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見風使舵
作者:閃爍      更新:2021-07-25 20:46      字數:3760
  麵相覷,韋斯特伍德與布魯德林都有種劫後餘生的~

  ??向日本派遣運輸船隊,既是韋斯特伍德的主意,也是布魯德林的主意。兩人的意見非常一致,中國“借道”法國與日本進行停戰談判之後,韋斯特伍德與布魯德林就意識到,中國很有可能將美國排除在外,利用歐盟向日本施壓。後果很難設想,如果美國無法在中日停戰談判中揮應與作用,國際地位將受到嚴峻挑戰。

  ??絕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生!

  ??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韋斯特伍德與布魯德林同時想到破壞“巴黎談判”。

  ??在談判中過於製造麻煩,導致談判準備階段會議破裂,不是日本的主意,而是美國的需求。為此,美國必須付出足夠高的代價。

  ??北山誌川離開黎談判會場之前,美國就向日本做出承諾,盡快為日本提供戰略物資。

  ??早在戰爭爆後不久、北誌川以相特使身份訪問華盛頓的時候,日本就向美國提出了戰略援助請求,希望美國能夠盡快為日本提供包括油料、武器彈藥、軍工設備等各種用於維持戰爭的戰略物資與工業設備。

  ??美國沒有直拒絕日本的要求,隻是表示需要時間籌備。

  ??事實上,美國確實需要時間籌備所需的物資。雖然美國總統可以動用一筆高達數千億美元的特別款項,日本也答應用在美資產購買戰略物資,不存在資金上的問題,但是美國不可能在和平時期按照日本的需求儲備戰略物資,日本所需的各類武器裝備需要進行臨時改進,大批物資需要運往港口。即便美國的能力再強、調集物資的速度再快,也需要十天半個月才能完成物資的籌集與調運工作。

  ??第一批物資到達舊金,中國就宣布對日實施戰略封鎖。

  ??戰局地變化之快。遠遠超韋斯特伍德與布魯德林地預測。貨已上船地隻是如何運往日本。隨著中國調整戰略方針。先提出與日本進行停戰談判。局勢出現新地變化。在對日援助問題上。美國也陷入兩難境地。如果不顧中國地反對照日本地要求將戰略物資送往日本。很有可能導致中美衝突。至少會使美國背上破壞和平地罵名。如果不顧日本地死活。讓物資留在舊金山。中國必然大獲全勝。

  ??怎麽選美國都沒有多少好處。

  ??因為日本已經按照承諾。用在美資產支付了購買與運送戰略物資地費用。所以美國沒有理由繼續讓船隻留在舊金山隻能放行。

  ??問題就在這裏。沒有得到保護地船隊。肯定到不了日本。

  ??如果美國不再插手。問題還不是很大。雖然船隻是美國航運公司地是日本已經為所有運輸船隻購買了巨額戰爭保險。損失再大也不會算在美國政府頭上。自然有保險公司出來理賠。

  ??問題是。新地形勢下。美國需要“有所作為”。

  ??與日本緊急磋商之後,韋斯特伍德通過布魯德林向cia下達命令讓cia篡改了舊金山港的出港貨物清單,以收買的方式讓國際紅十字會等人道主義機構做了相關改動“戰略物資”變成了“人道主義救援物資”。

  ??這一手做得很隱秘,如果不是船隻被擊沉人知道船艙裏裝的什麽。

  ??在韋斯特伍德與布魯德林看來,雖然向日本提供戰略物資有一定的風險是收益也非常巨大。隻要物資到達日本港口,日本就將徹底退出停戰談判。到時候,即便中國聯合歐盟,也無法使日本返回談判桌。如此一來,能夠重啟停戰談判的隻有美國。準確的說,隻要美國在什麽時候停止向日本運送戰略物資,日本就會在什麽時候返回談判桌。主動權掌握在美國手上,意義非同凡響!

  ??韋斯特伍德與布魯德林怎麽也沒有想到,中國海軍艦艇真敢向懸掛美國國旗、運送“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的商船開火。中國似乎早已知道船上的貨物,沒有在千島海溝海域擊沉商船,而是到了水深不到5的海域才下手。更讓兩人沒有想到的是,中國做了充足準備,不但擊沉了所有船隻,還派遣潛艇前往沉船海域,搜集相關證據,把美國“釘”死在“破壞和平”的板子上!

  ??美國的所作所為,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抽完兩根煙,布魯德林才長出口氣,說道:“雖然情況與我們預料的不完全一樣,但是我們沒有徹底敗下陣來,至少日本已經離開談判桌,停戰談判暫時不會有下文,中國與歐盟也認識到了我們的重要性。”

  ??韋斯特伍德苦笑了一下,說道:“下一步,中國會怎麽做?”

