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錦衣衛的變動
作者:乾乾靜聽      更新:2021-07-26 08:10      字數:3260
  在明朝末年,皇帝基本已經沒有任何秘密可言了。

  ??內外勾結。皇帝一天吃了幾頓飯,吃的什麽,出了幾次恭,甚至晚上在那個妃子宮裏過的夜。如果外朝的文官們想知道也一樣可以打探到。

  ??和明朝初期相比,皇帝和大臣之間的關係直接調了個。

  ??所以,遼東經略和餉司楊嗣昌的題本剛剛遞了上去,內閣六部便知道了。

  ??楊嗣昌是東林黨楊鶴之子,按理說也應該屬於東林人士。

  ??可偏偏,別人不敢上奏的事,楊嗣昌敢。若是皇上追查下來,整個一條線上的官員,從地方到中央,得牽連進去多少人啊。

  ??簡直不當人子。

  ??在眾官員心裏,楊嗣昌這個名字已經上了他們的黑名單。

  ??另一個遼東經略熊廷弼。即使不上這個題本,眾官員也已經把他劃入了必須重點打擊的那一撥裏了。

  ??熊蠻子的鼎鼎大名,可不光是讓後金的努爾哈赤這樣叫。朝廷的諸多官員也深以為然。

  ??除了寥寥幾個和他的私交還算過得去外。其他官員誰沒受過熊蠻子的唾沫星子噴臉這樣的‘殊榮’?

  ??當一個惜薪司的太監被皇上賜名為魏忠賢,並且提督東廠的消息再次傳出的時候。

  ??眾人有些慌了。

  ??當皇上親自詔見錦衣衛都指揮使駱思恭,都督劉僑的時候。

  ??眾人已經感到了大事不妙。

  ??與案件相關聯的官員開始紛紛托關係找人尋求庇護。

  ??與案件無關的,唇亡齒寒之危。也讓他們紛紛開始上奏本,搜腸刮肚羅列出熊廷弼,楊嗣昌等人種種罪狀。

  ??彈劾的奏章已經蓄勢待發,隻等明日早朝時候,便是決戰的時刻。

  ??本著我黑你也不白,要完一起玩完的不要臉精神。眾官員這麽多年已經摸索出了一套自保的法門。

  ??若皇上您執意要懲處的話,請連上題本的人一起懲處。身為天子,代天牧民,您怎麽也得做到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吧。

  ??聰明點的君王,為了祖宗江山社稷的穩固,可能會息事寧人,隻誅殺首惡。

  ??糊塗的君王,在眾官員的渾水摸魚,混淆視聽之下,反而把忠心國事,敢於揭發者給嚴加查辦了也尚未可知。

  ??各部的官員會有什麽反應,朱由校還不知曉,或者說,知曉了也沒有辦法阻止。總不能禁止大臣們上奏本吧。

  ??此時的朱由校正看著麵前這個已經花甲之年的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

  ??朱由校聽說過這個人,萬曆二十年的時候,東瀛豐臣秀吉率兵入侵朝鮮,並計劃以朝鮮為跳板,借機攻打大明。

  ??就是眼前的這個老人駱思恭率領錦衣衛出征朝鮮,搜集軍事情報。對於明軍最終能夠大敗豐臣秀吉,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

  ??生為後世而來的人,天生就對日本這個國家沒有好感。

  ??所以,當初聽說了這個事情的時候,朱由校著實振奮了好一陣子。

  ??這才是特務機構正確的使用方法。

  ??“駱愛卿,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說完,朱由校看了看一塊叫進來的錦衣衛都督劉僑。目的很明顯,如果你不行的話,就趕緊退位,這還有一個備胎等著呢。

