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各讓一步
作者:閃爍      更新:2021-07-25 20:47      字數:6333
  次俄浦與,經討打手天的準備”。月刀日,四方腦今貽…北川大,同時商討人道主義援助問題與印度政治體製問題。從這個時候開始,四方腦會晤才進入主題。按照會前公布的日程安排,因為4位腦有政務在身,所以四方腦會晤最多持續到舊月為日。也就是說,要麽在此之前取得實質性的成果,要麽等到下一次會晤解決問題。

  ??打手o月刀日,裴承毅結束了基層部隊的走訪工作,返回沃濟拉巴德。

  ??見到到機場來接他的袁晨皓,裴承毅就知道有麻煩事了。

  ??“國防部來的”。袁晨皓將一份文件遞到了裴承毅手上,“美國企業在印資產分布情況,主要是分布在印度南部地區的廠房,占領區內的廠房已經在控製之中。按照國防部的要求,我調整了轟炸計戈

  ??裴承毅微微皺了下眉頭,迅翻看了一下。“什麽時候來的?”

  ??“三天前吧。”袁晨皓苦笑了一下,說道,“很突然,國防部要我們嚴格保密,聽說相關消息還沒有公布。”

  ??“對作戰行動有沒有影響?。

  ??“影響肯定有,隻是不太明顯,主要是轟炸時避開這些廠房。用國防部的話來說,這些廠房都是我國企業拿錢買下來的,炸爛了,得由我們承擔損失。”

  ??“如果被印軍蓄意破壞呢?”

  ??“那就與我們無關了

  ??裴承毅愣了一下,隨即說道:“怎麽刁能確定是我們炸毀的,還是印軍蓄意破壞的?”

  ??“我怎麽知道?”袁旱皓看了裴承毅一眼,說道,“聽說這事是複,安排下來的,我們隻管轟炸,其他的事情由軍情局負責

  ??“這樣就好,反正對我們沒有多少影響

  ??“基層的情況怎麽樣?”

  ??“問題嚴重啊。

  ??裴承毅歎了口氣,說道,“怎麽說呢,官兵的思想情緒很複雜,大部分官兵考慮的並不是打仗的問題。知道我到基層後,官兵問得最多的問題是什麽?。

  ??“什麽?”袁晨皓掏出了香煙。

  ??接住遞來的香煙,裴承毅沒有急著點上,說道:“不管是士兵、還是基層軍官,都在問部隊改編的事情

  ??“改編?”

  ??“也就是傳說中的第三次軍事改革。”

  ??袁晨皓立即皺起了眉頭。

  ??“不得不承認,各軍軍長的思想工作做得很到位。”裴承毅嗬嗬一笑,說道,“雖然基層官兵的精神仍然很疲憊,有些部隊還有比較明顯的厭戰情緒,但是說到軍事改革,幾乎所有部隊都想盡快上戰場。”

  ??“軍事改革到底是怎麽回事?”

  ??裴承毅看了眼袁晨皓,說道:“我也是道聽途說的,大概意思是,這次戰爭後,元會大幅度縮減軍隊規模,主要裁減對象就是6軍。”

  ??“裁減6軍?。袁晨皓立即露出了驚訝神色,說道,“太離譜了吧,6軍隻有七十萬兵力,再減,還能剩下幾個?再說了,上千萬平方千米的國土、十多億人口才七十萬6軍,根本不算多

  ??“6軍規模又不是由國土麵積與人口數量決定的

  ??袁晨皓愣了一下。沒有反駁。事實也確實如此,在國家戰略安全沒有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國土麵積與人口數量都不是決定6軍規模的主要因素。美國的國土麵積與共和國相差不大,其6軍總兵力在伊朗戰爭後裁減到了的萬左右;俄羅斯的國土麵積比共和國大得多,其6軍總兵力也隻有約萬;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更不用說了,6軍規模比共和國小得多。人口也是如此,印度人口口億,戰爭爆前的6軍規模卻是共和國的4倍;巴基斯坦人口乙多,6軍規模與共和國旗鼓相當;人口隻有共和國鰓的伊朗,6軍規模卻不比共和國小。簡單的說。決定6軍規模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國家戰略安全,二是國家的基本戰略。前者是一般國家的參考因素。後者則是大國的參考因素。換句話說,如果以保衛本土為要目的,6軍規模就應該與外部威脅相當;如果以對川用兵為主要目的,6軍規模就應該與可能爆的戰爭級別相當。

