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趕集談事
作者:錦若      更新:2021-07-26 06:07      字數:2926
  這一把糖給的讓錢管事跟錢嫂子都不好意思了,連忙擺手拒絕。

  ??畢竟陌生人上門尋他,誰知道為的是什麽?萬一是他做不到的,或者做著為難的,那豈不是讓自個進退不得?

  ??所謂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軟......中間還有自家兄弟這一道,若是鬧得難看了,這關係都不好處了。

  ??奈何他們拒絕的快,可林秀秀動作更快,直接塞了一塊進孩子嘴裏。

  ??林秀秀笑著說了幾句,然後就讓小閨女帶了糖去跟姐姐們一塊吃。

  ??“錢哥也莫要緊張,我送糖跟拜托您的事兒是兩碼事。事兒成不成的,都不妨礙我喜歡幾個孩子。”

  ??錢管事兒看了一眼韓毅,見韓毅沒什麽異樣,也就略微安心了一些。

  ??雖說那會兒心裏是擔憂的,可他轉念想想,自家這兄弟素來都是可靠的,應該不會給自個找難題。

  ??因為兩家並不熟絡,所以林秀秀也沒太過客套,直截了當的說了自個的意思。

  ??“那灰燼跟粉塊,還有燒窯用的草木灰,我家都是要的。想問問錢哥能不能賣,要是能賣給我們的話,一爐得多少錢。”

  ??錢管事兒不妨她是為這個,當即就笑了起來,“我還當是你要什麽呢,你要的這些都不值錢,平時陶窯裏都是直接拉出去扔了的。”

  ??“你要是要,隻管找人拉回去就行,哪裏還用得著錢啊。”讓人拉走,還剩了他們的力氣呢。

  ??林秀秀聞言,趕忙搖頭道:“錢哥厚道,我也不能讓你白給張羅。我家沒有才車,我跟我娘倆人來拉灰也不方便。您看這樣行嗎,往後陶窯往我家送一爐灰跟粉塊,我出兩文錢。雖然不多,可也算是我家的心意了。”

  ??錢管事兒擺手,“這樣顯得我不厚道了,你今兒送的這些糖,也值不少銅板了。我要是再收你爐灰的錢,讓人知道了,還不得說我見錢眼開?”

  ??“話不能這麽說,錢哥解了我們的難題,我們也不能幹空手套白狼的事兒。兩文錢是要給的,若錢哥不要,那我們就再去尋別的路子。”

  ??錢管事兒還有些猶豫,倒是一旁的錢嫂子暗暗捏了他一下,笑著應下了。

  ??現在家裏缺錢,仨閨女吃喝不要錢?老人奉養不要錢?他們還租著別人家的院子,一年下來也要許多錢。

  ??若隻靠著錢管事兒在陶窯做工掙的錢,哪裏夠啊!

  ??眼下林秀秀說的,雖然數目不大,可蚊子腿那也是肉啊。有總比沒有強,到時候攢下來,一家人吃一頓肉也是好的。

  ??林秀秀沒琢磨錢嫂子的心思,隻接著說道:“這東西我買回去是有用的,但卻不想讓旁人知道。所以,這事兒還需要錢哥跟嫂子幫著保密。”

  ??錢嫂子見她說的神秘,當即就笑了起來,“這算什麽事兒,就是你不說,咱也不會往外傳的。”

  ??她的話沒說盡,陶窯往外扔爐灰可也給著銅板呢。送去桃溪村,也就是順手的事兒。若是傳出去了,那陶窯的上下一分,哪裏還能輪到著自個家啊。

  ??所以就算林秀秀不叮囑,她跟錢管事也不可能往外說的。

  ??到錢家也就是半盞茶的功夫,事兒就說定了。

  ??林秀秀跟王氏不好多留,尋了個還要回家做活兒的由頭,就離開了。

  ??這一來一去,倆人手裏的銅板就又出去十幾文。滿打滿算的,她們現在也就剩一百來文了。

  ??不過饒是這樣,王氏也沒質問林秀秀平白的,要那爐灰做什麽。

  ??她想著,莫不是自家兒媳婦想要搭上鎮上的關係?又或者,有旁的打算。

  ??不過無論是怎樣想的,現在的她,都覺得秀秀做什麽都是章程的。

  ??回去的路上,自然少不得碰上當村人。

  ??不過這一回,林秀秀跟王氏遇到的幾人,卻並不是先前見到的和善嬸子。裏頭穿的體麵的那個,倒有一股子盛氣淩人的得意模樣。

  ??王氏小聲說道:“那是你大伯娘,先前咱老趙家就她生了仨兒子,所以得意的厲害。後來娘生了磊子,分了她的風光,所以這麽些年,她跟咱都不對付。”

  ??“先前磊子被抓去服兵役,她麵上是上門說好話的,可實際上還不是看我跟磊子笑話的?”

  ??“就咱家日子過得最難的時候,她都沒給過個好話,隻要上門少不得奚落咱家一番,走的時候不論野菜還是餅子,都能連底兒一塊順走。”

  ??要不然,憑著王氏那勤快的性子,家裏哪裏至於淪落到吃觀音土的地步?

  ??也就是後來王氏救下原身後,算是白養個廢人,讓趙氏想拿東西都翻找不到,這才消停了。

  ??王氏歎了口氣,大抵是被生活磋磨的,最初的時候趙氏一提兒子,她心裏就難受的要命。

  ??可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過久了,她就是再想兒子,也已經能強迫著自個看開了。

  ??現在,她就想守著兒媳婦安安穩穩過日子,等家裏好過一些了,再給兒媳婦尋個上門女婿。

  ??雖說隔著好幾個彎呢,可好歹也算是往家裏招了個頂梁柱。

  ??當然,這些事兒她也就想想,如今可不敢跟旁人說。

  ??畢竟這年頭媳婦難尋,萬一有生著壞心眼的漢子上門,那可就害了自家人了。

  ??林秀秀掃了一眼大伯娘,應了個聲就沒動靜了。

  ??王氏則繼續給她說著旁邊的人,“你大伯娘邊上的,是當村孫家婆娘,你該叫嬸子的。年兒個夏天的時候,她托人向我提她家閨女跟磊子的親事,娘想著左右都是一個村的,知根知底,就應了。結果兩家剛說定,轉天兒她家就後悔了,說是三裏屯那邊的富戶跟她家提親了。後來磊子被抓去當兵了,這事兒就不了了之了。”

  ??“可你說她要是悔婚就悔婚吧,偏生還想落個好名聲。後來一提起來,還拿著磊子去當兵要她閨女守活寡的話說事兒。”一說起這個來,王氏就氣的厲害。

  ??她不是沒想過上門去鬧,可家裏沒個男人,而孫家除了被推出去服兵役的老二,家裏還有倆兒子呢。所以她就算有那心思,也沒那底氣。

  ??餘下的幾個,算是村裏的老好人。

  ??這麽說著,幾人就碰到了一塊。而林秀秀,也在王氏的幾句話裏,把歇到一起的幾個人對上了號。

  ??大抵是歇著無聊,大夥兒就七嘴八舌的說起自個趕集買的物件來。

  ??幾個嬸子瞧著王氏挎著的籃子裏滿滿當當的,不由羨慕道:“嫂子,你可是熬出頭了,這豬板油熬好了,可能吃許多日子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