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當務之急
作者:閃爍      更新:2021-07-25 20:50      字數:5756
  汞觀的講,美國的當務蘭急是做好兩件事,是積極備好,一是積極參戰。

  ??因為與共和國之間隔著浩瀚的太平洋,不管科學技術有多麽達。隻要人類文明還在用“千米”丈量交通裏程,跨越太平洋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美國的地理優勢就是任何國家都無法比擬的,所以對美國來說,積極參戰比積極備戰更加重要。站在美國社會、特別是普通美國人的立場上,隻有在國家參戰之後。才能感受到戰爭的緊迫性,也才能積極支持國家的戰爭行為,從而提高備戰效率。為此,美國當局必須在另外一個,問題上,也就是以何種方式參戰的問題上下足功夫。

  ??回顧前兩次世界大戰不難現。為了獲得適當的參戰理由,美國當局可謂用心良苦。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在戰場外呆了2年多,直到日本聯合艦隊艦載轟炸機投下的炸彈落到珍珠港,羅斯福才對日宣戰,而且在參戰後做出了“先歐後亞”的戰略決策,即先把矛頭對準與美國沒有過結的德國,收拾了希特勒之後,才集中力量對付東條英機。不管傳聞是否屬實,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戰略選擇足以證明,珍珠港事件本身就是一個陰謀,是羅斯福將美國托入戰爭的陰謀。

  ??即便羅斯福沒有收到日本即將襲擊珍珠港的警報,也應該知道,在禁止向日本出口原油與鐵礦石之後。正處於瘋狂擴張狀態下的日本軍國主義份子肯定會鋌而走險,將槍口對準美國,通過奪取太平洋的製海權。迫使美國承認日本在遠東、東南亞與西太平洋地區的霸權地位。戰後解密的一些資料也證明,當時包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在內的眾多日本高級將領都認為日本打不過美國,向美國宣戰隻是為了奪取太平洋的製海權,迫使美國承認日本在西太平洋地區的霸權。甚至有證據證明,隻要奪取了夏威夷群島當時夏威夷還不是美國的州,日本就將揮師北上,按照與德國的約定攻打蘇聯。總而言之,美國當局利用了日本的這一心態,並且借助日本的進攻,最終把日本當成了登上世界霸權顛峰的墊腳石。

  ??事實上,更具有代表性的還是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作為。

  ??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一樣,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也是等到歐洲列強在戰場上煎熬了兩年多之後才姍姍加入,並且在 年多之後就嚐到了勝利的果實。導致美國參戰、並且加入協約國集團的表麵原因是德國以協助收複新墨西哥州、亞利桑那州、南加利福尼亞州與得克薩斯州部分地區為由慫恿墨西哥參戰,事實上卻沒有這麽簡單。

  ??雖然在墨西哥,德裔種群人數與社會地位都非常高,而且墨西哥確實與美國有曆史遺留問題,即美國西南部地區原本屬於墨西哥在美墨戰爭後被美國吞並,但是在美國。德裔也是第二大白人族群,而且也有著不低的影響力,而墨西哥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也沒有以同盟國集團的身份向美國宣戰,更沒有派兵入侵美國。

  ??從國家性質上講,美國與德國更加相似,都是新興帝國,有類似的利益訴求,都希望通過打破國際秩序獲得霸權,因此都存在著挑戰老牌帝國,特別是控製了全球絕大部分殖民地的英國與法國的理由與動機。問題是,美國沒有加入同盟國以當時的情況,如果美國加入同盟國,英法領導的協約國必敗無疑,說不定就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了,而是以協約國的身份參戰,並且拯救了協約國集團。

  ??從深層次分析原因的話,美國的動機很明顯,即加入同盟國所獲得的利益不如加入協約國。以舊口年初的戰局來看,別說美國加入同盟國。就算美國繼續保半年之內戰敗。當時,英國已經被德國海軍的無限製潛艇戰逼入絕境,地麵戰場上,在德軍的春季攻勢麵前,法軍的地麵防線搖搖欲墜,隨時都有可能被突破。

  ??站在美國的立場上,加入同盟國,肯定會讓英法在年內承認戰敗,而美國不大可能在年內出兵歐洲戰場,也就很難以勝利者的身份分享勝利果實。到時候,得到的無非是一個完成了歐洲霸業,並且用刺刀與大炮逼迫英法出讓大量殖民地、進而成為全球霸主的日耳曼德意誌帝國。與一個處於巔峰狀態的帝國較量。顯然不會有多少好處。 如果以協約國的身份參戰,結果就截然不同了。說直接點。當美國在州7年初對德國宣戰的時候,達到了一箭雙雕的目的。一是讓英法等油盡燈枯的老牌帝國將其視為上帝派來的救晏,二是用最小的代價打敗了同為新興帝國、而且是最強大的潛在競爭對手的德國。客觀的講。後者比前者還要重要。