  ??“戰略封鎖肯

  ??續下去,隻要日本沒有返回談判桌,戰略轟炸就不會布魯德林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關鍵不是中國會怎麽做,而是我們該怎麽做。從中國國防部長的口吻來看,中國並不打算與我們正麵對抗,隻是向我們出了警告。對中國來說,隻有兩個選擇,一是通過談判降伏日本,二是通過封鎖摧毀日本。杜奇威說得很清楚,中國沒有打算攻打日本本土。在無法像消滅韓國一樣消滅日本的情況下,兩種選擇的最終結果相差不大,但是對中國來說,付出的成本卻有天壤之別。”

  ??韋斯特伍德微微皺了下眉頭,示意布魯德林說得更詳細一點。

  ??“從已經掌握的情報來看,中國正在實施戰略動員,先動員的就是五年間退伍的技術類軍人。戰爭拖下去,中國必然會擴大戰爭動員的規模,招募更多的軍人。”布魯德林拿出香煙,又點上了一根,“毫無疑問,戰爭動員的成本非常高昂,即便中國早就在為這場戰爭做準備,動員規模擴大之後,其經濟建設必然受到影響。王元慶拉攏歐盟,急於與日本進行停戰談判,足以證明戰爭已經對中國的經濟建設產生了負麵影響。因為戰爭才持續了十多天,很多問題還沒有表現出來,所以暫時無法肯定戰爭對中國到底造成了多大的影響。隻有一點非常明確,王元慶的所有努力,都想以對中國最有利的方式結束戰爭,而不是為了日本耗光中國的國力。”

  ??“如此說來,中國沒得選。”

  ??“正是如此,中國沒有選擇的餘地,隻能盡快恢複停戰談判。”布魯德林點了點頭,說道,“如此一來,我們應該考慮下一步該如何做。中國如此迅速的做出反應,一是為了警告我們,二是出外交信號、希望我們加入停戰談判。可以說,沒有我們參加,停戰談判不會有任何結果。當然,中國不大可能直接向我們出邀請,很有可能通過歐盟,讓我們加入停戰談判。如果王元慶夠高明,他會擴大停戰談判的範圍,將所有相關國家都拉近來。到時候不但要與日本談判,還要與我們所有國家談判。”

  ??“與我們談什麽?”

  ??“準確的說,是與有大國談判。”布魯德林笑了笑,說道,“理由很多,比如中國會趁機提出全麵銷毀核武器,為建立‘無核世界’做出努力。如此一來,五個核大國與另外幾個有核國家都將卷入其中,以此淡化停戰談判的重要性。隻有日本問題不再受關注,中國才能繞過其他國家,向日本施加壓力,降伏日本。”

  ??韋斯特伍德沉思一陣,說:“你說得沒錯,中國肯定會這麽做。”

  ??“與其讓中國主動,不如我們積極行動。”

  ??韋斯特伍德皺了下眉頭,朝國務看了過去。

  ??“對其他國家來說,這場爭的最大啟示就是核武器已經失去了戰略威懾能力。”布魯德林抽了兩口煙,滅掉煙頭,說道,“雖然五個核大國都有足夠的戰略打擊能力,擁有的核武器至少能夠給任何一個對手造成不可承受的打擊,但是如同印度、巴基斯坦這些剛剛跨入核門檻,伊朗、敘利亞等準備跨入核門檻的國家來說,核武器不但不是護身符,還是導致毀滅的災難性因素。

  ??中國無法容忍日本擁有武器,也就無法容忍印度擁有核武器。隻要時機成熟,中國就會像對付日本一樣對付印度。如果王元慶的目光足夠遠,就應該知道,趁此機會要挾印度,讓印度主動放棄核武器才能最大限度的確保中國的國家利益。中國不會立即動新的戰爭,而會在談判桌上做出努力。隻要談判開始,不管印度如何選擇,最終都將敗在中國手裏。”

  ??特伍德長出口氣,承認了布魯德林的分析。

  ??“談判是一件非常漫長的事情,全麵銷毀核武器是一件更加漫長的事情。”布魯德林看了眼總統,說到,“隨著技術進步,我國與中國的戰略防禦係統逐步具備實戰能力,核武器遲早會被淘汰。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全麵銷毀核武器’將是世界級重點話題,甚至是主要的國際潮流。中國正準備占據排頭兵的位置,我們絕不能袖手旁觀,必須積極主動的展開行動,承擔必要職責!”

  ??承擔職責的另外一麵就是獲得利益。

  ??韋斯特伍德沒再遲,布魯德林的分析非常全麵,也非常客觀。中國崛起已經無可避免,美國能否在未來的世界中繼續擔任“領頭羊”,不但要看中國的策略,還得看美國是否積極主動的參與國際事務!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