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涼州疫情背後(三)
作者:川藏美人      更新:2021-07-26 01:07      字數:2346
  楚元笙跟著聶遠來到刺史府的官銀庫外,庫房從外麵看鐵門鐵窗,固若金湯,地處刺史府後堂書房旁,銀庫的鎖設計是兩鑰一鎖,且兩把鑰匙是一起分別兩端一起插入方可打開,刺史大人翁俊被殺之前,一把鑰匙在翁俊手裏,一把在聶遠手裏。翁俊死之後,兩把都在聶遠手裏。

  ??鎖沒有撬動的痕跡,聶遠打開鎖,用力將鐵門推開,裏麵空空如也,楚元笙走進去,每麵牆都是有三大塊貼片拚接而成,且接縫很嚴實,庫房頂部和地麵也都是鐵質的,不用專業工具根本不可能打開。

  ??楚元笙轉到書房,推門進去,書房一片狼藉,書架傾斜著靠在牆上,書籍散落一地,書櫃上有很多不規則的砍痕,書桌後麵的書法畫也被淩亂地劃開,零零散散地掛在牆上,書桌上的燭台和筆墨紙硯,像是被人大力拂下,散落在距離書桌一丈遠的牆角,書房中央一大灘已經幹涸的血跡。

  ??“翁大人就是在這裏被殺的,是被割喉的。”

  ??“報案人是誰?”

  ??聶遠歎了口氣說道:“報案人是老夫人,翁大人一夜未歸,老夫人放心不下便過來看看,見到這一幕,當時老夫人受驚過度,就病倒了,現在老夫人也得了疫病。”

  ??“刺史府的侍衛呢?”楚元笙撫上書櫃上的砍痕問道。他打開書櫃上下兩層,將裏麵的書全部搬了出來,裏麵空空如也,他又將書全部放了進去,關上書櫃門。

  ??“侍衛們也都得了疫病。”

  ??楚元笙走到書架旁,將書架扶正,書架上光禿禿的,“既然庫房鎖沒有打開過,那必然有其他通道。”楚元笙自言自語地走出了書房。

  ??他繞到庫房的另一邊,另一邊是一個檔案間,裏麵整整齊齊,地上和書架上都布滿灰塵,楚元笙套到庫房後麵,庫房後麵是茅房和雜物間,雜物間裏也是布滿灰塵,裏麵都是一些年久失修工具。

  ??“你別看了,涼州這庫房是全大興王朝最堅固的。”

  ??“走,帶我去看一下老夫人和那幾個侍衛。”

  ??他們一行三人直奔於翁府,翁府外掛了白幡和白燈籠,方和奉命在門外等候,開門的是一個年約四五十歲男人,身著一身褐色的短袖寬袍,麵容枯槁,他聲稱是翁府管家,他將楚元笙和聶遠帶到後院老夫人的房間,一進們,楚元笙和聶遠就聞到一股濃烈的糞臭味,老夫人躺在床上麵無血色,奄奄一息,見到聶遠欲起身行李,被聶遠阻止了。

  ??“老夫人,他是京城來的大理寺卿瑞王爺,是皇上派來偵查刺史大人被殺一案的,他有些事情要問你。”

  ??老夫人點點頭。

  ??“老夫人,翁大人遇害之前有什麽異常表現嗎?”楚元笙問道。

  ??老夫人想了想,“就是比平時忙一些,我問他都忙些什麽,他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還說我們有可能要搬回京城了。”

  ??“他有沒有說是什麽人?”

  ??“這倒沒有說,他政事方麵的我也不過問的。”老夫人有些氣喘,她的肚子已經鼓起

  ??“那他遇害前一天有沒有說過什麽?”

  ??“沒有,隻是悶悶不樂,我想大概調回京城無望他才這樣的吧。”

  ??“謝謝老夫人,叨擾了。”

  ??楚元笙出了院門便問道:“這個疫情什麽時候開始的?”

  ??“有半個月了,翁大人也遇害半個月了。”

  ??“他的夫人和孩子呢?”

  ??“據他所說,他的妻兒在六年前的一場事故中死了。”

  ??“那些侍衛現在哪兒?”

  ??“集中收治在“風情”客棧。”聶遠撓了撓頭道:“那邊是重災區……我家裏還有個大肚婆……”

  ??聶遠的妻子已經到了孕晚期,今天出門前,妻子是千叮嚀萬囑咐,不顧大的也得顧小的,要說男人呀,隻有有了家室後才知道愛惜自己,他尷尬地看著楚元笙。

  ??“沒事,理解,我自己去。你先回去,我晚點還要和葉璃匯合。然後再去找你。”

  ??“好!”分別之前,他給了楚元笙一塊通行證,“有這個通行證,在這疫情期間,方便辦事。”

  ??太陽西下,雪已經停了,放眼望去,天地渾然一色,一片銀裝素裹,楚元笙和方和行走在空空曠曠的街道上,遠遠看見葉璃和喬澤從一戶人家出來。

  ??葉璃他們也看見楚元笙和方和,他們抱著孩子走了過來,葉璃問道:“楚元笙,你們這是要去哪兒?”

  ??“對麵街道的風情客棧。”楚元笙見她麵露疲色,心疼的不行,轉頭對方和說:“方和,你帶葉璃回去休息。”

  ??“不用,你那邊怎麽樣?”葉璃問道。

  ??“沒有什麽進展,你們呢?”

  ??“脈象太像普通痢疾,但這絕對不是普通痢疾,現在沒有任何頭緒,我征來幾具新鮮屍體,晚上要進行屍檢。”葉璃雙眉緊顰道。

  ??“好,你先跟方和回去休息,我一會就回去。”

  ??“我們一起,也不差這一會了。”葉璃看向對麵街道那座具有濃鬱的***建築風格的建築說道。

  ??“好。”楚元笙太過了解葉璃,隻要她決定的,絕對不會輕易改變,再加上葉璃的敏銳的洞察力可能會發現他忽略的線索。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