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遼行雜想
作者:乾乾靜聽      更新:2021-07-26 08:10      字數:3393
  遼西走廊。

  ??朱由校的禦駕剛剛過了廣寧中後所,距離山海關隻剩下了差不多一百多裏的路程,再有一日便可到達。

  ??到了此時,朱由校已經從在沈陽時那種忐忑不安的情緒裏完全解脫了出來,於是,正在車輦之中心無旁騖沉思著。

  ??此次去往遼東,將遼東這些士紳們帶走,很大程度地削弱了建奴獲取糧食,鐵騎等資源的通道,這可以說是一次戰略層麵的勝利。

  ??接下來,建奴若想獲得更多的資源,要麽和那些吃裏扒外的晉商加大貿易合作,要麽則是選擇攻下沈陽。

  ??攻下沈陽?

  ??朱由校心裏暗歎口氣,自己現在能夠做到的隻有這些了,接下來就看熊廷弼能不能守住沈陽等周邊各個城堡了。

  ??沈陽若失,不僅建奴的各方麵實力都會得到發展壯大,而明朝也將由如今好不容易維持到的局麵,全麵轉為守勢,到時隻怕更難。

  ??其實在原史中,努爾哈赤選擇攻打沈陽最大目的不過是為了掠奪糧食而已,什麽要建一國,並且取大明而代之這種想法,相信他根本就沒有想過。

  ??甚至不敢想。

  ??這一切都得從皇太極上位之後,才開始有了轉變。

  ??其實皇太極是個廟算型高手,戰略眼光和部署直接甩努爾哈赤幾條街。

  ??首先,建立了漢八旗,蒙八旗,擴充了實力,緊接著征伐蒙古和朝鮮,得到糧食等這些資源的同時,也斬斷了明朝的兩隻手臂,使明朝的整個北方都暴露在了建奴的鐵蹄之下。

  ??建奴想從哪個長城關隘侵入中原,那完全是看人家的心情。

  ??在建奴之後的幾次破關入長城來中原劫掠的時候,建奴之中其實已經不那麽缺糧了,之所以還是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進入中原劫掠,不過是為了慢慢地削弱大明而已。

  ??如果留心的話就會發現,每當大明內部的農民起義軍即將要被完全消滅的時候,建奴便會突破長城,進來劫掠一番。

  ??使原本鎮壓起義軍的明軍不得不回師入京勤王,從而給了起義軍以喘息之機。

  ??以為建奴隻是僅僅來劫掠糧食和金銀嗎?不,他們還劫掠大明的人口。

  ??要知道,當時的大明朝正在經受著連年的天災,吃不上飯的流民無數,難道建奴這麽好心,要替明朝解決這一隱患?

