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感同身受
作者:琅琊居      更新:2021-08-17 09:55      字數:2134
  劉水平去大學報到,是李國強送過去的。

  孩子雖然很厲害,可畢竟是遠離家鄉,換了誰也舍不得。

  劉超英也想去送,可是家裏還有兩個娃,根本走不開。

  安淮市有直達安徽合肥的長途班車,李國強早早就去買好了票。

  沒想到,縣政府給派出了小轎車,這樣李國強就省心多了。

  途經滁州,李國強想起了課本上學到的《醉翁亭記》,印象深刻,準備有空帶著家人到訪琅琊山一趟。

  到了校門口,看到“中國科技大學”的銘牌,李國強非常感慨,當初自己是多麽渴望能進入大學校園啊!

  可是因為特殊原因,李國強沒能進入夢想的殿堂,反而下鄉插隊到了山陽縣青蓮鄉桃源村。

  很多事情好像就在眼前,令人唏噓。

  人生的命運經常不能自己掌控,但不能服輸,同樣的環境裏,是有辦法改變一些軌跡,讓自己取得意外成功的。

  甚至還會有人願意和你一起承擔生命之重,比如劉超英。

  想來想去,李國強發現,就是劉超英來了之後,自己的命運就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一步步走出了困境,完全擺脫了原來的生活。

  現在是進入了,卻是陪兒子劉水平來的。

  “兒子,這個校園是很多人的夢想,你現在來了,就是一個新的開始,不要驕傲,抓緊時間學習,知識越多,你的力量就越大,你的站位就越高,你對國家作出的貢獻就越大。”

  他指著櫥窗裏的校史介紹說:“你子你看,在這裏工作過的人有嚴濟慈、華羅庚、錢學森、趙忠堯、郭永懷、趙九章等,他們都是著名的科學家,你就應該向他們這些人學習。”

  “爸,華羅庚我知道,奧數老師講過,很了不起的。”

  李國強意外的發現,這劉娃不叫自己“大”了,第一次叫了“爸”。

  是因為到了大城市嗎?

  至少說明這孩子入鄉隨俗,適應能力很強。

  這一點李國強很欣慰,這孩子將來不可限量。

  “不僅要搞好學習,帶要搞好和老師同學的關係,這一點很重要,團結才有力量,團結才有更大的進步。”

  “嗯,爸,我曉得的。”

  “我們國家現在科技力量和綜合國力都還薄弱,不能適應國家發展和國際競爭的需要,尤其是新興學科的尖端人才少之又少,希望你就是其中那一個。”

  “爸,我會努力的。”

  學校招生辦組織人過來接,安排好宿舍,又把劉水平帶著熟悉了一下校園環境,哪個學院,食堂在哪兒,圖書館、體育場、實驗樓、化學樓、電子樓、生物樓、國家同步輻射實驗樓、衛生院等等。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李國強覺得,校園不比青蓮鄉小就是騎著自己的小玉河,也要兜上幾圈才能轉過來。

  “今年是建校30周年,學校剛剛進行了擴建,由原來遷址合肥的6萬平方米到現在原51萬平方米,校園計算機網絡也已經建成,劉水平小同學,你的運氣很好,現在的學習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那個老師介紹道。

  “老師,我一定會珍惜這個機會和良好的學習環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劉水平爸爸,你家劉水平是我校特招的,年齡偏小,為了更好的培養他,學校特意交待生活老師對他多關照,在我們這兒不會有問題的,請您放心。”

  “那就多謝了,有什麽事情請及時聯係我。”李國強給老師留下了尋呼機號碼。

  回程的路上,李國強感慨萬千。

  這一次送劉水平上大學,李國強最深的感觸是,我們國家現在急需發展壯大,各方麵都在積極準備,蓄勢待發,很快就會爆發的。

  自己現在的情形跟國家一樣,雖然有了一些發展,卻是遠遠不夠的。

  超英集團的發展,不能滿足於現狀,必須加快發展,做大做強。

  看來也得儲備一些人才了。

  集團裏現在用的都是青蓮鄉土生土長的熟人,也是自己認為不錯的,可是離規範化還有很大距離,長此以往,肯定會暴露很多不足,也會影響集團的發展。

  這個事得好好考慮一下了。

  錢玄是總經理,但現在兼了城東鄉窯廠的廠長,隻好待在那兒。

  青蓮鄉這邊,李國強自己全麵過問。

  嚴碼村這邊,窯廠已經步入正軌,一切正常有序,王建順非常認真,管理很到位。

  二建這邊,李國強不準備再擴大規模,現在近兩百人,已經足夠了。

  就是再擴規模,那也是在別的地方了。

  糧食市場那邊,今年沒有精力,李國強已經放棄了,沒有收糧。本來計劃建個大型米廠的,後來因為資金不足,也中止了。

  不過,這事倒對了李國強的胃口,正好需要轉型,要不然這些將來都是累贅。

  糧食市場停頓下來,童愛國便沒有事做,很輕閑。

  但他的工資李國強照發不誤,按時按點。

  童愛國很不好意思,便要求李國強重新安排他的工作。

  “愛國,不要著急啊,你的事我自會安排妥當。”

  “可是現在我根本沒有為集團做事,拿這個工資心裏不安。”

  “我是這樣想的,先把城東這個窯廠建好,馬上再在那兒搞個水泥預製廠,到時候你可要給我頂上去。”

  “董事長,做生意我不行,可是抓生產沒問題,保質保量,絕對讓你放心。”

  “可是這樣一來,你就要到城東那兒上班了,你這個村支書怎麽辦?”

  “董事長,我早就想好了,你到哪兒我就跟到哪兒,村裏已經培養好了接班人,下個月我就辭了支書,一心一意為集團工作。”

  “你這個樣子,鄉裏會不會對我有意見呀?”

  “我已經跟童鄉長溝通過了,鄉裏說也要支持你工作。”

  “那就好,要不然你辭職後先到城東窯廠協助錢總工作,他一個人在那兒,有點忙不過來。”

  “沒問題。”

  “這樣一來,你就要經常不在家了,臘梅嫂子不會有意見吧?”

  “你嫂子最支持你工作,當初你家要請保姆的時候,她就想到你家幫忙,她說一分錢工資都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