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先穩住山海關
作者:乾乾靜聽      更新:2021-07-26 08:10      字數:4583
  第二日一大早。

  ??山海關的校場上聚集了數不清的士兵,此刻正在並排站立,看著高台上站立的朱由校。

  ??此時的朱由校並沒有穿盔帶甲,而是簡單的常服,身上披了一件大襖。

  ??王在晉和洪承疇在其左右站立。

  ??一旁的大漢將軍們將朱由校的話一句不落地傳達給在場的士兵們聽。

  ??“朕感念爾等守邊之不易,今日特發銀餉。馬上就要過年了,就當是朕為爾等特發的年終獎吧。”

  ??“將車拉過來。”朱由校對戚金說道。

  ??士兵們剛開始聽到朱由校說要發餉還有點蒙,之前不是已經發過了嗎?

  ??雖然仍有所拖欠,但是比起往常可是要好上不少了,這個年過的應該也會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輕鬆很多。

  ??可是當一長長的車隊進入校場後,士兵們已經有些相信了,再到車上的帆布揭開,車上的箱子被打開,露出裏邊白花花的銀子的時候,士兵們已經完全完全相信。

  ??而一旁的馬世龍,趙率教,滿桂等人此時才注意到,這些車輛不都是隨著陛下的禦駕一起來到山海關的嗎,原來裏邊一直裝的都是銀子啊?

  ??難道從那時開始,陛下就預要給山海關的將士們發餉?

  ??一想到這個可能,三個總兵官,以及他們的下屬們都不由鬆了口氣。

  ??之前由於朱由校被刺,鬧的人心惶惶,後來雖已經將那些刺客們的背後主使給找出來抄家滅族,但他們心中依然難免惶恐。

  ??此刻知道陛下從進山海關時便預要為他們發銀餉,還是獨獨隻給山海關的士兵們發,這完全是把他麽當做親兵來對待啊。

  ??心中哪還有一絲擔憂,有的隻是感動和感激。

  ??想到這裏,一眾將官們趕忙跪拜在地上,大聲說道。

  ??“謝陛下隆恩,臣等萬死不辭!”

  ??校場上的士兵們看到這裏,也趕著一齊跪拜下來,開口山呼。

  ??看到這裏,朱由校笑了笑,這就是金錢的力量啊,讓所有人都平身後,問道。

  ??“之前朕隻給川軍衣甲穿,糧食吃,爾等心裏難免有芥蒂吧?”

  ??聽到朱由校這樣說,其他人哪還敢說話,即使心裏確實這麽想的,此刻嘴上也不能說,隻能違心的說道。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臣等並無半點不滿。”

  ??朱由校向前走了幾步,看了看不遠處的勇衛營,又看了看在場的其他將士們,說道。

  ??“朕怎能厚此薄彼呢,你們都是朕的將,朕的兵。此前已經給勇衛營衣甲穿,糧食穿,那麽這次便沒有他們的份了。”

  ??說著,朱由校轉頭看向戚金,問道。

  ??“戚將軍沒有意見吧。”

  ??“臣不敢,臣隻感念於陛下之恩,絕無他想。”戚金趕忙再次跪拜下來大聲說道。

  ??事實上這是他的真心話,之前戚家軍在薊鎮是什麽待遇,沒有人比他更清楚了,可是現在卻因為陛下,簡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怎麽還敢有其他心思。

  ??朱由校又看向不遠處的勇衛營,大聲問道。

  ??“你們呢?”

  ??勇衛營的將士們大聲說道。

  ??“效忠陛下,效忠大明!”

  ??在情緒的帶動下,山海關的其他將士們也同樣開始高呼起來,神情激動。

  ??“效忠陛下,效忠大明!”

  ??朱由校再次大聲說道。

  ??“好好替朕守住這山海關,沒有朕的命令誰都不能讓他過去!做朕的兵,做朝廷的兵,銀錢有!肉和酒也有!”

  ??聽到陛下這樣親自保證,將士們的情緒更加熱烈了,山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看到這裏,朱由校終於欣慰的笑了。

  ??出京時拉來這些銀子本就是為了收買軍心的,而現在遼東查抄了數十家勢族,所得銀錢更多,索性將拉來的這些銀子全都下發給山海關的這些將士們。

  ??這些將士們本就是內地調來的兵,又有銀錢的誘惑下,哪怕自己此去遼東失敗了,他們也可以盡心為大明守好這最後一關。

  ??這就是朱由校決定在現在將這些銀子發下去的目的。

  ??朱由校這樣做的目的王在晉和洪承疇同樣知道,此刻聽到陛下對山海關將士們說的話,他們二人才真正震驚於朱由校的馭人之道。

  ??其他將領們可能沒有看出來,但是他們兩個都是頭發拔出一根來都是空著的聰明人,此刻已經領悟到了朱由校的意圖。

  ??剛來山海關時隻對川軍和勇衛營獨一份的待遇,使其他將士們看到後心裏產生不平,心生嫉妒;而後又因為被刺一事使將官們全都心生惶恐。

  ??可現在卻突然對其用銀錢施恩,這一巨大的落差感,隻會讓山海關裏無論是士兵還是將官都有被重視的感覺,覺得自己是陛下的親兵,恨不能赴死。

  ??若是來到山海關的時候便將銀子下發下去,沒有這麽的大落差感,恐怕將士們的情緒此刻也不會這麽激動。

  ??想明白這一點後,王在晉和洪承疇對視了一眼,全都沒有說話。

  ??此前隻是覺得陛下勇氣可嘉,無論是出京來山海關,還是此次要去沈陽城。可是現在二人覺得,陛下不僅膽大,同樣也心細。

  ??銀子很快發到了士兵們的手裏,由於有朱由校在此親自看著,也根本沒有人敢於上下其手去貪墨。

  ??發銀子的大漢將軍們按照朱由校的吩咐,每發下一份銀錢的時候都會問對麵士兵:“這是誰給的銀子?”

