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機體測試
作者:滿足ing      更新:2021-09-10 22:26      字數:2131
  “來試一下吧。這幅軀體。”

  隨著洛言的輕輕躬身,他做出了起跑預備姿勢。

  一秒的微微蓄力,八米大的龐大軀體像一頭獵豹一般竄了出去。

  咚咚咚!

  沉重的步伐,每一腳都會在森林的土地上踩出深深的腳印。

  但重力的束縛並沒有影響洛言奔跑的速度。

  五米每秒、十米每秒、十五米每秒……

  洛言的速度在不斷攀升,他的身影在原始森林中拉出一條白線,以不符合這巨機體外表的姿態穿梭於巨木之間。

  就像白色的遊梭於綠色的絲線之間穿行。

  突然,前方,古木的氣生根垂落,條條交錯,沒有穿梭的縫隙。

  但洛言沒有以蠻力撞開。

  他奔跑的步伐略微一停頓,轟地一下,洛言躍出了二十米的高度。

  跳躍的地點,周圍的空氣先是因為他的撞擊而呈圓圈向外擴散,又因為被撞擊開的空氣致使跳躍的地點空氣稀薄,而在洛言離開之後迅速倒吸了回去。

  風卷動塵埃,形成一個圓錐,尖端指向洛言腳底。

  這一跳,所消耗的能量差不多等於一發百毫米口徑炮彈。

  咚——!

  伴隨著洛言的落地,又是一聲震動。

  滑行幾步,他穿越了最後幾顆樹木,周圍頓時寬闊了起來。

  眼前,是一處河穀地帶。

  周圍白色的石頭鋪滿,中間溪流清澈見底。

  在這樣的地貌,洛言也有縫隙施展全力了。

  咚咚咚的腳步聲中,速度繼續攀升。

  二十米每秒、二十五米每秒!

  直到三十米!

  僅靠這機械雙腿的驅動,洛言八米高體型居然達到了三十米每秒。

  這什麽概念,百公裏每小時的時速,僅僅靠跑,還是如此大的體型。

  之所以如此快,一方麵歸功於洛言注重靈活的機體設計,另一方麵,也是比較重要的一方麵,他的金屬強度。

  經過兩年的實驗,洛言發現了一個以前一直忽略的細節。

  隨著一次次的靈魂蛻變,威震天金屬的強度居然更強了,其性能從各方麵都超出洛言剛剛成為機械生命體之時。

  這樣的變化稱之為進化也不為過,屬於機械生命體的進化。

  洛言原本還以為,隨著自己的實力不斷變強,魔導的輸出與防禦不斷增加,自身的金屬強度遲早會跟不上戰鬥。

  到時候有兩種解決方法。

  一,轉裝甲防禦為能量防禦。

  二,尋找性能更優越的金屬作為護甲。

  現在看來短時間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

  得益於這般強度的金屬,洛言的力量達到了二百噸,完全可以拿坦克當皮球踢。

  這樣的力量也催動洛言巨大的軀體以百公裏每小時的時速奔跑。

  但三十米每秒還不是洛言的極限速度。

  【反重力。】

  洛言展開力場係的航空術式,令反重力的效果環繞周身,他不是要飛行,而是令這樣的力量伴隨自身的戰鬥。

  讓這具龐大的軀體,發揮敵人難以預料的靈活性。

  纏繞反重力術式之後,洛言的奔跑速度再次攀升。

  四十米每秒、五十米每秒。

  漸漸地,洛言的速度達到了一個恒定。

  並不是洛言無法提升了,而是再提升下去,就不像在跑,像跳了。

  一步跳出數百米地跳。

  這樣的滯空時間太長,還不如說是飛行。

  到這裏,洛言就索性測一測人形態的飛行速度。

  航空術式啟動。

  本來推進力對於洛言當前體型已經小到可以忽略的航空術式,在反重力的支持下,還是令龐大的軀體有了一定的初始速度。

  反重力飛行術式啟動。

  這樣的初始速度配合上反重力飛行術式的推進力,洛言的速度一下子到達了一百五十米每秒。

  引擎展開。

  在這個體型下,引擎才是主要推進力。

  隨著洛言的控製,後背、後腰與雙腿,主引擎、副引擎和輔助引擎大大小小加起來五十四個在一聲機械的嗡鳴中展露。

  隨著機械結構的變化,洛言機體銀白色中,多出了些許黑色。

  然後在這些黑色中,閃耀出藍色的等離子光芒。

  一瞬間,洛言身前,肉眼可見的白色氣浪被衝擊開了。

  依然是風阻的問題。

  這個體型,洛言的風阻已經不是之前可以比的了。

  再加上洛言機體表麵也不如之前平滑,令本就並不適合大氣飛行的機體外形雪上加霜。

  好在有風之屏障的存在。

  風之屏障展開。

  在淡淡的青色螺旋環繞包裹洛言機體之時,一圈白色的氣團纏繞在了洛言的腰間。

  那是音爆雲。

  在風之屏障的幫助下,洛言的速度達到一點三馬赫並恒定。

  這個體型,洛言的爆發式航空術式無法給予多少提升,所以這基本是人形態的極限速度。

  但洛言可以通過短時間損耗引擎,以超頻之後引擎損壞為代價,將速度提升到兩馬赫。

  同時,斥力等術式也可以為他短暫加速,隻不過這樣的動作太過明顯容易被敵人察覺,在實戰中沒有意義。

  【那麽,高速狀態下靈活度如何?】

  洛言調整身體姿態,將飛行時與地麵平行的姿勢轉換到垂直。

  這一變,速度直接降到了音速以下,於三百二十米每秒的程度維持。

  他從背後抽出背著的大劍,足足有六米長,劍型與之前機體使用的類似,依然是電磁炮與大劍的結合體。

  在抽出來的那一刹那,洛言右手猛然發力。

  劍光一閃即逝,多道劍光組成一個環繞在洛言身前的半弧麵殘影。

  就格鬥動作而言,這樣大體型的機體有不弱於之前機體的靈活性。

  對此,洛言相當滿意了。

  畢竟,有這般靈活性,再加上亞音速的飛行速度,體型小的對手難近他身。

  最後,洛言將大劍放回背上,又實驗了一下各種轉向與高速變向。

  果然,這樣的體型下,銳角轉向已經成為了不可能。

  先不論機體是否能承受這樣的加速度,光洛言當前質量下銳角轉向所需要的瞬間推進力就不是當前機體能滿足的。

  即使如此,洛言仍然能在亞音速狀態下完成一秒三百六十度變向。

  是f22等戰鬥機變向速度的二十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