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得了人情
作者:錦若      更新:2021-07-26 06:07      字數:2852
  兩個衙役見她麵色發白的樣子,趕忙解釋道:“嬸子莫要誤會,我們哥倆就是聽說,趙家小娘子心善,所以想來瞧瞧活菩薩長啥樣。”

  ??他們的語氣算是溫和陳懇,加上態度和善,這才讓王氏的一顆心落了地。

  ??林秀秀知道王氏的擔憂,隻笑著扶著她的胳膊,一邊安撫一邊招呼著兩個衙役進客堂坐下了。

  ??如今家裏也是常有人來往的,零嘴兒盤子跟茶水,自然一直都是準備好的。所以,林秀秀招待起來,也十分方便。

  ??“不知裏正跟兩位差役大哥來,是有什麽事情嗎?”

  ??倆差役對視一眼,態度極好的說道:“倒沒什麽大事兒,隻是今兒見著村裏的變化,又聽聞如今大夥兒的好日子是得了小娘子的指點得來的,所以私心裏想來問問小娘子。”

  ??“小娘子不藏私的教授大夥兒種地,算得上是功德一件了。”老一些的衙役名叫楚大,如今算是衙役裏頭資曆最深的一位了,說起話來自然圓滑一些。

  ??若是旁人,許他還會仗著衙門中人的身份趾高氣揚。哪怕不作威作福,至少也得讓人對自個恭敬有加好言相待。

  ??可對上一個有大能耐的人,哪怕對方隻是個小寡、婦,楚大也不敢造次。

  ??畢竟,對方守的可是望門寡,而且還是沒有在衙門登記入戶籍的望門寡。要是自個惹惱了對方,指不定對方甩手就走呢。

  ??現在的年頭,也就她這般認死理非要報恩的婦人會留在桃溪村。換一個人,就憑著這手治田的本事,哪愁過不上穿金戴銀吃香喝辣的日子?

  ??況且,看她對婆家大伯的態度,就知道這小娘子是個眼裏容不得沙子的主......

  ??有著這個顧忌,楚大的態度自然是極好的。

  ??“我聽聞小娘子有治田的本事,所以想打聽一下,您那套治田的法子,在別處是否可用?”楚大心裏轉圜,仔細詢問。

  ??林秀秀笑道:“隻要田地生的是相同的毛病,就可以用同一個法子。而且化肥跟營養水,也可通用。不過用量跟方法,卻是因地製宜的,若衙役大哥想要更準確些,那我得先瞧了田地才能說。”

  ??她這話也算是保留了後路,畢竟桃溪村跟附近的田地,的確是因著次生鹽堿才會長不出好莊稼。

  ??可旁處的田地,許就是別的災害呢。畢竟,不可能所有的地方,都是相同的地勢跟情況。

  ??楚大也算是個人精了,哪怕知道林秀秀是留了話的,可也聽出她話裏的意思,隻要是跟桃溪村一樣長白毛病的地,就能用她的法子治。

  ??第九十六章

  ??他心裏有了底兒,想到回家後,該湊湊銀錢,也給爹娘兄弟們買些化肥跟營養水。搏一搏,許是還能得了桃溪村這般的出路呢。

  ??另一個年輕些的衙役魏有福,看著這寬敞明亮青磚大瓦的院子,到現在還沒回過神來呢。

  ??乖乖,隻是一個寡、婦,竟能蓋的起這般金貴的院子。

  ??對,在他眼裏,像這樣的院落就足以稱得上金貴。至少,在他身邊,還沒人能蓋的起這樣的院子。

  ??哪怕是現丞大人,現在住的院子,也是靠著姻親得來的。可就算如此,也沒見比趙家這院子敞亮多少。

  ??不怪他沒見識,就是換做誰,誰敢信這事兒?

  ??別說是在災年,就是在好年頭,說一門倆寡、婦的人家,前頭還窮的要生要死呢,後頭就靠著自個的本事把日子過紅火,而且還蓋起了數一數二的院落的事兒,怕是也沒人會信。

  ??“趙家娘子,你這院子得花了多少銀錢啊?”魏有福咋舌問道。

  ??他這話一出口,一旁的楚大抬手就扇了他後腦勺一巴掌,假意虎著臉道:“多少錢你那點俸錢也蓋不起!有這功夫,不如問問趙家小娘子,作坊裏的紡織機多少銀子,若是買得起,你也給弟妹跟嬸子買一台,好過雙著身子的弟妹,還有年老的嬸子還要做伺候人的活計貼補家用。”

  ??他說的話,明顯就是提醒人的。

  ??林秀秀聞言,笑道:“我這提花機,也是打縣城吳家少東家那買來的。隻是我因著村裏所種棉花的事兒,同吳家有些生意上的往來,纏上了幾分交情才求來了幾台機子。”

  ??她話沒說盡,不過卻足夠對方聽明白的。

  ??一旁裏正清楚其中的道道,趕忙附和道:“秀秀這話是實打實的真,這事兒還是我在中間做了證。要不是為著給村裏婦人們尋活計,秀秀根本用不著花了錢還欠個人情買這提花機......”

  ??他這麽一說,那兩個衙役就知道,那機器不是買得起買不起的事兒,而是買著買不著的事情。

  ??不過林秀秀也知道如今作坊許多棉線,都是打外麵購置的,所以她就說道:“不過若是大娘跟嫂子能會紡線,那咱們作坊倒是能收那些線。當然,價錢就按著我給村裏鄉親們的價錢來,絕不會讓大娘跟嫂子虧了工夫。”

  ??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最後倆衙役百般感謝的離開了。

  ??來的時候,因著在旁的村收稅不順利而心頭愁苦的二人,在離開桃溪村時,已經是神情輕快,心滿意足了。

  ??當然,臨走之前,倆人也不忘給林秀秀一個人情,“趙家娘子日後要是遇上什麽難事兒,隨時可以去衙門尋我們哥倆。我楚大旁的不敢說,在咱們縣城,尋常商戶跟人家,都是要給我跟我這兄弟一個麵子的。”

  ??不管這是不是客套話,林秀秀都笑著應下了。

  ??且不說腳下生風,一路帶笑出門的二人是何想法,現在林秀秀心裏就生出了另外一條掙錢的法子。

  ??本朝也不是家家戶戶都舍得買紡線車的,就像桃溪村自個家裏有紡線車的,哪怕是最破舊的那種的,都還是少數。

  ??前頭她許了村裏婦人們,但凡能紡出線來的,她們作坊都收。

  ??可這麽久了,卻是極少數幾戶人家來送過線。多半,都是直接把棉花賣了。

  ??究其原因,可不就是有紡線的本領,卻借不著紡線車麽!

  ??可要是,能租賃,那會不會是個雙贏的局麵?

  ??婦人們得了新路子給家裏添進項,而她的作坊也能保證穩定的紡花布的原料......

  ??想到這裏,林秀秀就琢磨著,要尋個人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開辟個租賃的市場。

  ??最後,她思來想去,還是讓王順子給吳家捎了信。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