  ??誰都知道,印度戰爭很有可能是共和國打的最後一場周邊地區局部戰爭,而共和國並不存在嚴重的戰略威脅,在不需要繼續大規模對外用兵的情況下,共和國沒有任何理由保持一支規模龐大的6軍。

  ??“哎!”袁晨皓歎了口氣,說道,“看樣子,很多人要做好退役準備了

  ??“什麽意思?”

  ??“你都認為應該裁減,傳聞多半不是傳聞,而是事實。”

  ??“我又不是元,我說了算什麽?”裴承毅笑了起來,說道,“再說了,站在個人立場上,我也不希望裁軍。”

  ??“那隻是個人立場了。

  ??裴承毅苦笑了一下,說道:“得了,說這些也沒用,前線指揮部的情況怎麽樣?”

  ??“作戰計劃已經製訂好了,就等你拍板

  ??“那就好,我們趕緊處理這件事吧

  ??回到前線指揮部,裴承毅立即開始工作。逐一審核袁晨皓製訂的作戰計戈。

  ??不得不承認,袁晨皓處理細節問題的能力足夠讓裴承毅放心。

  ??明確了作戰目的,作戰計戈打手主要就是細節工作,即用什麽樣的手段達到目的,為各作戰部隊安排作戰任務,部署相應的協調工作等等。

  ??舊月28日,裴承毅正式簽署作戰計劃。

  ??隻是,在最後一個問題上,裴承毅與袁晨皓產生了分歧。

  ??按照裴承毅最初的想法,作戰行動將在舊月引日開始,最多提前到舊月刃日,主要是各項後勤準備工作最快也就隻能在門月3o日到個。事實上,在裴承毅返回沃濟拉巴德的時候,後勤準備工作已經到個了。能夠提前3天完成後勤準備工作,與王元慶的親自幹預有密切關係。別的不說,在撥作戰物資的問題上。國防部就沒敢耽擱半點時間;空軍與6航作戰飛機的維護工作也在製造商參與的情況下,提前數日完成。因為外交部參與,所以孟加拉國與尼泊爾增派了工程人員,前沿機場與6航基地的建設工作提前完成。總體來說,後勤準備工作比裴承毅預計的快了許多。

  ??最大的問題解決了,幾斤次要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海得巴拉政權一直在戰略防禦上存在分歧,以費爾南德斯為的強硬派堅決主張死守海得巴拉,絕不後退一步,而以外長圖托為的溫和派則主張退守班加羅爾,利用海得巴拉消耗中**隊的戰鬥力。連最基本的問題都沒有解決,印軍的士氣與鬥誌可想而知。

  ??實際上。就算沒有軍情局提供的情報,裴承毅也知道印軍沒有多少抵抗意誌。

  ??自從費爾南德斯上任,印軍的士氣就開始動搖,裴承毅到凹軍的時候,傅衛民正在與負責接管戰俘的憲兵交涉。希望能夠增派一批運輸力量,將戰俘送走。當時。凹軍手裏的戰俘過了2萬名。因為戰俘太多,凹軍要守衛維沙卡帕特南,還得為進攻做準備,根本照顧不過來,所以傅衛民不得不區別對待,放走了籍貫在維沙卡帕特南的戰俘。雖然傅衛民想到了一個比較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由戰俘的親屬前來認領,並且在領走戰俘的時候簽下保證書,承諾不再參軍服役,但是傅衛民沒有及時上報此事,受到了項鋌輝的嚴厲批評。實地了解情況後,裴承毅親自給項鋌輝打了電話,然後要求傅衛民派遣巡邏隊到附近的村莊收繳武器,避免釋放戰俘帶來麻煩。也就是說,裴承毅也讚成釋放戰俘。有裴承毅出麵,傅衛民的日子好過了許多,他也對裴承毅非常感激。這從一個側麵反映出了印軍的情況,即絕大部分印軍官兵不想為海得巴拉政權賣命。

