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一走一來一走
作者:乾乾靜聽      更新:2021-07-26 08:10      字數:3628
  這時,葉向高的書童走過來,拿著一個信封,說道。

  ??“老爺,京城來的信。”

  ??葉向高直接拿過來看了起來,絲毫不避諱。

  ??老夫子卻識趣的走開了。

  ??從一開始見到葉向高時,老夫子雖然不知對方名諱,但也可以感覺出來,對方的身份必定不簡單。

  ??但是這又與自己有何幹係呢?自己四十歲才考中秀才,踏入仕途之路便已經絕了,何況現今已是古稀之年。

  ??隻希望自己一生的寥寥感悟,可以對其有所啟迪,進而有可能對整個大明有些積極的作用。

  ??這或許是自己這一生能為大明做的最後一些事情了吧。

  ??老夫子這樣想著,背著雙手走進了私塾裏,開始繼續為學生們授課。

  ??葉向高看完信之後,歎口氣,看了看在私塾裏繼續授課的老夫子。

  ??伴隨著郎朗的讀書聲,向遠處走去。

  ??從同僚們的書信中可以得知,當今陛下並沒有重新起複自己為首輔的意思。

  ??難道自己還要繼續舔著臉繼續進京嗎?

  ??葉向高有些自嘲的笑道:“看來是老夫一廂情願了。”

  ??從來信中得知,當今陛下已經清查了內廷了,徹底斷絕了外朝打探消息,揣摩聖意的途徑。

  ??從陛下登基以來的種種作為來看,陛下並不是如同僚們傳言的那般,是個不諳世事的皇帝,相反還有一些作為。

  ??這一點越靠近京城,感覺越發明顯。

  ??其實早在半個月前,葉向高便已經有所察覺,所以才一直停留在這裏不肯前去。

  ??今日又被私塾裏的老夫子提點了一番,葉向高驚訝的發現,自己已經跟不上當今聖上理政的思路了。

  ??或許自己對朝局對大明再起不到積極額作用了吧。

  ??文人士子們都有著一個治國平天下的理想,盡管朝廷黨爭激烈的大環境下,會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人的所作所為。但是這個理想卻是在文臣們心裏邊已經生根發芽了的。

  ??哪怕是隻會空談的東林黨也不例外。

  ??當一個人赫然發現,自己所秉持的執政思路已經於國無益時,夢想破滅的瞬間,打擊是巨大的。

  ??此時的葉向高已經有了歸家之心。

  ??不知不覺間,葉向高竟然走到了剛才所望到的那一座小橋邊上。

  ??看著小橋,葉向高自言自語般,說道。

  ??“想當初高肅卿重歸朝堂,踏過這座橋北去時,該是何等的意氣風發。而今這座橋卻成了老夫重返朝堂的一座壁壘。可笑啊,可笑!”

  ??看著失魂落魄的葉向高,一直跟在他身邊的書童,趕忙上前寬慰道。

  ??“小的一直跟著老爺,從科舉高中,官直首輔,再到隱退歸家,這幾十年來,小的還從沒有見過比老爺更有學問的人呢。”

  ??“前邊不過一座狹窄的橋而已,老爺隻要踏過去,便又是廣闊天地。以老爺之才華,定可大展心中報負。”

  ??聽了這個跟了自己幾十年的書童一番話,葉向高從失落的情緒中恢複了過來一些,但是心境已失。

  ??還是搖了搖頭,說道。

  ??“不如歸去,不如過去啊!走吧,回家吧。”