  ??要知道,做過錦衣衛指揮使這個職位的人,最後能善終的沒有幾個。而眼前的駱思恭就是其中之一,並且在後世的名聲還不錯。

  ??要麽這個人特別會做事,不僅一心一意為皇上把事辦好了,而且還能和各個階層相處的很融洽。

  ??要麽,這個人就是屁股坐歪了,已經和文臣打成了一片。這可不是朱由校想要的一把刀。

  ??現在做了皇帝,朱由校看待事物的角度已經發生了轉變。前世能讓他稱奇的人物,現在看來,未必就有傳言的那麽好。

  ??朱由校的意思,駱思恭自然知道。做了這麽多年錦衣衛指揮使,察言觀色,揣摩人心的本事早已爐火純青。

  ??思考片刻後,硬著頭皮說道。

  ??“陛下,臣病未痊事,已老矣。”

  ??說完,低下頭,痛苦的閉上了眼睛。

  ??雖然對出現這樣的結果已經有所預料,但是當聽到駱思恭的話後,朱由校還是忍不住有些失望。

  ??乾清宮內的氣溫仿佛驟降。

  ??周圍的宮女太監以及駱思恭,劉僑,都不敢發出一點聲音,甚至不敢大口呼吸。

  ??忽然,朱由校哂然一笑。

  ??“既然駱愛卿身體有疾。便回家修養去吧。”

  ??說完,看了一眼一直低眉順眼站在一旁的王朝輔和劉僑。

  ??“朕並非薄情寡恩之君主,駱愛卿忠心體國二十餘載,贈太子少傅。”

  ??駱思恭走後,朱由校又看向了劉僑。

  ??“既然駱愛卿辭去了錦衣衛指揮使之職,劉愛卿便擔了吧。”

  ??“這......”

  ??從剛才駱思恭開口推遲之時起,劉僑就知道自己馬上也要麵臨這樣的選擇。

  ??心中思緒一番劇烈變動,仍然沒有下定決心,不免有些猶豫。

  ??“嗯?”

  ??“臣遵旨。”

  ??聽出了朱由校心中的不高興,劉僑趕忙硬著頭皮答應了下來。

  ??朱由校確實有些失望了,不禁想到萬曆皇帝。

  ??當初國本之爭的時候,沒有一個大臣敢站在他一邊,最多隻敢悄咪咪說一句‘陛下此事急不得,需徐徐圖之。’

  ??派出礦監收稅的時候,就連身邊最親近的太監都反對他。其中有一個太監甚至為了反對萬曆,而選擇活活絕食自盡。

  ??“王大伴,擬旨,擢許顯純為錦衣衛都指揮僉事。擢田爾耕為錦衣衛指揮使同知。擢崔應元為錦衣衛鎮撫使。”

  ??劉僑知道,自己剛才的猶豫,讓皇上感到不滿了。但是沒辦法,錦衣衛已經很久沒有站起來過了。

  ??偶爾想讓它站起來雄起一次,屁股是歪的,骨頭是軟的。

  ??別人或許不知道。但是劉僑卻清楚,朱由校念的這幾個名字無一不是心狠手辣之輩。

  ??不知是何人給陛下報的信,竟然能把這幾個殺才挑出來。

  ??錦衣衛分為南,北鎮撫司。南鎮撫司負責糾察內部不法事,北鎮撫使負責從事偵察、逮捕、審問活動,監視和督察全國官吏和民眾。

  ??人們一般說起錦衣衛,代表的一般是北鎮撫司。

  ??現在朱由校把這幾個狠人提拔重用,將來大明的官場會經曆一番怎樣的動蕩,做為多年的錦衣衛高層,劉僑已經嗅到了血腥的味道。

  ??不出意外的話,自己這個指揮使隻是暫時居之。也就是現在那幾個殺才在錦衣衛內的威望還不夠高,不然那有自己的機會。

  ??劉僑暗歎口氣,為剛才的表現有了一絲後悔,理智又讓他覺得這才是明智之舉。

  ??劉僑沒有細想,或者在場的眾人都沒有細想。

  ??朱由校說得那句“朕並非薄情寡恩之君主。”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