  ??因為劉曉賓去新德裏的時候留下了幾個特工負責協調前線指揮部與印度臨時政府之間的溝通工作,所以裴承毅沒有放過審訊戰俘的機會。為了獲得最準確的情報,裴承毅在凹軍多呆了兩天,讓袁晨皓送了幾名特工與印度臨時政府的官員過來,一起審訊戰俘。審訊的結果讓裴承毅堅定了提前起進攻的想法,原因很簡單,海得巴拉政權不但讓印軍官兵極度失望,甚至無法保證軍隊的正常供給。很多主動投降的印軍官兵隻有一個要求,那就是飽飽的吃上一頓。

  ??表麵上,這是再好不過的消息。

  ??可是裴承毅看到的卻是潛在的危險。毫無疑問,印軍官兵主動投降的根本原因不是不想打仗,而是沒法打仗。換句話說,如果海得巴拉政權解決了糧食問題,不但不會有這麽多的印軍官兵投降,還會有許多印軍官兵拚死作戰。

  ??問題就在這裏,海得巴拉政權有能力解決糧食問題嗎?

  ??從長遠來看,肯定解決不了,但是從短期來看,卻有這樣的可能。

  ??打手月,將是印度的第三個收獲月,特別是南部地區,因為靠近熱帶,氣溫與降水量都非常適合種植高產水稻。雖然按照正常情況,印度水稻的成熟期是4個月,但是在靠近赤道的南部地區,水稻的成熟期隻有3個半月。按照印度的農業種植規律,南部地區的水稻收獲時間分別是每年的3月上旬、7月中旬與月上旬控製南部地區的主要產量區,讓海得巴拉政權獲得征糧的機會,而海得巴拉政權肯定會把征收的糧食優先提供給軍隊。在此情況下,早一天起進攻,就能減輕一分壓力。

  ??正是如此,裴承毅決定把進攻時間提前到打手o月凶日淩晨2點3o分。

  ??袁晨皓卻認為這麽做不太妥當。

  ??為此,袁晨皓提出了三點反對意見。一是各部隊沒有做好進攻準備,提前大約的個小時起進攻,隻能使各部隊倉促參戰,肯定會有這樣那樣的麻煩。二是起進攻的作戰部隊沒能進入進攻陣地,如果起進攻,必然導致進攻距離延長,在後期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三是前線指揮部承諾在舊月刃日才起進攻,雖然隻提拚了一天,但是存在出爾反爾的嫌疑,會對軍心造成影響。

  ??對於這三個問題,裴承毅覺得根本不是問題。

  ??部隊有沒有攻準備,根本不需要考慮,因為按照共和國6軍的作鞏竹州,隻要在戰場上活動,哪怕沒有執行作戰任務,呆在軍營裏麵,作戰部隊也要保持戰鬥狀態;再說了,在毫無裝備的情況下,戰略反應軍能在忍卜時之內進入戰鬥狀態、重裝甲軍也能在姊卜時內進入戰鬥狀態,離進攻還有打手天多。各部隊肯定能夠做好戰鬥準備了因為離進攻還有足夠的時間,所以第一批起進攻的作戰部隊肯定能夠準時進入進攻陣地,甚至能夠獲得數個卜時的調整時間。至於對軍心造成的影響,因為官兵求戰心切,都想參戰立功,免得在大裁軍中提前退役,所以更加不用擔心什麽。

  ??說不過裴承毅,袁晨皓也就不再說什麽了。

  ??實際上,這也反應出了袁晨皓欠缺經驗的問題了作為初上戰場的軍官,袁晨皓的很多表現都比較極端,要麽過於膽大。要麽過於謹慎,沒有裴承毅那種沉穩。膽大的時候。袁晨皓就會犯下冒進的錯誤,比如在之前建議把主力放在阿拉伯海方向上勻謹慎的時候。就會犯下患得患失的錯誤,總是擔心這樣的問題、那樣的問題。當然,這也不能怪他,畢竟袁晨皓是第一次擔任這麽重要的指揮工作。當年的半島戰場上,裴承毅也犯過同樣的錯誤,而當時替他把關的是項鋌輝,現在隻是需要他為袁晨皓把關。