  ??在葉向高重返歸家,離開河南的時候,有一隊人馬卻剛剛進入了河南。

  ??河南祥符,有一戶人家。

  ??雖稱不上大戶人家,但也家境殷實,早年,家主張國紀也曾高中萬曆十四年進士。

  ??很可惜,卻是三甲二百八十一名,考中進士中最後一名。

  ??這樣的成績,如果沒有過硬的背景和人脈關係,是很難補缺踏入仕途的。即使分配了官職,大多也隻是偏遠地區一小官。

  ??要知道偏遠地區一小官,那通常是在朝廷裏得罪了人,遭貶之後所待的地方。

  ??張國紀雖然科舉名次不怎麽樣,但同時也沒有得罪過人,被貶過啊。偏遠地區的小官他自然也看不上。

  ??就這樣高不成低不就,科舉之後便一直賦閑在家。

  ??所幸,考中進士之後便不再發愁生計問題。不說進士有限免賦稅的特權,隻說一些親戚鄰居來自家投獻的田地,就夠張國紀一家子衣食無憂了。

  ??張家有一女,相傳貌美且賢惠,待字閨中,已在當地聞名。

  ??年芳十五,正是適合婚配之時。

  ??每天去張家提親之媒婆絡繹不絕,其中不乏富貴之家。

  ??這不,今天又送走一批來提親的媒人。

  ??張國紀便興衝衝的拿著對方的八字,向後宅走去。

  ??“咚,咚,咚”

  ??張國紀之女張嫣的閨房門又被敲響。

  ??張國紀的聲音響起了。“寶珠,今日又有人來提親了,為父覺得還不錯,生辰八字我都要來了,還別說,挺合的。”

  ??張焉再次看了銅鏡中自己一眼,歎口氣,心裏苦悶,有些哀怨的問道。

  ??“阿爹您就那麽希望女兒離開這個家嗎?”

  ??門外的聲音明顯有些緊張了,急道。

  ??“你這孩子,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天經地義的事,怎麽會是為父希望你離開這個家呢。”

  ??雖然張國紀說的看似道理滿滿,但是早慧的張嫣清楚的知道,父親一直賦閑在家,想要踏入仕途又一直沒有門路。

  ??這成了他這些年的一塊心病,雖然一直被他掩飾的很好。

  ??近些年來,隨著自己長大,來提親的人絡繹不絕,富貴之家開始出現的越來越多。

  ??想要當官,踏入仕途的念頭再一次在父親的心裏燃燒了起來。

  ??張嫣想到這裏,不禁有些傷感,自己不過是個用來交換的物品罷了。

  ??之前提親的人來時,盡管也是富貴之家,但是父親玩著待價而沽,還能幫自己擋回去。現在這樣興奮的樣子來問自己,應該是對方開出的籌碼達到了父親的預期了吧。

  ??如果是當今聖上來家提親,恐怕父親會更加興奮,都不會再來問自己了吧?

  ??張嫣有一瞬間這樣想到,想罷後又覺得自己可真夠荒唐的,竟然會有這樣的想法,沒忍住自嘲的笑了。

  ??此時,門房的大叔,匆匆的跑了過來,說道。

  ??“老爺,家裏來了許多錦衣衛,還有宮裏的公公。”

  ??錦衣衛和宦官?張國紀一時想不清楚這些人怎麽會找到自己。

  ??張國紀不知道的是,有錦衣衛和宮裏的公公去了他的府上的事,已經在祥符縣城傳開了。

  ??畢竟錦衣衛等人囂張慣了,走在街上打著替宮裏辦事的名頭,絲毫不避諱,就這麽大搖大擺的去了張家。

  ??而張府又是在鬧市區,人多眼雜,一傳十,十傳百,很快這則消息便流傳了出去。

  ??有說張國紀犯了事,被錦衣衛找來了。有說張國紀遲遲不肯答應媒人們的提親,被其中某某大人物找人刁難了。

  ??各種雜聞流傳了出來。

  ??這一切在三天後的一個早晨,錦衣衛抬著一頂轎子把張家之女張嫣接走之時,真相才大白於天下。

  ??原來當今聖上早已有了意中人,便是這張家之女張嫣,為此還取消了本朝選秀之事。

  ??這則消息一流出,便成了當地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隨即,什麽張家之女時常在夢中與當今聖上暗中相會的謠言也流傳了出來。

  ??慢慢的,竟成了一段佳話,被後人廣為流傳了下去。

  ??轎中,直到已經坐在了其中,走出了祥符縣之後,張嫣仍有一種如做夢般的感覺。

  ??父親果然沒有出乎自己的意料,直接把自己塞到了轎子中,還特為得意的做起了國丈之美夢,自己究竟能不能被選中還尚未可知呢。

  ??還有,當今聖上還真的來家裏提親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