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一個假設
作者:琅琊居      更新:2021-08-21 08:24      字數:2235
  坐在縣長辦公室裏開小範圍會議的李國強在納悶呢,談縣文通電子元件廠的事,把我叫來幹嗎?跟我一毛錢關係沒有啊。

  其實此時輕工局局長柳原和文通電子原件廠廠長朱遠方倒是看出了端倪,他們也在疑惑,不會讓李國強來負責文通廠吧?

  不能夠啊,李國強隻是個私人老板,雖說成立了超英集團,企業辦得也有特色,但總體上說來規模還是不大。

  再說了,他是私人老板,負責文通電子元件廠?這身份也不符合呀。

  可今天,這,李國強確確實實出現在了討論文通電子元件廠出路的重要會議上,而且是縣長辦公會。

  一頭霧水的兩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若有所思,又疑惑萬千。

  在他們眼中,這世道真是變了,小小的李國強,竟然來參與千人大廠的生死會議,這要是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

  可現在就活生生展現在他們眼前。

  心情最複雜的便是朱遠方。

  他現在是文通電子元件廠的黨高官,實實在在的一把手,級別為副縣級。

  在文通廠大紅大紫的時候,先後有幾任黨高官都轉正到縣裏做了副縣長,甚至有副書記的。

  不會到自己這兒落個下崗的命運吧?

  如果真是這樣,那自己確實時運不濟。

  不過,朱遠方心裏還是很心虛。雖然他接手時廠子已經接近癱瘓,但自己來了以後卻沒有起色,盡管自己已經很努力了。

  細細想來,有時候盡心不一定有用,還得有不一般的能力。

  你的努力別人看得到,但一敗塗地人家看得更清楚。

  苦勞再多,不抵功勞一分。

  如果真的讓對麵這位瘸子過來主政,現在這個情況下自己挪不到好位子,縣政府這裏想都別想了。

  怎麽辦?

  朱遠方陷入了深思,也陷入了迷茫。

  “朱書記,談談你的看法呢。”

  孫縣長的話打斷了朱遠方的迷亂思緒,他抬起頭,看著孫縣長微笑著點了點頭。

  “孫縣長,周富縣長,薑主任,柳局長,李董事長,那我就說兩句。”這個開場白,跟參會所有人都打了招呼,包括李國強。

  “說起我們廠,我很慚愧。建國就建廠,一路很輝煌,一度全國有名,廠裏員工走在大街上都很自豪,因為在文通上班有麵子。”

  “可是前幾年,文通開始走下坡路。具體原因我不敢妄議,但改革開放之後很多地方發展加速,而我們卻原地踏足踏。人家前進了,我們保持原地,實質上是後退了。”

  “這幾年為了讓我們廠起死回生,縣裏也是嘔心瀝血,想了很多辦法,廠長也換了幾任。我不是推諉,但可以說當時我到文通電子元件廠之時,確實是受命於危難之間。”

  “實事求是,我們廠現在瀕臨破產,上個月隻收到兩份訂單,開工率不足百分之十。”

  “直接的後果就是工資發不出,有的員工已經兩年多沒拿到一分錢。過去我們的員工走在大街上都是揚眉吐氣,現在出來一看,滿大街搭三輪車的十有八九是我們廠職工。”

  “要說我不著急,是不可能的。要說我不心痛,自己都不信。辦法想了不少,但都沒有效果,甚至都得不到廠領導班子的支持。”

  “孫縣長,文通廠這個家我已經當不下去了,不是我撂挑子,而是看廠子起不來著急。”

  “總而言之一句話,廠子要改革,要動大手術,否則必死無疑。”

  朱遠方心想,會議一開始,孫縣長就強調了廠長負責製,意思已經非常明確了。

  看朱遠方坑下頭,便曉得他說完了,薑文軍和柳原都想說話,最起碼說說幾句承擔一些責任,但嘴唇動了動,最後二人還是沒有開口。

  “李國強同誌,你對文通廠了解嗎?”

  “孫縣長,西門大橋下的文通電子元件廠很早就聽說了,如雷貫耳,但也僅此而已,其它的東西我不了解。”

  “剛才我們會議內容所說,可以談下你的看法。”

  “因為具體情況不了解,我確實沒有發言權啊,不過,就麵上來說,現在哪個單位不與時俱進參與到改革大潮中來,一定就會落後挨打。”

  “假設讓你來管理這個廠,我說是假設,你會怎麽辦呢?”

  孫縣長一再強調是假設,可在座的幾個人都越發深信,可能讓李國強入主文通。

  薑文軍、柳原和朱遠方更是深信不疑。

  但三人心裏卻在嘀咕,這李國強根本不是國家工作人員,讓他入主文通這個副縣級單位,不符合相關規定呀。

  如果孫縣長這個假設落地的話,這次改革也真夠大膽的,有釜底抽薪的意味。

  不過,朱遠方心裏卻有另外一種想法,任何一個單位,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一把手,還真玩不轉。

  “孫縣長,這個事情不好假設的,無論從哪個方麵來說,我都不好置評文通廠,尤其在薑主任、柳局長和朱書記他們這些行業權威麵前,就是在關公麵前耍大刀,而且想耍也耍不起來。”

  “那你說說你是怎麽管理超英集團的。”

  “我們超英集團,雖說叫集團,但其實還是小規模,現在所有員工加起來也不過近四百人,比起文通這樣的大廠來說,易於管理。”

  朱遠方他們聽了心裏一驚,這李國強手裏員工竟然有四百人之多,還是蠻牛的。

  “我們超英集團成立剛剛幾個月,我們第一個企業也不足兩年,應該說還是一個未成年的娃娃。”

  “我沒有什麽經驗,就說說怎麽管理的吧。”

  “一開始成立建築公司的時候,我就考慮過一個問題,怎麽管理?後來我想,管理企業就跟打仗一樣,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必須找一個能管理善管理的頭兒。經過多方考慮,最後確定了一位辦事認真頭腦靈活有懂行的員工做了大隊長。”

  “事實證明,這個選將是成功的,可以這樣說,這個建築隊近二百人根本無需我過問,一切都是井井有條,建築質量好,工程進度快,群眾口碑好,物料控製嚴。”

  “後來增加的企業,我都是精打細算,力求讓更合適的人到管理崗位上來。我從不認為英雄能改變曆史,但英雄絕對是曆史創造過程中不過忽視的重要力量。劉邦沒有韓信,至少勝利的進程會慢一些。”

  “廠長不一定是能力最強的,但必須敢於用人,善於用人,用人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