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預要與天下為敵
作者:乾乾靜聽      更新:2021-07-26 08:10      字數:4281
  王在晉走上城樓後,在四周打量了一圈,走到熊廷弼身旁,和其並排站立。

  ??笑著說道。

  ??“有客遠自方來,粗茶,薄酒有否?”

  ??熊廷弼搖了搖頭,淡淡的說道。

  ??“你非客,我也非主。”

  ??接著,指了指地麵上的積雪,又指了指頭頂正值午時的太陽,說道。

  ??“無粗茶,無薄酒,隻有這寒烈的風,飛揚的沙土,無情的殺戮。”

  ??“還有冬日裏的陽光。”

  ??“要嗎?”

  ??隨著熊廷弼的話語,王在晉不由想起了一路上的所見所聞,眼中的愁苦隻存在了一瞬間,便消失不見。

  ??“熊經略吃得,老朽自然也吃得。”

  ??聽到王在晉這樣堅定的語氣,熊廷弼也愣了一下,隨後笑了。

  ??抬頭眯著眼望了望冬日裏正午時的太陽,說道。

  ??“幾日前,陛下將川浙總兵陳策,陳將軍調到了京城。”

  ??王在晉幾日前便在路上遇到了陳策,對此沒有感到意外,點點頭,說道。

  ??“我知道。”

  ??熊廷弼見他沒有意外的表情,接著說道。

  ??“我通過來傳聖旨的官員打聽,六部九卿之中,已有將近二十名官員上了辭呈。”

  ??這些事情王在晉顯然是第一次聽說,此時聽到熊廷弼說起,也著實吃了一驚。

  ??隨後,麵容嚴肅的問道。

  ??“他們是在集體逼宮嗎?”

  ??熊廷弼搖了搖頭。

  ??“據天使所說,這都是陛下一手策劃的。”

  ??“陛下一手策劃的?”

  ??王在晉更加有些不敢相信,自己離京的這些日子裏,京城裏究竟發生了什麽,怎麽會有這麽大的變化。

  ??看到王在晉是真的不知,熊廷弼將從天使口中打聽到的消息全都說了一遍。

  ??聽完後,王在晉驚的久久說不出話來。

  ??這還沒完,熊廷弼又接著說道。

  ??“陛下趁著六部九卿內亂,首輔方從哲剛剛離職,內閣也不穩之際,巡視了京營,逼迫在京的勳貴們參加陛下設定的考核。”

  ??“預要一刀斬斷其在京營裏的觸手,掌控軍營,重掌兵權。”