  ??士兵回道:“陛下給的。”

  ??“你吃的糧是誰給的?”

  ??“陛下給的。”

  ??“你是誰的兵?”

  ??“陛下的兵!”

  ??直到對答完畢,才會將銀子發下去。

  ??上百萬兩銀子,山海關總計才幾萬人馬而已,幾乎每人都能拿到幾十兩銀子。這可比他們平常能夠拿到手的餉銀多很多,心情激動之下,對朱由校的感激之情更是無以複加。

  ??其中一個老兵,在拿到銀子後,擦了擦眼角的淚水,渾濁的雙眼裏不時打量著前邊的朱由校。

  ??雖然距離比較遠,但他總覺得前邊的聖上為何如此熟悉?

  ??卻怎麽也想不起來,這令他很是疑惑。

  ??或許是心有靈犀一般,朱由校也注意到了對方。

  ??這不就是那個之前的老兵嗎?

  ??看到對方在一邊擦淚,一邊不時偷偷打量著自己。

  ??朱由校來了興趣,在他的映象裏,這個老兵是個十足的老兵油子,屬於那種打順風仗還能上前比劃比劃,打逆風仗的話,那一定是比誰都跑的快。

  ??可以說,這樣的兵在如今的大明朝中很多,當初朱由校也沒有特別注意對方,甚至都已經將他忘記了。

  ??朱由校招來旁邊一內侍說道。

  ??“去問問那老兵為何哭泣。”

  ??說著指了指那老兵。

  ??不一會,內侍回來稟報道。

  ??“回陛下,那老兵說,有了陛下發的這些錢,之前戰死的那些戰友們的家小就可以活下去了。”

  ??“哦?”朱由校有些驚訝,這老兵不是因為自己忽然得到這麽多銀子激動而哭,卻是因為有了這些錢,那些戰友們的家小可以活下去了而哭?

  ??內侍看到陛下不信,接著說道。

  ??“那老兵說,他的戰友死之前都會將家小托付給他們幾個老兄弟照顧,為了不辜負囑托,都要在胳膊上留下一道疤痕,以警醒自己。”

  ??“奴婢看過他胳膊上的疤痕,足足有八九數之多。”

  ??聽到內侍這樣說,朱由校忽然想起了老兵之前對他說的,每次鬧餉前都會選定人選,將來誰去頂罪,而頂罪之人的家小他們則必須給照顧好。

  ??那老兵此刻所說戰友的家小應該就是那些鬧餉後頂罪而死的家小吧。

  ??朱由校此刻對那老兵高看了一眼,最起碼他是個重情義的人。

  ??穿越來幾個月時間,朱由校所見大都是為了自己利益的而做事的人,甚至就連他自己的內心都開始麻木了。

  ??現在看到這麽一位重情義的老兵,讓他的心裏有了一絲觸動。

  ??於是說道。

  ??“給那個老兵多發十兩銀子吧。”畢竟萍水相逢一場。

  ??隻是後邊的半句話朱由校沒有說出口。

  ??給將士們發完銀子後,朱由校在眾目睽睽之下,回到了官署裏。

  ??但是誰都沒有注意到,一個時辰後,有五百騎兵奉命去沈陽辦差,而在其中,又是同樣士卒打扮的朱由校和洪承疇便在其中。

  ??而禦駕行在則是依舊高掛於山海關,王在晉做為巡撫也同樣出入於官署,仿佛朱由校仍然在其中一般。

  ??建奴的暗探簡直神出鬼沒,尤其是在遼東,朱由校可不敢大張旗鼓的啟程上路,說不定半路就會被截住。

  ??即使建奴不來,萬一想不開的其他勢族們派人而來,也是個不小的麻煩。

  ??至於到了沈陽後怎麽辦,之前讓陳策,秦幫屏等帶領的八千勇衛營士兵便派上了用處。

  ??沈陽城中。

  ??查抄所獲的各種物資已經陸陸續續在此集結,隻等集結完畢後便會開始伺機起運。

  ??遼東經略熊廷弼顯然也想到了建奴可能來劫掠,所以這些天,他讓夜不收盡量擴大探查範圍,一有風吹草動便立刻來報。

  ??各地軍隊也已經進入戰時準備,以應付突發狀況。

  ??正在熊廷弼緊鑼密鼓準備著的時候,幾日後的下午,一個人突然出現在了他的麵前。

  ??看清楚來人的穿著,認出隨同人員的身份後,熊廷弼心下一驚,不由自主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趕忙行禮。

  ??“臣熊廷弼參見陛下。”

  ??說話的時候,聲音都有些微微地顫抖。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