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祖大壽做表率
作者:乾乾靜聽      更新:2021-07-26 08:10      字數:3865
  此次應詔聚集在沈陽城內,遼東勢族的家主們多達上百位。

  ??其中,以寧遠祖家為首,其後遼陽屈家,韓家,崔家,高家,祝家,義州馬家,前屯楊家等大大小小皆是在遼東稱霸一方的豪門世家。

  ??奉朱由校之命被齊聚沈陽城,他們自然知道所為何事。

  ??之前因為朱由校在遼東的鐵血手段,一口氣滅了三十家勢族,著實將他們嚇著了,可是齊聚於沈陽後,家主們相聚商議之下,又自覺有了對抗之策。

  ??方正化第一時間先去了祖氏傳旨,想不到祖氏所在地此時卻滿堂賓客。

  ??放眼望去,都是這些勢族們的家主正在此地齊聚,好像正在商議著什麽。

  ??當方正化出現在他們麵前的時候,他們也著實震驚了一把。

  ??方正化是誰,當他陪同朱由校到了山海關之後,這些勢族們的關係網便將其打聽的一清二楚了,甚至就連他的畫像都搞到了手。

  ??此時相互對照之下,馬上便認了出來。

  ??既然方正化都已經到了沈陽城,難道……?

  ??遼陽崔氏家主崔玉正愣了一下,仿佛想到了什麽。

  ??緊隨其後,其他勢族家主們也想到了這一點。

  ??看到他們的表情,方正化有些得意地笑了,挺了挺腰板,輕咳一聲,說道。

  ??“陛下親至山海關,聖駕已至經略府上,諸位,難道不應該去拜見一下嗎?”

  ??當親口從方正化嘴裏得到明確消息後,在場的眾人仍舊一時沒有回過味來。

  ??沈陽是什麽地方,已經是邊防的最前線了,建奴隨時都有可能打過來兵圍沈陽城,陛下竟有如此魄力親至此地?

  ??要知道,大明的皇帝已經多少年沒有離開過京城了,之前朱由校離開京城到了山海關,就已經令很多人目瞪口呆了,現在竟然還又親臨了這裏?

  ??這和直接禦駕親征又有何區別。

  ??遼陽崔氏家主崔玉正有些不相信地問道。

  ??“陛下他老人家真的到了這沈陽城裏來了?”

  ??聽到這個老頭一大把年紀了竟然叫陛下‘老人家’,方正化忍不住就想笑,但又迅速的嚴肅了起來。

  ??方正化這些天跟在朱由校身邊,對於遼陽崔氏自然也有所了解。

  ??其先祖崔勝在成華年間任定遼右衛指揮使,後來又升至都指揮使,而後其家族子弟也多在軍中任職。

  ??可以說,從成華年間便開始在遼東生根發芽,至今一百餘年,其影響力不可小覷。

  ??其他勢家門也同樣源遠流長,都是顯赫家族。

  ??方正化雖麵對一些如此人物,但他知道,決不能給陛下丟了臉,所以從始至終,他都盡力表現出一副威嚴的樣子。

  ??點點頭,說道。

  ??“不錯,陛下已經到了這沈陽城。”

  ??“諸位,請吧。”

  ??眾位家主們對視了一眼,同時看向了祖大壽,等著他來拿主意。

  ??卻見祖大壽仿佛早知如此一般,隻是稍微猶豫了一下,便起身親自向外走去,便走便對方正化說道。

  ??“還請方公公帶路。”

  ??看到祖大壽都是如此表現,其他人也知道,已經沒有其他選擇。今日是福是禍,隻能聽天由命。

  ??經略府外,負責安保工作的勇衛營和錦衣衛已經將其層層保護起來,防守不可謂不嚴密。

  ??當眾家主們來到此地的時候,看到如此陣仗,心中已經沒有了絲毫懷疑。

  ??不僅經略府如此,整個沈陽城各城門也已經全部戒嚴。

  ??經略府中,當朱由校看到在方正化的帶領下,那一百多名老頭來到的時候,心中不由笑了。

  ??方正化能這麽短時間內將他們召集過來,不用想,肯定之前這些人便是在一起的。

  ??看來還是不死心啊。

  ??“草民拜見陛下。”眾家主們看到主座上那個翩翩少年時,便猜到了對方的身份。

  ??除了陛下,誰還能讓熊蠻子那家夥在一旁作小。

  ??朱由校淡淡地說道。

  ??“爾等在遼東所犯之事,罪孽深重,然朕不是忘恩負義之君主,爾等先輩曾有功於大明。”

  ??“故,在此次清洗之中,朕放爾等一馬。”

  ??“然,活罪可免,死罪難逃。命爾等即可遷入關內,可有異議?”

