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安全生產
作者:琅琊居      更新:2021-10-03 17:24      字數:2171
  沈坤以前在別的路橋公司幹過,知道其中一些貓膩,他真正懂得什麽叫金橋銀路。

  那個時候,看著那些老板因為偷工減料掙得盆滿缽滿,一個個都是富得流油,沈坤是既羨慕又害怕。

  羨慕是肯定的,可那跟自己沒多少關係,公司是人家的,工程是人家的,自己不過是個打工人,拿點工資罷了。

  羨慕之餘心裏更害怕,這麽幹,隻能中午幹,因為早晚要出事,到時候他們會怎麽收場呢?

  現在自己到了大洋路橋公司,老板到底是鄉下來的,實在,做事有良心,工程要質量,跟他後麵幹,至少很踏實。

  雖然這是一家剛成立的小公司,可老板對員工都不錯,開出的薪資不比那些大公司差。這一點,沈坤尤其欣慰。

  李國強走後,當天晚上,沈坤就召開了公司管理人員會議,傳達了董事長今天巡視工地的情況,特別強調了兩個問題,質量、安全。

  柴成安也參加了會議,他說:“各位,本人留過洋,回來在深圳頂級公司上班,應該說是見過世麵的,眼界不會低。可是我為什麽會到蘇北山陽那個小地方屈居於董事長李國強手下呢?”

  “人格力量,當初獵頭公司找到我的時候,說實話我連材料都不想看的,我堂堂的斯坦福博士豈能到那個小地方工作?傳出去就是笑話一個。”

  “再說了,我在深圳的工資待遇可是全國數得上手的,辭了,將來就不可能再回頭,風險太大。”

  “後來,獵頭公司的人跟我說,你去不去無所謂,可以聽我講個故事。大家肯定會想到,就是我們董事長一無所有白手起家的創業故事,還有他能把手裏僅有的一萬無毫不猶豫拿出來救災的品質。”

  “我選擇了老板,我為他工作,是我心甘情願的。在超英集團,我一邊工作,一邊向他學習。”

  “我選擇了老板,老板也沒有虧待我,工資也不比深圳那邊少。雖然我還拿在深圳那邊一樣的工資,但意義卻大不同,那邊是大公司,這邊可是小公司,這足以表明了老板對人才的重視。”

  “今天老板來視察,要求我們狠抓質量,這是我們做工程的品質,也是我們老板的品質。”

  “我們大家對於做工程的那點兒事都是心知肚明,但我要強調,一切都要按照老板的要求去做,不要想著為老板省點錢,也不要想從中撈點油水,一切按規矩辦,一切按工程要求做。”

  “或許有人嘲笑我們老板是土包子,不曉得投機取巧,不如那些老板精明,那他們就錯了,我們老板要求質量,就是最大的聰明。”

  柴成安的話對沈坤觸動很大。

  雖然獵頭公司找他時講清了工資待遇和李國強的一些事,沈坤也頗受感動,卻從來沒有這麽深刻。

  現在柴成安現身說法,真是醍醐灌頂。

  “柴總,各位,今天董事長過來視察工地,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一個是安全,一個是質量,這兩點就是我們公司的生命線,我們要做到安全警鍾常鳴,工程質量一絲不苟。”

  “無論是橋務部,還是路務部,兩位副經理要認真落實,從今天開始,實行倒查製度,無論過去多長時間,出了問題,該誰的責任就誰的責任,該誰負責就誰負責。當然,隻要出了問題,我也是責任人。”

  “當然,我們負責人也不完全是擔責任的,沒有質量問題的,也有相應的獎勵,具體獎罰措施稍後出台。”

  柴成安非常欣賞沈坤的工作作風,處理及時,敢作敢為。

  就剛才這個倒查製度和獎罰措施,就很有自己的風格,就是董事長李國強在場,也一定會大加讚賞的。

  第二天開始,大洋路橋公司的各個工段進行了一次質量與安全宣傳,要求每一個人都嚴格執行。在這兩個方麵出現任何問題,都會有嚴重的處罰。

  公路段,另外兩標段的工人都很隨意,工作時候顯得很亂。

  他們看到大洋路橋公司這邊工人都戴著安全帽,直接就嘲笑起來,“瞧你們這些膽小鬼,一天到晚戴個安全帽,怕死啊?”

  讓人始料不及,第二天第一標段就出了重大事故,一輛翻鬥車側翻,壓到了一位工人的頭部,救護車還沒到,人就沒了。

  呼啦一下子來了幾十個家屬,在這兒呼天搶地的,一直鬧了好幾天。

  沈坤在心裏暗暗給李國強豎了大拇指,安全工作確實大於天。

  區政府安全辦馬上來人,讓三個標段都停工,進行安全生產大整頓。

  到二標段檢查的時候,安全辦侯主任看到了大洋公司安全生產會議記錄、現場安全標語展牌、工人們清一色安全帽,抽查了幾個工人,安全措施說得是頭頭是道。

  侯主任又驚又喜,驚的是這大洋路橋公司的安全工作竟然做得這麽好,措施齊全,紮實有效。

  喜的是,現在雖然出了安全事故,但工段上也有正麵的安全典型,如果宣傳得好,自己在區裏也好交待。

  他馬上聯係了區電視台的記者,讓他們迅速過來采訪,做個安全生產專題報道。

  為了采訪,侯主任特批二標段不用停工。

  沈坤頭腦靈光,知道這次宣傳的重要性,趕忙召開了工段長會議,進行了針對性的布置,進一步展現大洋路橋公司的安全工作的前瞻性、有效性。

  沈坤也把這件事向李國強進行了匯報,李國強指示,必須利用好這次事件,做好自己的工作,突顯大洋路橋公司的與眾不同。

  這個安全宣傳,其實就是對大洋路橋公司的一次免費宣傳。

  當晚,區電視台就進行了相關報道,通過一工段的事故和二工段的安全施工進行了對比,重點突出了大洋路橋公司的做法。

  播出第二天,市安全辦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案例,也到現場進行了參觀,當晚市電視台也進行了報道。

  名不見經傳的大洋路橋公司,一下子全市有名,特別是在同行中引起了震動,不少公司開始注意起大洋路橋來。

  其實最近市裏接連出現安全生產事故,市政府壓力很大,現在出現了一個正麵典型,必須做好宣傳。

  大洋路橋公司進入了市政府的視線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