實證明。

  ??一旦土地真正歸屬農民,他們嚐到了這個甜頭,那是打死都不會賣的。為了保護土地,他們甚至可以舉旗造反,這事兒在曆史上不是沒有過。《飄》裏有句話說得不錯,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麽值得你去犧牲,流血,去罔顧生死,隻有土地。

  ??劉哲故意歎道:“孤身為燕王,總不能發布政令,隻針對百姓,卻不針對望族,豈不是讓民心渙散,不認燕王?”

  ??“黃兄可知孤良苦用心?”

  ??“至於自然繼承法對你產生的影響,孤也思忖片晌……”

  ??黃世祥問道:“殿下可有定數?”

  ??劉哲嗬嗬一笑:“黃兄跟我來!”

  ??誰知話音還沒落。

  ??柳達誌,陳書文,一個個都來了。大概都和黃世祥一個樣,痛哭流涕,披頭散發,衣物散亂。

  ??黃世祥冷冷一笑,這兩個公子哥,同樣也是家裏長子,這樣才有錢和燕王這邊打交道的。

  ??“殿下,萬萬不可啊!”

  ??“您這是把我們往死裏逼啊!”

  ??“殿下,請您收回成命!”

  ??兩個公子哥,依次跪下。

  ??劉哲又把剛才和黃世祥說的話,和他們說了一遍。

  ??三人同時愣住。

  ??“可是……”

  ??柳達誌道:“殿下,不管如何,允許農民開墾屯田,我家裏誰來種田?”

  ??“是啊!這是大問題啊!”

  ??“殿下……”

  ??沒有人種田,那田就是廢物。

  ??劉哲搖搖頭,讓他們跟自己來。

  ??這個時候,這個世界上第一架代耕架,已經被抬到了燕王府。劉哲帶他們看的就是這個。

  ??“這是何物?”

  ??“殿下又搞出什麽好東西了?”

  ??幾人看得嘖嘖稱奇。

  ??劉哲嗬嗬笑道:“蘇屠,給各位公子演示一番!”

  ??蘇屠應是,喊上旁邊一個兵卒。在經過劉哲改裝過,如今的代耕架,隻需要兩人就可操作,而且麵積更小,輕便很多。

  ??兩人將代耕架抬到王府後院,這裏是劉哲給自己種菜的地方,有著將近一畝良田。

  ??三人麵麵相覷,渾然不知道這是做什麽的。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