  ??錯了,建奴劫掠人口完全是為了他們本國。因為當時皇太極已經認識到,人口才是第一生產力,光有廣袤的土地而沒有人口,完全生產不出他們所需的糧食和兵甲鐵騎來。

  ??至於為何還要用劫掠人口這種手段來獲取人口,這就要問努爾哈赤了,他在位期間,在遼東實行屠殺漢人的政策,幾乎是攻一城屠一城。

  ??根本就沒有想過戰勝了之後,最主要目的是掠奪戰敗方的資源,而在如今,最大的資源是什麽呢,除了土地以外,則是人口。

  ??可惜,努爾哈赤不懂這些。

  ??據朱由校所知,哪怕他前世裏,日本鬼子侵華的時候也沒有這樣慘烈過。

  ??那麽努爾哈赤究竟屠殺了多少遼東的漢人呢,足足數百萬人,遼東漢人幾乎被屠殺殆盡,男的屠殺,女的則成為了建奴們的玩物。

  ??基於此,皇太極才不得不靠在中原劫掠漢人,來補充人口,為他們種田打鐵。

  ??也是基於這一點,朱由校才看不起努爾哈赤的,因為他終其一生不過是一個部落的首領,眼光太低了。

  ??戰略永遠要比戰術更重要啊。

  ??朱由校手指不時的敲打著膝蓋,接下來自己更多的則是要呆在京城之中,在戰略層麵上多下功夫布局了。

  ??如今遼東地區已經稍微安穩了一些,自己可以放下些心了,該考慮著手解決山東的白蓮教,和川貴地區即將爆發的奢安之亂。

  ??這也是朱由校執意要來遼東的一個最大原因,先穩住遼東不被攻破,那麽剩下的山東和川貴即將爆發的奢安之亂,那麽到時這兩地一起爆發了戰爭,也可以從容應對。

  ??至於親自出征這種事,還是免了吧,自己一竅不通,就別瞎搗亂啦。

  ??打仗最怕的就是外行瞎指揮內行。

  ??自己隻要能夠將國內整頓好,讓百姓們能夠吃飽飯,不至於起義造反,並且能夠生產出源源不斷的糧食,以供給前線戰爭,這樣的話就已經利益不敗之地。

  ??就如之前周永春給自己講的一般,戰爭如賭博,隻要手裏的籌碼夠多,可以輸一次,輸數次,依然可以再次站起來。

  ??正在朱由校思考這些的時候,一匹快騎從山海關的方向飛奔而來。

  ??聽到方正化說外邊有一從山海關來的兵士有要事稟報,朱由校一愣,想了一下後親自麵見那兵士。

  ??“你有何要事啊?”朱由校問這句話的時候,其實心裏隱隱已經有了猜測,但還是明知故問道。

  ??“稟陛下,山海關已經被滿總兵和趙總兵率兵攔住了去路,那些準備遷居往關內的士紳也全部被攔了下來。”那兵士抱拳,趕忙說道。

  ??聽到此話,朱由校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很快掩飾過去。

  ??隨後裝出一副暴怒的樣子,大聲說道。

  ??“反了!都反了!竟敢攔住去路,誰給他們的膽子!”

  ??山海關。

  ??這是關外通往關內的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關隘了。

  ??而此時,遼東大大小小數百豪門勢家卻被堵在了這裏不能通過,足足數萬人在這裏匯聚。

  ??山海關的城牆上,此時卻是兵甲林立,殺氣騰騰的站在那裏,死死的盯著這些人。

  ??“滿將軍,我等是奉了陛下之命前往關內居住,還請滿將軍通融通融,且放我等離去。”崔氏家主崔玉正抬著頭對城牆上的身影說道。

  ??滿桂則也是不卑不亢,說道。

  ??“諸位老爺不要難為我了,本兵也是奉了陛下之令,沒有得到允許,誰都不能從這山海關踏出一步。”

  ??又是陛下的命令?這些勢家們有些惱怒,他們已經在此被攔了整整兩日,風餐露宿之下,何時受過這種苦難。

  ??崔玉正問旁邊的下人,說道。

  ??“派人去通報陛下了嗎?”

  ??“回老爺,前日便已經派人去通稟了。”下人答道。

  ??“已經整整兩日了,陛下怎麽還沒來。”崔玉正有些惱怒的嘀咕著,“即使陛下本人未到,也可派人先來此解圍啊,現在可如何是好。”

  ??正在崔玉和焦心的時候,川軍參將周敦吉走了過來,說道。

  ??“這位老爺,您若想從此過去,末將倒是有一法子,您想不想聽啊?”

  ??忽然聽到有人對自己說話,崔玉和轉頭看向來人,隻見是一武將打扮,再一聽對方所言,難道是山海關的滿總兵要向自己等人索要好處?

  ??畢竟這種事情在遼東居住的時候已經司空見慣。

  ??於是小心說道。

  ??“還請將軍教我。”

  ??山海關的城牆上。

  ??趙率教看到下麵的這一幕,笑著對滿桂說道

  ??“陛下留下這周敦吉,看來還真是物盡其用啊。”

  ??滿桂也跟著笑了起來,說道。

  ??“咱們這個陛下啊,可是個從來不想吃虧的主,你沒聽說嗎,從沈陽一路走來,一路撒錢。”

  ??“看來是要從這些地主士紳們身上找補回來嘍。”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