  ??朱由校一上來便先發製人,直接問道,根本沒有一絲鋪墊。

  ??可正因為如此,才讓這些家主們感受到了陛下此次的決心。

  ??聽到朱由校這樣說,眾人全都保持了沉默。

  ??畢竟,遼東戰亂之地,而他們這些家族又是明軍和建奴競相拉攏的對象,完全可以左右逢源,搏得富貴。

  ??誰願意去到關內啊,在那裏,一切都將從頭開始。

  ??但若是不去,之前那些被滅的家族又是活生生的例子就在他們眼前發生著。

  ??此時他們已經動了歪心思,那就是投效建奴,既然你大明朝不想要我們活,那我們就把整個遼東都送給建奴,最起碼能保證一份富貴。

  ??之前他們不是沒有這樣想過,但是這樣做的風險太大,而且其名聲也會徹底臭了,可是現在逼不得已之下,就隻能如此了。

  ??看著眾家主低頭沉默的樣子,朱由校已經猜到了這一結果。

  ??說實話,若是想要殺掉他們,很容易。

  ??現在隻要朱由校一聲令下,他們立刻就會人頭落地,可是之後呢?

  ??他們背後龐大的家族,他們家族中在軍中任職的子弟呢?還會為朝廷盡心效力嗎?

  ??難道連同那些將官也一起殺掉?在現在遼東如此關鍵的時刻,這樣做豈不是給了建奴可乘之機?

  ??朱由校甚至想到,建奴一直沒有動靜,就是在等待遼東勢族徹底和自己鬧翻的時候,才是他們雷霆一擊的時候。

  ??朱由校輕咳一聲,直接點明祖大壽,問道。

  ??“祖愛卿如何看呢?”

  ??祖大壽早就和汪文言商議好,答應關鍵時刻站在朝廷這一邊,所以這一刻沒有絲毫猶豫,站出來說道。

  ??“祖氏世受國恩,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願遷出遼東。”

  ??聽到祖大壽這樣說,其他勢族家主們直接愣住了。全都看鬼一般看著他。

  ??你就這樣直接服軟了?

  ??“好!”朱由校笑著讚譽道。“祖愛卿果然忠心體國,祖氏遷出遼東後,祖愛卿卻不必了,便繼續留在遼東任職吧。”

  ??“末將謝過陛下。”

  ??祖大壽知道,當家族全都遷往關內後,那就相當於人質,隻有讓朝廷感到放心,才會繼續任用自己。

  ??朱由校也確實是這樣的想法。

  ??家小遷進了內地,在軍中任職的將官卻暫時不變,這樣既維持了軍隊的安穩,又解放了土地。

  ??至於像原史中吳三桂那樣,家小已經在京城了卻仍然敢於做一地軍閥?

  ??根本不可能了,此一時彼一時。當時隻是吳三桂的家下在京中而已,但是他手下的將官們沒有啊,當一個領導自己的下屬利益不一致時,這個領導也是沒有辦法。

  ??否則,那些下屬將官們怎麽還會在聽他吳三桂的號令。

  ??當時吳三桂的情況就是這樣的,不是他想做軍閥,而是形勢已經將他逼到了那裏。

  ??可是現在不同了,遼東所有勢族都遷出關內了,這些遼東的將官們已經和自己的下屬利益一致。

  ??而且,隻是暫時的,為得是暫時穩住軍心,當勢族們遷出來遼東後,再將這些遼東的將官們慢慢替換一部分,這樣一點點過渡。

  ??有了祖大壽做表率,又有了朱由校的許諾,其他一些勢族們心裏已經產生了搖擺了。

  ??現在隻差最後一根壓死駱駝的稻草了。

  ??但是朱由校不急。

  ??當天深夜裏。

  ??原本關押在沈陽城牢中的幾名將官竟然通過賄賂獄卒陸陸續續的跑了出來。

  ??這些將官們都是之前查抄那三十家勢族的子弟,隻是他們在軍中任職罷了。

  ??如孫家的孫得功,石家的石廷柱,張家的張士彥等。

  ??這些人們逃出沈陽城後,便馬不停蹄的奔向了薩爾滸,建奴所在地。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