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 要啟蒙
作者:錦若      更新:2021-07-26 06:08      字數:2895
  世人信鬼神,這種說法一傳開,林秀秀是嗤之以鼻,可架不住大半個村子的人都覺得有道理呢?

  ??就這麽著,在林秀秀不知情的時候,她已經從能耐人,一躍升級成為了桃溪村最有福氣的媳婦,是老天爺的親閨女,萬萬不能得罪......

  ??村外的小土坡上,一個孩子窮糾糾氣昂昂的指點著自個的“小部隊”,“石頭,這回你那陷阱挖的挺好。”

  ??說完,他就指了指一旁的籃子,“這是今兒買菜回來的時候,我買的肉包子。等會兒分的時候,你多吃半個。”

  ??見趙石頭得了誇讚,一旁的柱子忍不住往前擠了擠,“武哥武哥,我呢我呢?今兒癩子二叔去挑水,我可是差點把他撞個跟頭呢!”

  ??小武站在一塊大石頭上,抬起下巴,認真思考了一會兒點頭道:“行吧,這回也多分你半個肉包......”

  ??隨著得了自家老大厚待的孩子愉悅的歡呼起來,其他眼巴巴瞧著目露羨慕的孩子,就開始絞盡腦汁的想能做些什麽,為老大的神仙娘親出氣。

  ??韓武很滿意大夥兒的表現,所以高高興興的開始分肉包子了。

  ??至於那些孩子,是狼吞虎咽的吃掉,還是小心翼翼的藏起來打算拿回家,那他可是不管的。

  ??當然,他們的小打小鬧,並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左右,現在各家各戶都忙著紡線,或是從林氏作坊接活兒呢。

  ??就連先前因著價錢金貴,讓大夥都小心侍弄的菜地,現在都因著各村買化肥央地的人家多了而失了優勢。

  ??隻是因著韓武賣醃菜的門道,使得各個飯館麵攤都樂意給他們個好,倒並未讓那些瓜菜滯銷。

  ??如此,大夥兒自然就把再難養家糊口的菜地,全部交給了孩子們。

  ??所以,對於這群孩子隔三差五往一塊湊的事兒,大夥兒都沒上過心。

  ??自打大夥兒發現跟著韓武能有錢賺,還能時不時的去鎮上見見世麵後,村裏不跟他玩的孩子可就幾乎沒有了。

  ??當然,癩子叔伯家的孩童們例外。並非他們不想往韓武這邊湊,而是那幾人還沒挨近呢,就被韓武先堵了回去。

  ??笑話,那些個先前想搶他娘當媳婦,後來又鬧的他娘不高興的人家,還想跟他一道玩兒?

  ??時間慢慢流逝,轉眼間大半個月就過去了。天氣漸漸變暖,甚至連單一些的夾襖都穿不著了。

  ??外麵的數目漸漸抽出了綠芽,甚至半山坡上都見了除麥子之外的嫩綠色。

  ??隨著地裏苗子漸漸長出麥穗來,各家各戶當真歡喜異常。

  ??不過賣掉青麥苗的那幾乎人家,也沒有眼紅嫉妒,不為旁的,就因為秀秀試驗田裏的秧苗已經能搓出大米粒兒來了!

  ??自打秀秀那傳出旱稻長成的消息後,他們幾家可沒少往趙家跑。都是種了半輩子地的人,隻需瞧幾眼,就能估量這旱稻的收成。

  ??隨著試驗田旱稻的手劄記錄的越來越完整,林秀秀也開始抓小武啟蒙的事情了。

  ??原本她是想著,讓韓武去讀私塾,可思來想去的,卻發現把孩子送出的的開銷,都足夠村裏起個學堂了。

  ??至於請先生的事情,她是琢磨著,回頭可以去尋尋馮秀才。

  ??按著先前那掌櫃子的說法,這馮秀才是個有學問且品行好的,關鍵是他並不是那種眼裏隻瞧見銀錢的人,許是不會應單獨教導小武,可要是桃溪村有個學堂,那他未必不會應再做教書先生的事兒。

  ??當然若是對方不肯來著鄉村之地,她暫時教著孩子們開蒙,而後慢慢尋摸合適的先生。

  ??雖說她自小學的東西與觀念,與本朝有許多差別,可總歸做人行事的道理,多半都是相通的。

  ??尤其是,她讀書時,恰好遇上了社會崇尚國學,哪怕她不能熟讀四書五經,可那點國學底子,總歸足夠應付桃溪村的孩童的。

  ??“在村裏建學堂......這能行嗎?”

  ??吃飯的時候,乍一聽到自家兒媳婦的打算,林氏下意識的就想反駁。

  ??可反對的話還沒出口,她就想起兒子臨走之前說的話。

  ??兒子當時可是千叮嚀萬囑咐的說過,秀秀在娘家的時候就是個有主意的,是能當家做主的人,要是他不在家的時候,家裏有事情一定要跟秀秀商量。

  ??況且往後的日子,那都是自家兒子跟兒媳的,她這半截身子埋土的婆子,年紀大了鬧管不靈活,可別耽誤了正事兒。

  ??這麽一想,她就猶豫著開了口,“學堂可不是好開的,就鎮上那些秀才爺的私塾,都不知關了多少了呢。”

  ??更何況,她們一家,也就是秀秀跟兒子還算懂些文墨。

  ??林秀秀聞言笑了笑,她一邊給韓武舀了雞蛋羹,一邊說道:“我不指望著學堂掙錢,就是想讓小武跟村裏的孩子,有個學道理的地兒。”

  ??“娘也知道小武是個能幹的孩子,要把他送去鎮上讀書,十天半個月的不能出來一趟,怕他也舍不得他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小買賣。”

  ??“畢竟,他現在一個月,都能掙回相公辛苦做工大半個月的銅板呢。”

  ??“況且,現在有些學識的先生,要麽收的束脩極多。要麽就是收了一群富貴人家的孩子教授學識。像咱們農家院這般寒門出身的孩子,且不說先生如何對待,便是在那些學生眼裏,怕都是上部的台麵的泥腿子。”

  ??林氏聽了這話,心裏就有了些鬆動。小武原本就被家裏拖累,小小的年紀就知道為家裏的生計操心。這般懂事的孩子,要是在外被欺負了,估計也會因著怕大人難過就瞞下來的。

  ??林氏是希望自家孫子有出息,可再怎麽盼著,她不願意小武受人冷眼被人輕賤。

  ??當即,她就有些為難了,“那也不至於開什麽學堂啊......”

  ??雖然她也沒別的好辦法解決這難事兒,可本能的就覺得,隻為讓小武讀書識字就開學堂,實在有些小題大做了。

  ??林秀秀見她這麽說,就知道,自家婆婆這是心疼銀子了。

  ??她笑道:“說是開學堂,其實就是搭幾間屋子而已。一來小武不會丟了自個的事兒,二來人在村裏,也不怕受了欺負。”

  ??“而且咱韓家在村裏本來就算是外來戶,哪怕眼下被大夥兒接納了,可比起世世代代生活在一道的趙家人,咱家可是還算不上什麽。平時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要真遇上什麽事了,就怕招呼不動村裏老少爺們......”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