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市長約談
作者:乘風破浪      更新:2021-08-16 16:57      字數:2052
  “好,我先去接人,你先過去安排好。”

  趙雪瑤說完,頭也不回地向自己的車走去。

  李秀成回到台球中心,親自去後廚安排了一桌精致的商務餐,還加了火腿天麻雞。

  周桐和吳家貴去了通縣之後,工作開展得非常順利,沒幾天就跟林業局下麵負責收農產品的農業公司老總混的關係極熟。

  他們還專門托人帶回來了一箱出售到江東省城的天麻,讓大家想吃的時候可以吃吃。

  安排好之後,李秀成就坐在V8包間裏等著。

  不一會兒,趙雪瑤和新來李市長一起來了。

  李秀成一看,吃驚地叫道:“你說要一起吃飯的人就是李市長啊?”

  “對啊,李叔叔說好了今天要去一起吃飯的。”

  “你早說是李市長那我肯定跟你一起去接了,李市長光臨台球中心吃飯,那是我們極大的榮幸啊!”

  “哈哈哈哈,李總今天不必客氣。我今天是以雪瑤叔叔的身份來赴的宴,不是市長身份,不用那麽講究。”

  李民華還是很隨和,沒有非常大的官架子。

  “來來來,那李市長您坐這裏,正好我們這裏推出了一個新菜,想要重點打造,先請您嚐嚐鮮。”

  趙雪瑤再一次被李秀成無視,果然這李秀成眼裏隻有利益和更大的利益,明明今天是李秀成請她吃飯,現在反倒變成多餘的了。

  趙雪瑤一臉怒意的看著李秀成。

  李秀成抬頭,和趙雪瑤對視一眼,“誒,趙總請坐啊!你不是要吃好吃的嗎?這絕對好吃,請您嚐嚐。”

  一旁服侍的服務員為趙雪瑤和李民華盛上一碗湯。

  兩人喝下之後都覺得有些驚喜。

  “這是什麽?好特別?”

  李民華是從大南省省上派下來的,從小都生長在尚海,他也未曾吃過天麻這東西。

  “這道菜是我們秘密研製的,還在研發過程中,原料方麵還有點問題,等成功之後,就會大力推出,爭取打造成為興蓉乃至大南的一道地方特色名菜。”

  目前天麻的事情還未落地,還不易聲張,而且前期的神秘感越足,才會更期待真相。

  “噢?李總的想法確實不錯啊,這道菜在我看來也值得,希望李總可以成功,為我們興蓉爭個名號回來。”

  李民華表態說道。

  “還不錯吧,挺鮮的,像是加了什麽藥材,有股補藥味兒,喝了感覺心裏暖暖的。”

  趙雪瑤說道。

  “哈哈哈哈,確實如此,不過具體什麽藥材,我現在還不能能說,請趙總見諒。”

  “行吧,那就以後再說吧。”

  “我也不給你扯其他的了,今天我找你隻為一件事!”

  “國營機械廠改製。”

  “怎麽了?這跟我有什麽關係。”

  李秀成表情出來的淡定讓李民華和趙雪瑤都很奇怪。

  這個消息無論是對興蓉的那一個人來說都是重磅新聞。

  國營機械廠共計2000多名員工,擁有數百台的高精尖設備儀器,效益也還不錯,是興蓉市非常多人家賴以生存的“鐵飯碗”,居然要改製,簡直不可思議。

  而李秀成卻覺得沒什麽事兒,前世就已經見證了國營機械廠的改製過程。

  國企改製本來就是一個必經的曆程,現在都還隻是開始,等再過兩年,全國各地都要開始陸續進行。

  李秀成是一個在乎的事情會認真籌謀、仔細觀察,但是與自己無關的事兒,他就完全不會理會。

  機械廠本來就存在很多問題,這裏麵還不乏自己很多熟人,改製也是一個燙手山芋,所以李秀成沒考慮過要做機械廠的文章。

  “李總對於國營機械廠改製有什麽想法嗎?”

  “想法?什麽想法?是改製件事兒的想法?還是怎麽改製的想法?”

  “你都可以說說。”

  “國企改製本身就是一個必經階段,過去我們經濟薄弱,要發展起來,需要國家的大力扶持,所以國企應運而生。”

  “而現在,我們的經濟發展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效,我們要進一步解放生產力,刺激市場消費,就需要更多能夠迎合市場需求的靈活的企業。”

  “除了一些壟斷性的,關乎國家命脈的行業,剩下的大部分國企都應該改製。”

  “至於怎麽改,這就還是回到討論最多的問題,大鍋飯、鐵飯碗對於一部分人來說很好,可以躲懶又有一口飯吃。”

  “但對於一心想要幹出點成績的人,可謂就是一種溫水煮青蛙的毀滅性打擊。幹與不幹都一樣,再有激情的青蛙也遲早被這鍋水給煮熟。”

  李秀成一番話也算是心裏話,他希望這位新市長能夠聽進去,能夠讓機械廠的麵貌改一改,以至於不要重蹈覆轍,成為經濟發展曆史進程的犧牲品。

  “李總年紀輕輕,心中卻有溝壑啊,對時代的解讀簡直太精準了!你是哪個學校畢業的?你們老師為你這個學生感到驕傲吧!”

  李民華自然的以為李秀出是名牌大學畢業生。

  “李市長說笑了,我一個小小的中專生罷了,也沒什麽好驕傲的。剛才說的這些都是自己琢磨出來的,做生意嘛,看清形勢才能找準風口嘛。”

  李民華被李秀成的才華震驚,之前趙宏義說要把國營機械廠交給李秀成時,他是不讚同的。

  國營機械廠關於數千個家庭的飯碗,搞不好這不僅關乎於他市長的位置,更關乎於社會的安全穩定。

  而李秀成雖然已經做出些成績,但是終究還是太年輕,機械廠裏那一群在廠裏呆了幾十年的老油子不會服的。

  不過現在他改變主意了,李秀成絕對是最合適的一個人選。

  他年輕有衝勁兒,對時代的發展又有自己的見解和想法,管理方麵也算是一把好手,對國營機械廠又熟悉,知曉其病灶,能夠精準地找準問題。

  如果李秀成能夠接手機械廠,那麽一定能夠幫助機械廠順利實現改製,真正融入市場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