  ??袁晨皓的表現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將軍不是一天煉成的。

  ??拿破倫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這句話也可以反過來說,隻有優秀的士兵才能當上將軍。除了某些背景足夠雄厚、後台足夠堅固、關係足夠強硬的將領,沒有哪個將領不是從基層爬起來的。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將軍在基層工作時都有出色表現,不然也不可能過五關斬六將,成為萬裏挑一的將軍。

  ??確定了進攻時間,裴承毅與袁晨皓再次審定了作戰計劃。

  ??舊月飛日豐午,作戰計戈下達到各作戰部隊。

  ??因為攻打海得巴拉的行動已無任何秘密可言,所以當天下午,裴承毅就聯係了空軍司令章忠憲,要求空軍從力點刃分開始轟炸海得巴拉附近的印軍陣地,並且持續到進攻開始前。

  ??隨著第一枚炸彈在海得巴拉附近炸響,沉寂了近一個月的印度戰場再次熱鬧起來。

  ??打手個月足以讓很多人忘記傷痛,也足以讓更多的人對戰爭產生恐懼。

  ??雖然轟炸來得並不突然,但是對印軍仍然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心理打擊。

  ??裴承毅並不知道,在這打手個月之內,費爾南德斯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

  ??退守海得巴拉之後,費爾南德斯接管印軍。雖然沒人否認他的軍事才能,但是費爾南德斯怎麽說都是海軍將領,不是6軍將領。成為海得巴拉政權戰時總理後,費爾南德斯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改編印軍。

  ??這麽做,多少帶有的私心,畢竟從北麵逃過來的部隊都是古吉拉德培養起來的。

  ??為了鞏固自己的地個,費爾南德斯必須讓印軍官兵明白,誰才是他們的指揮官。為了消除隱患,費爾南德斯做了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那就是把印軍各主力部隊打散編入各預備部隊。雖然這麽做,可以提高預備部隊的戰鬥力,甚至還能讓部分印軍官兵獲得晉升,但是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印軍戰鬥力普遍下降,沒有任何一支部隊能夠稱得上主力部隊。看不到的結果是,恐懼情緒在印軍中迅蔓延。

  ??依靠欺騙、謊言、鼓動等等手段,海得巴拉政府拉起了一支規模不小的軍隊,按照軍情局的估計,再次動進攻的時候,海得巴拉政權手裏的兵力過了酌萬。問題是,在這助萬印度軍人中,至少有四萬是剛剛征召的新兵,大約暖萬官兵沒有上過戰場,並不知道戰爭有多麽恐怖。

  ??如果印軍保持原來的編製,腸萬對戰爭不夠了解的印軍很有可能在狂熱的引導下,成為海得巴拉的犧牲品。給共和**隊製造巨大的麻煩。被費爾南德斯這麽一搞,沒上過戰場的印軍官兵聽到了那些關於戰爭的傳聞後,不但開始害怕,還完全喪失了鬥誌。

  ??事實上,對那些隻想混一口飯吃的印軍官兵來說,誰又想成為任人屠宰的對象呢?

  ??由此可見,印軍的士氣確實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僅僅持續數個小時的轟炸就徹底炸垮了印軍的士氣,在擔任主攻任務的凹軍離開進攻陣地的時候,海得巴拉的大門已經徹底敞開了。

  ??相對而言,身處前線的傅衛民比裴承毅更加了解印軍的狀態。

  ??舊月友日2點刃分,進攻開始後,傅衛民就給擔任突擊任務的第凹打手、第3口與第粥裝甲旅下達了一條非常特別的命令,即以最快的度起突擊,別管突破口、側翼防線與後方安全等問題,隻管往前衝,隻要戰車的電池裏還有電,就不能停下來。

  ??突擊變成了賽跑,這場戰鬥也沒有多大懸念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