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戰爭規模擴大
作者:閃爍      更新:2021-07-25 20:46      字數:3642
  尚隆在安理會拋出的“重磅炸彈”搞得西方世界雞亂不堪。

  ??美國在積極尋找對策,歐洲國家也在積極行動。

  ??韋斯特伍德向國務卿與特別軍事顧問征詢意見時,歐盟成員國首腦在布魯塞爾召開了緊急會議。受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希臘、匈牙利、奧地利等國反對,歐盟仍然未在製裁中國的問題上達成一致。隨後,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與英國首腦舉行閉門會議,商討應對措施。

  ??雖然外交是建立在國家實力上的高級政治鬥爭,但是在大國交往中,“道義”仍然是不可忽視的因素。“日本戰爭”爆發後,歐洲國家眾口同聲的指責中國無端打擊日本民用核設施,造成“人道主義災難”,導致上億日本平民遭受放射性汙染威脅。隨著西方新聞媒體大肆宣傳,讓很多歐洲人想到了當年納粹的種族滅絕政策,更讓很多歐洲人將中國當成了納粹國家。雖然日本進行戰略核打擊在先,中國進行戰略反擊在後,但是仍然有很多歐洲人被西方新聞媒體左右,沒有看到事實。

  ??局勢突然出現轉變,歐洲國家政府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日本將核彈頭到台北,已經在事實上對中國本土使用了核武器,中國即便用戰略核武器徹底摧毀日本,也在情理之中。中國僅僅隻對日本的核設施進行了轟炸,反而顯得寬容大度。

  ??問題還沒有這麽簡單。

  ??日本將彈道導彈的核彈送到台灣,會不會將“手提箱式原子彈”送到別的地方?往更深層次考慮,日本會不會將裝有核原料的“髒彈”送到中國本土比如某座人口上千萬的超級大城市?

  ??為了確保國的戰略安全,中國有理由打擊日本的所有核設施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歐國家身上,比如英國與法國,肯定也會對敵國實施全麵反擊

  ??歐譴責中國地理由已經站不住腳就不能在戰爭問題上對中國指手畫腳。

  ??換個角度看盟已經采取行動。是否會對中歐關係造成嚴重影響?

  ??沒懷中國將戰勝日本。甚至徹底消滅日本。要不了多久。中國將成為東方世界地領袖。成為與美國平起平坐地超級大國。歐洲不能忽視中國地影響力不能將中國排擠在國際社會之外。歐盟要想順利完成政治一體化。擺脫對美國地依賴須依靠中國、借助中國牽製美國。

  ??五國首腦會議上。除了英國地態度仍然比較曖昧之外。就連一向與“三駕馬車”唱反掉地西班牙都老實了許多。認為歐盟不能采取過於極端地外交政策。應該理性對待“中日戰爭”。與中國積極接觸。

  ??作為推動歐盟政治一體化地“三駕馬車”德意三國地態度高度一致。

  ??會議剛剛開始。德國就對美國“綿裏藏針”地外交政策表達了強烈不滿。

  ??德國的“憤怒”完全可以理解。早在20211年日本秘密開發核武器的時候,德國就提出應該對日本加以製裁止日本成為有核國家。受英國、西班牙等國的反對,歐盟未能在日本核問題上做出積極貢獻。隨後德國與中國進行接觸成“技術交換協議”,結果又在英國與美國的阻撓下,不得不放棄已經到手的複合蓄電池技術。最讓德國無法接受的是,美國在阻撓德國的時候,暗中與中國進行技術交易。雖然最終在日本的幹擾下,美國沒能獲得中國的複合蓄電池結束,但是美國兩麵三刀的舉措,不但絲毫不顧及德國的利益,還玩弄了德國。

  ??從20211年到2027年,中國與德國的關係都不溫不火。

  ??雖然中國與德國並沒發生直接衝突,但是與中國交惡,讓德國蒙受了巨大損失。別的不說,僅在國際軍火市場上,中國大力推銷配備6級與8複合蓄電池的全電動潛艇,與安裝第三代“離子膜氧燃料蓄電池”的德國潛艇打價格戰,導致德國喪失了價值數百億歐元的訂單,hdw等數家德**火企業瀕臨倒閉。

  ??德國有怨言,意大利也有怨言。

  ??相對而言,意大利與中國並沒直接矛盾。受“布拉格條約”限製,意大利對華外交政策發生重大變化,導致意大利與中國的關係急轉直下,對意大利的經濟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