  ??要知道,僅僅力年後,德國就用另外一次世界大戰證明,德意誌帝國絕對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弈旬書曬細凹曰甩姍不一樣的體蛤想下,如果 呐年時的德國擁有,引賭時的弗一胭力,即相對於世界頭號強國的國力如果以美國的國力為,凶分的話”口舊年的德國能拿呐分,而,咽年的德國經濟最多隻能拿的分。恐怕第二次世界大戰會是另外一種結果。

  ??由此可見,美國在什麽時候參戰,完全由美國利益決定。

  ??當然,曰年的時候,美國麵臨的局麵肯定遠不如舊舊年與 喲年。同樣拿相對國力來說,仍然以美國的國力為,四分,共和國至少為,墜分。歐盟的得分不會低於呐,俄羅斯的得分則在的到刃之間,其他國家與國際組織的得分均不到的。更重要的是,美國已經是世界矛盾的構成體,即美國是釀造世界大戰的主要因素,沒有美國,也就沒有世界大戰。要知道,在前兩次世界大戰中,一直奉行孤立主義的美國並不是釀造世界大戰的主要因素,有沒有美國,世界大戰都會爆。

  ??事實上,在曰年之前的舊多年裏,“孤立主義”在美國非常盛行。很多美國人在總結中東戰爭的經驗教時就認為,正是因為過於積極的擴張政策、或者說扮演世界警察讓美國被迫卷入了很多與國家利益根本有關係的地區衝突,消耗了國力,使美國很難在與主要對手的正麵角逐中掌握主動權,改變這一局麵的唯一辦法就是認清自身利益,避免卷入無謂的國際紛爭,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情。顯然。這就是典型的孤立思想,而美國社會上能夠產生這種思想,而且得到大眾認同。與美具當局的縱容不無關係。

  ??很明顯,美國聳局希望通過孤立主義創造比較有利的國際氛圍。

  ??從曆史上看,第二次世界大戰爆前。美國已經是世界上頭號強國。而且已經通過戰爭債務等方式壓垮了老牌帝國,完全有能力稱霸。美國沒有稱霸,而是大行孤立政策。擺明了就是好處不夠多。想讓歐洲列強再次廝殺,直到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對其構成威脅,或者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阻止其成為西方世界的領袖,美國才能以最小的代價。而且以救世主的身份成為世界霸主。

  ??問題是,這個辦法顯然行不通了。

  ??不管美國是不是“閉關鎖國。”隻要仍然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國家,仍然通過西約集團控製著大半個西方世界,仍然不肯在眾多國際問題上妥協讓步,孤立政策就隻是“鴕鳥政策。”隻能麻痹美國,而不能迷惑敵人。

  ??當然,美國當局絕對不會容許這樣的事情生。

  ??事實上,正是如此,美國當局在適當鼓勵孤立主義言論的時候,也在積極備戰,並未因此而放鬆準備。

  ??問題就在這裏,吹了舊多年的“孤立風”成了美國參戰的最大障礙。

  ??在政客眼裏,美國的地理位置仍然是戰略安全的最佳保障,也仍然是克敵製勝的堅實基礎。幾乎所有國會議員都認為,隻要能夠確保本土安全,美國就能爆出最為強大的戰爭潛力,生產出足以滿足全部盟國需求的武器裝備,成為擊敗敵人的主要力量。如此一來,美國完全沒有必要急於參戰,而是應該像前兩次世界大戰那樣,讓其他列強在紛爭中拚盡全部國力。

  ??從道理上講,這沒有錯。杜奇威也希望如此。

  ??可是從現實出,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除了美國之外,最有實力的歐盟已經與共和國簽署了安全條約。不但不大可能站到共和國的對立麵上,還有可能在共和**隊越過烏拉爾山、攻到莫斯科城下的時候。以安全為由揮師東進,占領白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與俄羅斯西部地區。毫無疑問,俄羅斯絕對不是共和國的對手。如果美國不參戰,哪怕全力援助俄羅斯,也不大可能幫助俄軍頂住共和**隊的進攻。不僅杜奇威這麽看,就連絕大部分美軍將領都認為,在沒有援助的情況下,俄羅斯堅栩年算是正常,堅持 年半就很不錯了,如果堅持2年那就是奇跡。

  ??在與參聯會將領的會議上,討論的最多的不是美軍該何時參戰,而是參戰後該怎麽辦。 說直接點,就是把重點放在哪。

  ??對美國來說,總共有三個選擇。一是集中力量幫助俄羅斯打贏地麵戰爭,二是在中東地區開辟第二戰場。三是在太平洋上與共和國一決高下。

  ??顯然,沒有幾個將軍支持前兩種選擇。

  ??歸根結底,不是美國沒有能力與共和國打地麵戰,而是任何一個地麵戰場到美國的距離都比到共和國的距離遠得多,即便美國6軍的戰鬥力不比共和國6軍差,也會因為後勤保障更加困難而使美國付出更大的代價。相對而言,背靠本土與海外軍事基地的海洋戰場對美國更加有利。是美國的主戰場。

