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供不應求
作者:錦若      更新:2021-07-26 06:08      字數:2606
  而此時,哪怕家裏再不缺銀錢,卻依舊沒有半點風花雪月心思,隻一心一意就護著林秀秀,被多少婦人當做典範的韓毅,正被蓮花山一群人議論著。

  ??“都說賢妻夫禍少,要是當初韓家小子真娶了柳家老閨女,指不定日子會過成什麽樣呢!”

  ??“要我說,就該說好人有好報。這些年,要不是有他接濟著,咱們寨子還不知道能過成什麽樣呢。”

  ??就是外頭都餓死了不少人呢,更何況是他們這個小小的寨子。

  ??感慨一番後,大夥兒就散了,畢竟他們還忙著要回去收拾家當,準備下山呢。

  ??也有幾個不願意下山的,在衙役那裏登記造冊,又接了地鄰或是交好人家開墾的田地後,就十分不舍的把人送出了寨子。

  ??他們多是離家多年的,怕是村裏早就沒了自家的落腳之處,所以思來想去,大夥兒就商量著結伴先去桃溪村。

  ??來過桃溪村做工或是交棉線跟幹草的人還好,對於路邊上田地裏熱火朝天的勞作,還有鬱鬱蔥蔥的莊稼是見怪不怪了。

  ??可這些景象,對於滿心都覺得,外頭因著饑荒餓死了不知多少人,處處都是流民跟逃難百姓的人而言,衝擊力可實在有些大了。

  ??“這麽多莊稼,是饑荒過去了?”

  ??錢大叔跟錢東子爺倆樂道:“哪是過去了啊,也就咱們這塊地兒,因著秀秀的化肥跟農藥出了莊稼,別處可還不行呢。”

  ??“哎,咱們寨子裏,地裏不是也種了不少麽。”

  ??一直沒下山寨的老漢抹了一把臉,“是種出來了,可卻沒外頭這些長勢好......”

  ??錢大叔笑道:“那也正常,村子附近的莊稼戶可是由秀秀手把手教了怎麽央地怎麽抓肥用農藥的,肯定比咱們自個來的強。”

  ??眼看著錢大叔幾個都是司空見慣的模樣,剛剛震驚至極的幾個老漢,都覺得好像自個是有些沒見過世麵了。

  ??不過雖說有些訕訕,可跟田地打了半輩子交道的老農戶,看到那苞米杆上比巴掌還大的棒子時,對桃溪村的生活就愈發向往了。

  ??這回蓮花山下來了三五十戶人家,男女老少光人口就有七八十人。好在幾間作坊都有後罩房能安置人,且還有一處空閑的備用作坊,通鋪的屋子能落腳,倒沒讓大夥兒無處可住。

  ??既是從蓮花山上下來的人,哪個沒吃過苦頭?自然不會計較一間屋子睡幾個人的小事兒,甚至等吃到有菜有肉的飯食時,好些年紀大一些的婆子都忍不住紅了眼眶。

  ??林秀秀跟韓毅往這邊走了幾趟,一來是同大夥兒打個招呼。不過當初她嫁給韓毅的時候,也曾往蓮花山探望過,哪怕與大夥兒算不上相熟,卻也有幾分親近。

  ??而錢嬸子幾個,看著她七八個月已經極大的肚子,十分關切的圍著說了許多婦人間的話。左右不過是讓她照顧好自個,甚至還瞧著那肚子尖尖,猜著腹中孩子的性別。

  ??但對於孩子是男是女,實際上韓毅跟林秀秀都沒有什麽執念。而在他倆滿不在意態度的影響下,就連林氏這當婆婆的,都不隻盼孫子了。

  ??因著錢大叔跟錢東子來桃溪村做活兒多,對兩邊都算了解。加上也算是精通印刷製紙作坊的那一套工具,就算直接把作坊交給倆人,也不會出什麽岔子。

  ??所以,林秀秀跟韓毅在商量過後,幹脆就把蓮花山上來投奔林氏作坊的鄉親,交給了錢家父子。而一些婦孺,則由錢嬸子照看管理著。

  ??說是管束領導,實際上就類似於管事兒,看著大夥兒按著作坊的規程製度來。若說權利在大點,大抵就是每個月都能打賬房張老漢那裏,對對賬目,然後支取工錢分發給大夥兒。

  ??反正說來說去,林秀秀跟韓毅這甩手掌櫃當得極好。

  ??買來的下人由侯叔管著,蓮花山跟旁的村子前來應聘做工的鄉親,則由錢大叔父子管理。兩邊互不幹涉,但卻井井有條。

  ??至於往外尋摸銷路的事情,如今壓根不需要他們作坊自個出去跑路子了。有官府這個大背景,加上如今半個雲州城,上上下下幾乎傳遍了皇帝嘉獎桃溪村林娘子的事兒。

  ??所以,她家作坊能出治田種地良藥的事情,已經被傳的神乎其胡了。自然,外頭那些慕名而來的商戶,絡繹不絕,各個都揣足了銀兩,就為著能跟林氏攀上關係。

  ??其他幾間作坊的情況,雖然沒有農務作坊這邊火.熱。但卻也一直是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甚至豆油作坊的大門,都快被各地酒樓飯莊圍個嚴實了。虧得他們聽說現在林氏牟足了勁,供應軍中所用,騰不開手接旁家的單子。

  ??忌憚著怕耽誤了軍務惹上大禍,所以他們哪怕把那門守得嚴嚴實實,卻也不敢上去叨擾。要不然,怕是早就一窩蜂的推擠搶購起來了。

  ??這倒不是林秀秀把方子交給朝廷的時候,留了後手。

  ??而是縱然那方子交了出去,可與上回把化肥方子直接交給楚濂不同,因著這一次這方子是由皇帝派來的欽差接手的,所以就算是楚濂也不好插手直接先大肆從本縣擴產推廣。而是要由專人,將方子送回京城,過了朝廷的眼後才可普及。

  ??這一來一回,哪怕是日夜不休,也得要上十多天。等朝廷的意思再傳回雲州城,由雲州城的官府開設官家作坊生產,估計又要大半個月。

  ??如此一來,林秀秀這邊作坊的存貨,可不就成了大夥兒眼裏的金餑餑?

  ??哪怕隻是一個多月,可其中的利處,卻是不難想象的。

  ??眼看地裏的苞米要收,下一茬甭管是要種小麥還是穀物,總歸是要提前央地的。

  ??尋常人家田地有限的農戶還較好,可那些地主富戶家上百畝甚至上千畝的田地,可耽擱不得時間。

  ??況且,經由上次衙門準許百姓賒購化肥一事後,他們這些富足人家,哪能猜不透就算官府將這些東西普及,他們多半也是討不上便宜的。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