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朱由校的抉擇
作者:乾乾靜聽      更新:2021-07-26 08:10      字數:3282
  思慮過後,朱由校問魏忠賢。

  ??“這幾日首輔在幹什麽?”

  ??“首輔近日不是在內閣便是在家,不見外人,哪怕之前的好友登門拜訪,也推脫不見。”

  ??自從自己去校場視察京營的那日起,朱由校便讓魏忠賢和田爾耕緊盯著劉一璟,無論他接見了何人,做了何事,都要第一時間如實報來。

  ??就是為了能夠第一時間知道,他這個做首輔的究竟會怎麽選擇,是選擇站在自己這一邊還是群臣的那一邊。

  ??現在方從哲剛剛離京不久,劉一璟這個首輔的位置還沒有坐穩當,若是不合心意,想換還較為容易些。

  ??事實上朱由校是希望劉一璟會站在自己這一邊的,否則,將其換掉的話,按照內閣遞進順序上位的規則,接下來就該次輔韓爌成為新的首輔了。

  ??讓一個習慣於隱藏於暗處的晉幫成員成為首輔,怎麽看都覺得不踏實。

  ??若是不讓韓爌成為首輔的話,按順序就隻能讓徐光啟頂上,可是徐光啟毫無根基,即使坐上了首輔的位置也不能讓朝堂擰成一股繩,全力應付接下來可能出現的危急。

  ??到時候若是三個戰場同時開啟,朝堂上又一盤散沙,那將是滅頂之災啊!

  ??崇禎在位十七年,光首輔就換了十九人。朝堂上便是長期處於一盤散沙的狀態,而當時正值內外交困,戰火連綿不斷之時。

  ??朱由校想到這裏,不得不引以為戒!

  ??暗歎口氣,走回到桌前,朱由校將那些已經批複好的各級官員辭呈再次翻起來看了看,說道。

  ??“讓東廠開始在官場和市井之間散布朕預要設立‘軍機司’的消息吧。”

  ??“製造一下輿論攻勢,順便也試試水。”

  ??“是。”

  ??今日陛下交代的事情有點多,魏忠賢比較年齡大了,默記了多次,確保自己不會遺忘,才放心下來。

  ??陛下交代的這些事情全都非同小可,不能留存於紙麵上,隻能靠腦子死記硬背,這才是魏忠賢最痛苦的。

  ??看到魏忠賢的這幅表情,朱由校不由有些好笑,煩悶的心情也有了一些紓解。

  ??仿佛故意逗魏忠賢一般,又繼續說道。

  ??“還有。”

  ??魏忠賢趕忙端正態度,等著朱由校吩咐。

  ??“散布了消息之後,注意官員士子們對於此事的態度,隨時報於朕。首輔劉一璟也繼續暗中盯緊了。”

  ??“都記下了嗎?”

  ??“老奴記下了。”

  ??“嗯,退下吧。”

  ??魏忠賢走後,朱由校看著空蕩的大殿,有些發呆。

  ??接下來的幾日,京城裏接連發生了幾件大事。

  ??其一,便是以吏部,戶部,兵部為首的三位尚書上的辭呈,經過幾番推讓之後,陛下終於批準了。

  ??緊接著六部之中,陸陸續續又有不下十多位高級官員上的辭呈,也被批複。

  ??此刻的朝堂上,一下子便空出了近二十個空位來,而且很多還是六部之中比較高的職位,連尚書之位都有三個。

  ??這樣的境況,即使是萬曆皇帝在位之時,也沒有出現過。

  ??有人下就得有人上,這近二十個空著的職位,不讓人眼紅那是不可能的,為此,其他官員們私底下已經在競相走關係,送禮物,準備搏一搏了。

  ??其二,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沒有官身的士子之間,還是官場之上,都開始流傳出一則消息。陛下預要設立一‘軍機司’,幫著陛下參讚軍務。

  ??此事之前便已經有消息流出,但是卻並沒有大範圍流傳,隻局限於一些特定的圈子裏邊。

  ??現在開始廣為流傳,難道確有其事?

  ??對於此事,有的報以事不關己,冷漠的態度,有的讚成,持反對意見的也不少。

  ??連續兩記重擊,讓本就不平靜的官場,因為此事,更加不太平起來。

  ??在人們被這兩件事情吸引了注意力之時,卻很少有人注意到朱由校通過內閣下發的一條人事任命。

  ??擢四川布政使朱燮元為西南總督,總覽四川,貴州,廣西,雲南四省軍務。

  ??伴隨著傳旨官員緹騎奔往西南的還有朱由校的一封密信。

  ??對於朱由校的這一突然命令,很多在京官員都感覺莫名其妙,總督不是隻有在有戰事的時候才會臨時設立嗎?

  ??西南雲貴川地區在二十多年前剛剛平定了楊應龍叛亂,現在應該太平無事吧?

  ??官員們隻覺得陛下多此一舉。

  ??恰恰相反,其中有些人卻隱隱已經嗅出了其中的不同的味道。

  ??已經進入十二月的京城,天氣格外寒冷。

  ??進入十二月就算入了‘數九寒冬’,得再過三個月才能把這個冬天熬過去。

  ??之前還不明顯,近些年來有些邪性,冬天一年比一年冷。

  ??伴隨著寒冬的到來,火鍋子便隨之興旺起來。

  ??在冬天,很多人都喜歡吃火鍋子,中間是爐膛火口,四周是盛湯放菜的鍋槽,自己動手涮著吃,不僅驅寒,味道也鮮美,還有自己的樂趣。

  ??西直門外的大街便有這麽一家,專營此道,名為盛火居。

  ??盛火居中的雅間,為了營造氣氛,還專門壘砌了北方人獨屬的炕,炕中間挖個洞,洞上邊則是一口大鍋,咕嘟咕嘟冒著熱氣。

  ??大鍋的周圍,禮部尚書孫慎行,禦史左光鬥,國子監祭酒吳宗達,三人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

  ??“不知孫部堂今日怎會有如此雅興,邀我等前來這盛火居。”

  ??吳宗達替孫慎行滿上酒,笑著問道。

  ??孫慎行看了看吳宗達和左光鬥,說道。

  ??“今日不光邀二位,老朽還邀請了元輔一同前來,隻是不知元輔大人能否賞臉嘍。”

  ??哦?還邀請了首輔劉一璟?

  ??左光鬥和吳宗達對視一眼,都感覺今日的這次宴請怕是不簡單。

  ??畢竟很多人都知道,孫慎行不滿劉一璟已久,已經在另立山頭。現在雙方屬於麵和心不和,平常見麵也隻是麵子上過得去而已。

  ??孫慎行從鍋裏夾了口菜放到自己的碗裏,有些頹然的說道。

  ??“現今陛下已經露出了爪牙,開始奪權嘍。”

  ??朱由校設立‘軍機司’的目的,在場的幾位人精早已明了,但是現在朝堂上一盤散沙,人心各異,想要如萬曆時期國本之爭一般團結一致,已然不可能。

  ??想到這裏,左光鬥也有些無奈,說道。

  ??“朝局如此,我等又能如何。”

  ??孫慎行仿佛沒有聽到左光鬥的牢騷一般,頗為感慨的自語道。

  ??“想想隆慶年間,聖天子垂拱而治,內有徐階,高拱,張居正等賢臣主政,外有李成梁,戚繼光等悍將戎邊。國家安寧,百姓富足,那該是何等的盛況啊!”

  ??說到此,吳宗達和左光鬥也不禁心生向往,恨不得出生在那個年代,和那些前輩們並肩共同開創盛世。

  ??也不枉白讀了這麽多年聖賢書。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