  ??問題是,太平洋占了地球表麵積的三分之一,東西跨度近兩弈旬書曬細凹口混姍不一樣的體蛤米,南北跨度 千米是世界最大的海如,“間的範圍內,肯定需要確定主次,不然美軍的行動將毫無意義。

  ??正如前麵提到的,即便將戰場局限在太平洋西部,也分為西北太平洋、西太平洋與西南太平洋三個主要方向。從地域上分。西北太平洋為日本列島以北區域,西太平洋為大隅海峽到新幾內亞島之間的區域,西南太平洋則是新幾內亞烏以南區域。從地緣上劃分,西北太平洋包括俄羅斯遠東地區、日本與朝鮮半島,西太平洋包括北馬裏亞納群島、關島、琉球群島、菲律賓群島與加羅林群島,西南太平洋則包括新幾內亞島、新不列顛群島、所羅門群島、新赫不裏底群島、澳大利亞與新西蘭。

  ??如果由美國做主,這個選擇並不艱難

  ??雖然關島是夏威夷群島的防禦屏障,但是從關島到夏威夷群島,除了幾座麵積不大的小島之外,中途幾乎沒有駐軍之地,必須跨越數千千米的海域,進攻難度可想而知。從美國利益出。保住澳大利亞的重要性不在保護本土之下。也就是說。美國必須盡一切努力確保澳大利亞的安全,絕對不能讓澳大利亞失守。換個角度,從共和國的立場出,因為澳大利亞具有成為戰略根據地的所有必要條件,就算不為澳洲大6上的豐富礦產資源,也要從鞏固側翼防線出,盡快南下占領澳大利亞。

  ??正是如此,在這次並不漫長的會議上,大多將軍都主張以從澳洲 問題是,美國有主動權嗎?

  ??回答很簡單。至少在這個時候。美國還沒有主動權。

  ??與共和國南下攻打澳洲一樣;美國要想從澳洲北上,最大的問題就是克服中途的重重障礙,特別是擋在北麵的印度尼西亞。也許有人認為,美國可以以菲律賓為基地。直接攻擊共和國本土。顯然,這是非常膚淺的認識,至少在會議上,沒有哪個將軍把希望寄托在菲律賓的身上。原因很簡單,以共和國的實力,就算不能迅占領整個菲律賓。也有能力使菲律賓失去軍事價值。說得再直接一點,隻要美國在菲律賓方向上有任何妄動,或者菲律賓當局有任何輕率行為,共和國都會立即出手,用最短的時間打垮菲律賓。以菲律賓的實力,別說堅持幾個月,能堅持幾天就是奇跡了。與菲律賓一樣,日本的利用價值也不高,至少在這個時候日本還沒有挑戰共和國的資格。

  ??明白這一點,也就不難找到解決辦法。

  ??討論中,包括史塔克在內的眾多軍人都認為,除了加強澳洲的戰略根據地性質,還得加強關島的作用,並且設法利用邊戈加西亞牽製住共和國海軍的印度洋艦隊,設法在西太平洋上打一場海上殲滅戰,打垮共和國海軍的西太平洋艦隊或者南海艦隊,從而奪得絕對海上優勢,為接下來北上攻占東南亞地區打下基礎。

  ??如同史塔克預料的那樣,杜奇威沒有立即表態,隻是同意加快部署。

  ??當然,部署的具體工作由五角大樓負責。

  ??史塔克很清楚總統想要得到什麽。也就沒有糾纏細節問題。說白了。杜奇威最想得到的就是一個充分的參戰理由,而這樣的理由就需要共和**隊主動起進攻,哪怕是攻擊美縣的海外軍事基地,隻要造成重大損失,美國當局就有理由參戰。

  ??次日上午,史塔克就以國防部長的身份,命令駐紮在夏威夷的第五艦隊前往關島。

  ??雖然這一調動引人矚目,被很多人認為是美國的挑釁行為,但是最重要的調動並不在太平洋上,而是在印度洋上。

  ??美國東部時間羽日中午,也就開羅時間刃日淩晨,由3艘航母為核心的美國海軍第四艦隊接到命令,正式通過蘇伊士運河,進入紅海。如此一來,算上以達爾文為母港,長期以迫戈加西亞為基地在印度洋活動的第八艦隊,部署在印度洋海域的美國航母達到4艘,過了共和國海軍的印度洋艦隊。雖然按照美國當局公布的消息,第四艦隊的目的地是吉布提港這是美國在西北印度洋最重要的綜合性海軍基地 不會前往迪戈加西亞,也不會與第八艦隊會合,但是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是針對共和國的軍事部署,目的就是趁共和國無暇他顧的大好時機奪取印度洋的製海權。眾所周知。印度洋算得上共和國的“加勒比海。有人將南海比喻成共和國的墨西哥灣、因此印度洋就是共和國的加勒比海,美國海軍增兵印度洋,相當於共和國海軍向古巴增派艦隊。影響可想而知。

  ??問題是,一個巴學拍不響。

  ??不管美國當局有何意圖,隻有在共和國采取針對性的行動之後,其價值才能體現出來。

  ??共和國會針鋒相對的采取行動嗎?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