  ??別的不說,僅在旅遊業上,意大利就損失了數百億歐元。2020年,赴意旅遊的中國遊客突破1500萬人次,創造了5

  ??業崗位與數百億歐元的旅遊收入。到2026年,赴國遊客銳減到500萬人次以下,導致數十萬相關從業人員失業、旅遊收入銳減到不足1元。

  ??由外交政策導致的民間衝突更讓意大利政府頭痛。

  ??僅在2026年,與意籍華人有關的法律訴訟超過15萬起,其中絕大部分都與華人在工作待遇、人身自由、種族歧視有關。

  ??由此可見,與中國交惡,意大利遭受的不僅有經濟損失,還有社會動蕩。

  ??雖然法國一直積極主導對華采取強硬政策,但是法國政府也是有苦自己知。

  ??經濟方麵,法國損失肯定排在歐盟第一。20177年,法國三大汽車公司的在華業務被中國汽車公司並購,正式結束了在中國的汽車生產與銷售業務。僅此一項,法國就損失數百億歐元。隨著中國全麵進軍國際軍火市場,作為世界第三大軍火出口國,法國的軍火業務遭到致命打擊。以“陣風”m3戰鬥機為例,達索公司最初預計能夠出口1,結果在中國j-1列戰鬥機與美國f-35係列戰鬥機的聯合圍剿之下,外銷量不到1c0,導致法國損失上千億歐元。潛艇方麵,在全電動潛艇的打擊下,法國開發的2aip常規潛艇的銷量甚至不如德國潛艇,1年來僅在國際市場上賣出不到20~。

  ??政治方麵,法國領頭與中對抗,致使法國的國際地位受到嚴重影響。重返北約集團後,法國由左傾路線轉為右傾路線,不管在第四次印巴戰爭、東海戰爭、“東南亞戰爭”、還是半島戰爭期間,都站在中國的對立麵上,積極“配合”美國,打壓中國。特別是在第四次印巴戰爭期間,法國暗中向印度承諾:隻要印度與中國開戰,法國將給予全力支持。法國沒能從右傾路線中獲得多少好處,反而成為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主要打擊對象。比如“東南亞戰爭”後,法國一直沒有將凍結的越南政府資產歸還給越南新政府,導致中國在各個國際場合抨擊法國。

  ??對法國影響大的,還是中國對歐盟成員國的影響力。

  ??用法國前總統的話來,法國等歐洲強國在拆中國的後台,中國也在拆歐盟的後台。

  ??法意英西等國一直拿中國的人權與對外戰爭說事,中國則在歐盟政治一體化上做文章。

  ??別的不說,中國隻需要采取“平等的外交貿易手段”,給予部分欠發達歐盟成員國積極的外交與貿易援助,就能對歐盟政治一體化進程產生嚴重影響。比如中國在拒絕向德國提供高性能複合蓄電池之後,轉而在羅馬尼亞投資建造了歐洲最大的電動汽車生產基地,使羅馬尼亞在一夜之間成為歐盟第三大汽車生產國;打擊意大利的旅遊業時,中國與希臘聯合舉辦了“東西方文化交流年”,積極鼓勵國內民眾前往希臘品味“古希臘文明”留下的輝煌遺跡;對付咄咄逼人的法國時,中國國家領導人連番訪問奧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亞、捷克等歐洲國家,高度讚揚這些國家的溫和外交政策。

  ??用多歐洲政治家的話來說,美國用安全綁架歐洲,中國用經濟綁架歐洲

  ??全球大蕭條剛剛結束,歐洲的經濟剛剛回暖,歐盟願意與中國對抗嗎?

  ??別說態度一向猶豫的德國與意大利,就連法國都認為應該盡快與中國改善關係,避免因此對歐盟政治一體化產生負麵影響。西班牙首相甚至主動提出,應該積極與中國幹旋,以外交方式為化解中日矛盾做出貢獻。

  ??隻有英國不讚成放棄強硬態度,認為應該對中國實施“必要”的製裁。

  ??歐盟5個主要成員國都無法統一意見,更別說讓30多個國家采取統一步調了。

  ??在英國的反對下,歐盟5個主要成員國首腦隻達成了暫時觀望的決議,沒有在是否對中國施加壓力、進行製裁,還是積極與中國斡旋的問題上取得一致。

  ??最終結果沒有什麽好奇怪的,分裂的歐洲很難在國際舞台上發揮重大作用。

  ??完成了“經濟一體化”、正在逐步實現“外交一體化”、積極推動“軍事一體化”與“政治一體化”的歐洲距離“統一的歐洲”還有非常漫長的路要走,在此之前,因為各個國家的利益並不完全相同,歐洲不但很難在重大國際問題上發揮作用,還得繼續扮演“美國附庸”的角色。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