  ??說完後,熊廷弼便直直的看著王在晉,生怕會錯過他一絲一毫細微的表情。

  ??想要知道,對於聖上想要掌控兵權的這件事情上,王在晉會是怎樣的看法。

  ??以此來判斷,此人日後能不能安心合作共禦遼東建奴。

  ??要知道,文官們最怕的是什麽,最怕的便是皇帝能夠掌控兵權。

  ??想想太祖朱元璋時期,四大案將文官們殺的人頭滾滾。

  ??想想成祖朱棣時期,說遷都便遷都,說遠洋航海便遠洋航海,壓製的文官沒有一點脾氣。

  ??文官們是真的怕了。

  ??之後的皇帝們也有想掌權的,武宗沒有經過實戰戰陣的洗禮,便親自指揮作戰,打出了應州大捷。

  ??文官們不認可其功勞,為何不認可,就是怕其會實掌了兵權。

  ??最後武宗死的也不明不白。

  ??世宗嘉靖以外藩入繼大統,前期也頗有一番作為。

  ??最後迎來的是什麽,是宮女差點勒著嘉靖的脖子,差點將其活活勒死,是睡覺之時,宮殿裏起了大火,差點活活被燒死。

  ??這才有了之後幾十年不上朝,躲在後宮中煉丹的嘉靖中後期。

  ??即使嘉靖用權謀將官員們玩轉於股掌之間,卻再不敢去輕易觸碰軍權。

  ??萬曆時期日寇攻取朝鮮,明朝援朝抗倭之戰前,萬曆繞開了文官集團,直接特旨任命李如鬆為總兵官,期望培養自己在軍隊中的親信。

  ??最後卻換來李如鬆在一次與蒙古人作戰之時,意外戰死。

  ??可見其中的水有多深。

  ??在熊廷弼定定的目光注視之下,王在晉卻沒有再有任何表情。

  ??事實上,在來沈陽的路上,看到了陳策的聖旨之時,王在晉便對這一切有所預料。

  ??此時的他,眼中隻有滿滿的感動和感激,因為他懂了,讀懂了朱由校派他來遼東的意圖不僅僅是表麵看起來的那麽簡單。

  ??這其中還有一層護佑。

  ??沒錯,護佑。

  ??首先,朱由校要想掌控兵權,那麽和文官集團最直接對線的便是兵部。

  ??兵部有尚書,和左右侍郎,基本就已經是兵部的一把手,二把手和三把手了。

  ??最開始登基的時候,朱由校直接掀起大案,其他高級高官一個沒有落網,侍郎級別的隻有兵部左侍郎孫居相。

  ??當時的孫居相還監管著京營,孫居相若在的話,將會為朱由校整頓京營添加一層困難,這才是要首先除掉他的主要原因。

  ??孫居相之後,便再沒有設立新的左侍郎,也沒有再設立新的京營協政。

  ??現在又將兵部尚書黃嘉善逼走。

  ??卻獨獨把身為兵部右侍郎的王在晉派遣到了遼東為巡撫,沒有罷他的官,沒有尋找理由治他的罪,反而是調離。

  ??不再需要王在晉到時候左右為難,是該站在朱由校這一邊,還是文臣的那一邊。

  ??這何嚐不是一種保護。

  ??現在兵部的三個高官都已離職,兵部屬於群龍無首,再難對朱由校掌控兵權形成有效的掣肘。

  ??讀懂了這些後,王在晉深呼吸口氣,扭頭看了看還在盯著自己的熊廷弼,語氣認真的問道。

  ??“你呢,你也要走上這條路嗎?”

  ??熊廷弼不知道王在晉為何會如此神情,隻是坦然一笑。

  ??“我不是已經走上了嗎?”

  ??王在晉一愣,想到了熊廷弼現在的處境,和他所做的那些事,點了點頭。

  ??“確實,你已經站在這了。”

  ??王在晉自然知道熊廷弼所指的是什麽。

  ??朝中的那些大臣和在京的勳貴們主張用遼人守遼土的目的,便是期望再培養出一個李成梁來,能夠相互勾結,獲取利益。

  ??不僅朝中的大臣們這樣希望,即使遼東本地的將官土紳們也這樣希望。

  ??遼東本地的將官土紳們即使吃不到大頭的利益,平時和建奴搞點走私,販賣些糧食,也一樣肥的流油。

  ??可偏偏熊廷弼卻要反對他們這樣做,主張用他鄉之兵守衛遼土。

  ??這不就動了大部分人的利益了嗎?

  ??朝廷中有參與的文臣和勳貴們希望他死,遼東本地的將官和土紳希望他死,建酋努爾哈赤更希望他死。

  ??可以說,熊廷弼站在了天下人的對立麵。

  ??在原史中,神宗駕崩後,沒有了皇帝做為靠山的熊廷弼下場可謂淒慘。

  ??斬首,將其首級傳九邊。

  ??其中警告其他邊關將帥們的意思有,但更多的卻是安撫。

  ??看到沒,這個阻礙你們走私發財的熊蠻子已經死了,你們也不要再鬧騰了。

  ??和同樣丟城失地的李如楨對比,就更明顯了,李如楨坐看鐵嶺失陷,卻擁兵不救,天啟初便被下獄論死,再原史中卻沒有死,在崇禎四年的時候,反而被文官們忽悠,讓崇禎又把他放出來了,還從了軍。

  ??這也是朱由校為何會獨獨看中熊廷弼的原因,因為朱由校知道,他要想改革,便需要這樣的敢為天下先的人才。

  ??王在晉雖然不知道另一個時空的曆史是如何發展的。

  ??但此時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曆,也已經想明白了這一點,不由對熊廷弼起了敬佩之心。

  ??熊廷弼看出了王在晉的心思,嗬嗬一笑,說道。

  ??“王巡撫當初督運京杭河道之時,其關稅從萬曆四十七年的四萬兩左右,生生讓你給收上來了將近十二萬兩。”

  ??“足足翻了三倍,也不簡單呐。”

  ??聽到熊廷弼提到這茬,王在晉也想起來了。

  ??京杭河道上的利潤豈止番三倍那麽簡單,如果嚴查的話,再多收上來三十倍都不止。

  ??而僅僅多收了江南那些財主們八萬兩的銀子,王在晉便在京杭河道上待不下去了,被調離進入了京師。

  ??正因為幹過這樣的事情,王在晉才知道,現在的大明想要改變究竟有多難。

  ??“我等做臣子的,踏出了那一步,還有回頭路。”

  ??“可陛下踏出了那一步,卻再不能回頭了。”

  ??熊廷弼點點頭。

  ??“要麽成功,要麽......”

  ??熊廷弼說道這裏便不再說了,畢竟武宗的例子就活生生擺在那裏呢。

  ??王在晉苦笑一聲。

  ??“陛下也是在賭啊!”

  ??熊廷弼眼神堅定的看著遠方,說道。

  ??“既然陛下要賭,我熊廷弼怎麽著也要參一股,贏了嘛天下盛世,至於輸了嘛,哈哈哈......”

  ??王在晉整了整被寒風吹亂了的胡須,說道。

  ??“還有老朽。”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