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過年
作者:乘風破浪      更新:2021-08-19 02:37      字數:2126
  “對了,你今天找我爸有事兒嗎?他去村口跟我下棋去了。”

  李秀成問道。

  李東海像是一下反應過來了,說道:“大伯跟我爸說,今年我們倆都回來了,說是一起去祭拜一下奶奶,兩家人一起過年。”

  “然後我爸讓我回來的時候過來找一下大伯。”

  “哦,原來是這麽回事兒,那你先坐會兒,估計我爸一會兒就該回來了。”

  李秀成仔細想了想,他前些年好像確實沒怎麽和李東海同過框,連一起祭祖都沒有過。

  怪不得自己這時候想不起他,也是有道理的。

  “誒,東海啊,你現在還是在部隊對吧?”

  李秀成先確認一下李東海的現狀和自己記憶中是否有出入。

  “嗯,對啊,今年才升了排長,特意攢了假,趁著過年回來陪陪我爸媽,也跟他們分享一下這個喜訊。”

  “不錯啊!東海,都已經是排長了,這麽年輕就當排長?”

  “嘿嘿!嗯,算是破格提拔,我是我們這片最年輕的排長。”

  李東海不好意思的笑道。

  “那確實挺好的,東海看來你在部隊混得真的挺好的啊!”

  “其實也還好,就是比別人多呆了幾年。”

  幾番閑聊之後,李秀成確認了李東海的經曆與自己記憶之中沒有差別。

  想了想事情發生的節點,李秀成突然意識到應該提醒一下東海關於他父親腦溢血的問題。

  “東海,二叔最近身體怎麽樣?”

  “挺好的,大伯呢?”

  “上次我聽我一個醫生朋友說,還是需要多檢查一下身體,一年去做一次體檢。有些病在內裏看不出來,能到發病的時候就晚了。”

  “我都在想過完年帶我爸媽回一趟興蓉,給他們二老去體檢一下,二叔年紀也大了,你也注意著。”

  “真的嗎?”

  那個年代的人們都沒什麽體檢,防範於未然的意識,大多都是有病症才會去醫院。

  尤其是在小地方的人們,小病小災,首先考慮的不是去醫院掛號,而是各種偏方招呼。

  總是拖得無藥可救了,才會想起這個世界上還有醫生這個職業。

  李秀成的父親就是這麽去世的。

  不過這也不怪那時候人們這麽做,主要原因還是經濟水平太低,根本不敢去醫院。

  “嗯,什麽腦子裏、內髒裏的病都需要去醫院才知道。”

  李東海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不過內心突然覺得自己在部隊這麽多年,陪在父母身邊的日子太少。

  要是自己的父母真的出現李秀成說的那種病,身邊哪裏有人可以幫忙。

  說到這裏,李東海腦海中第一次出現了想要退伍的想法。

  聊著聊著,李爸李媽都回來了,還有曉萌和朵朵。

  見著李東海,紛紛熱情招呼著。

  “喲,東海回來啦!長得老高了,精精神神的,真像個軍人樣兒。”

  李媽手裏抱著一把菜,看著這精神抖擻的侄兒,眼睛都在發亮。

  “奶奶,這個叔叔是誰啊?”

  “這是你二爺爺家的兒子,是你東海伯伯。”

  朵朵很喜歡李東海,拉著他直鬧著玩兒。

  小院子裏歡聲笑語的,一直在部隊的李東海還未娶妻生子,朵朵的可愛,和家人的溫暖,讓李東海退伍返鄉的心又萌動了幾分。

  本就是一家人,又年齡相近,過年這幾日兩家又頻繁來往,讓李東海和李秀成的關係變得日益密切。

  李秀成此刻並不想影響李東海什麽,隻是需要進一步搞好關係,等到李東海退伍回五湖之後再說。

  憑借李東海和羅登華這兩個人,之後在五湖發展地產那就方便了許多。

  石材廠的事兒也忙完了,胡長安和趙誌遠也時常過來拜個年,呂平南回了陶縣,一個熱鬧溫馨的年就這麽過著。

  就在李東海離家的前一天,記憶中的李家二叔突如其來的腦溢血還是來了。

  李秀成開著車帶著二叔到了縣醫院,幾個小時慌忙地搶救,才勉強脫離危險。

  醫生說這裏治不了,隻有送去五湖市醫院,那裏有一個治這種病的專家。

  李東海悲痛萬分,下定決心退伍轉業,申請去五湖。

  李東海回到部隊辦理手續。

  在辦理手續的這段日子,李秀成擔下二叔的醫療費用,還為照顧二叔的二嬸在醫院邊租了房,李東海感激不盡,說回來之後一定好好報答李秀成的恩情。

  李秀成帶著一家人回到了興蓉,準備準備接手機械廠的相關事宜。

  年初七,機械廠正式上班,在新年總結大會上,機械廠的王廠長在所有的員工麵前,鄭重宣布了,機械廠改製的消息,機械廠即將交於大南省的趙氏集團接管,下周一舉行交接儀式。

  底下一片嘩然,人人自危。

  雖然風聲之前早有傳出,但是正經宣布為大家帶來的震撼還是一點不小。

  “看吧,看吧,我就說姓趙。”

  “這叫什麽事兒啊,機械廠這麽多人以後可怎麽辦哦。”

  “人家趙氏集團可有錢了,拿給他們管說不定是好事兒呢!”

  “這可說不準,民營企業可沒國企好混,我兄弟在民營企業可累了,工資還不高。”

  “這都好說,機械廠這麽多人,有多少吃閑飯的啊,那人家要是裁員,這才是最慘的!”

  “誒誒,聽沒聽說來管我們的人是誰啊?”

  “聽說是趙氏集團的千金,年輕又漂亮,有人都看到過她跟李市長一起吃飯呢。”

  “對對對,我也聽說了,她去年來了好幾次興蓉,估計就是為了考察我們廠的。”

  “但是這麽年輕一個丫頭片子管的機械廠嗎?要是大家不服咋辦?”

  “這就不是我們擔心的事兒了,反正隻要發錢,過一天是一天,不用我們來操心。”

  …..

  王廠長在台上長篇大論地說著,台下嘰嘰喳喳地議論著,大家都是各懷心思,等著“新皇駕到”。

  能幹實幹的骨幹們等著機械廠改製之後能夠有自己發揮舞台。

  像周建軍這樣機械廠蛀蟲整日整日擔驚受怕,暗自籌措了一筆錢,等新領導到了送個禮。

  一些混天度日的老油條一邊擔心著會不會裁員,一邊繼續混天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