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核戰爭陰雲
作者:閃爍      更新:2021-07-25 20:45      字數:3781
  灣海峽西麵,福建海壇島上空。**

  ??2y11型運輸機在550c米高空自北向南飛行,經過最南端的轉向點,調頭向北飛行後,2架運輸機迅速散開。隨著尾部蚌式艙門緩緩開啟,數十名身著夜間作戰服務、背負“單兵滑翔器”的特種兵依次離開運輸機,沒入夜空之中。前後不到2鍾,最後一名特種兵離機之後,2運輸機再次靠攏,以密集編隊向北飛行。

  ??00多千米外,部署在桃園與南港(台北東北小鎮的地麵雷達均現了2y14c。

  ??因為軍事政變後,大陸加強了海峽附近的空中巡邏,時刻有數十架作戰飛機與支援飛機在福建空域執行戰備巡邏任務,所以2y-1沒有引起台軍注意,南港的台軍地麵雷達操作員甚至將其判斷為執行海麵搜索任務的巡邏機。

  ??沒有什麽好奇怪的,共和國的ly2型海上巡邏機就是在y14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

  ??一般情況下,雷很難分清楚y14與ly2。

  ??海峽上空,數十名特種兵在“單兵滑翔器”的推動下向台北方向飛去。

  ??所謂的“單兵翔器”,準確的稱呼是“全電動單兵低空飛行器”,其原形就是在“中南風暴”期間提供給特種兵使用的“飛翼”滑翔器。與“飛翼”相比,“單兵滑翔器”不但更加先進,而且配備了1台15千瓦的電動螺旋槳推進器。利用配備的1克8級複合蓄電池儲備的電能,“單兵滑翔器”能夠在無風的情況下飛行150千米,即便在5逆風的情況下也能飛行大約80千米。其他方麵,“單兵滑翔器”的最大載荷達到250千克,除了承載1名體重75千克的特種兵之外,還能攜帶170千克的作戰裝備;因為配備了動力係統,所以“單兵滑翔器”的投放高度在5500米以下攜行人員不需要配備高空呼吸係統;如果選擇超低空飛行,“單兵滑翔器”的突防能力遠遠超過“飛翼”,幾乎不會被敵人的雷達等探測設備現。

  ??此時,特種部隊采用的正是超低飛行線路。

  ??與“飛翼”一樣,“單兵滑翔”最大的問題就是價格昂貴。雖然特種部隊的批量采購單價已經降到了150萬,僅為“飛翼”的三分之二(“飛翼”並未大批量生產,所以造價一直居高不下,但是仍然無法大批量裝備作戰部隊。以空降兵為例1個空降旅大概有官兵、其中作戰人員2800左右,即便僅給作戰人員配備“單兵滑翔器”,大規模生產的價格還能降低大約30%,武裝1個空降旅的費用都多達28元,而1個空降旅的所有空降戰車的總價格也不過12。

  ??對閔瑞麟等特種兵來說裝備地價格不是需要他們考慮地問題。

  ??半島戰爭爆前。蘇銘謹正式提“轉業申請”。為了讓他留下來。盧誠聞不但給他做了幾天地思想工作承諾給蘇銘謹更好地安排。甚至積極主動地為蘇銘謹介紹女朋友。半島戰爭結束後。蘇銘謹接受了盧誠聞地邀請。收回“轉業申請”往總參特種部隊擔任高級教官。雖然閔瑞麟沒有因此接替蘇銘謹出任大隊長。但是作為特種部隊地“老兵”。他成為了具有獨立指揮作戰能力地中隊長。

  ??如同特種部隊地每一對搭檔一樣。蘇銘謹地離去多少讓閔瑞麟有點失落。

  ??剛剛加入特種部隊地時候。蘇銘謹既是閔瑞麟地搭檔。又是閔瑞麟地老師。在兩人合作地幾年間閔瑞麟不但跟隨蘇銘謹執行了多次高難度任務。特別是在半島戰爭期間人出生入死。救回了數十名飛行員完成了十多次敵後偵察任務。閔瑞麟還從蘇銘謹那裏學到了很多戰術技巧與戰鬥經驗。

  ??與其他部隊不同種部隊更重視作戰經驗。

  ??用盧誠聞地話來說。一名經驗豐富地特種兵頂得上一百個剛剛入行地新手。因為很多經驗無法通過教科書傳授給新人。也無法通過訓練與演習讓新人掌握戰鬥技巧。所以共和國地特種部隊一直采用“新老搭配”地組合原則。老兵帶新兵。既能讓新手得到照顧。又能把老兵地技巧傳承下去。當年蘇銘謹入伍地時候。也是跟隨康曉霆搭檔。直到康曉霆從特種部隊退役。蘇銘謹才以老兵地身份帶閔瑞麟。

  ??現在,閔瑞麟又以老兵的身份帶了3年前加入特種部隊的周建華少尉。

  ??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空中,從5500的高空墜向如同黑色花崗岩的大海,那種感覺絕對不是每個人都覺得舒服的。雖然海水很“溫柔

  ??是沒人願意以每秒接近300米的速度落到海麵上。閔記得,去年在舟山群島舉行的“聯合登陸演習”中,一輛從500米高度上空投的空降戰車因為降落傘未能及時打開,落在海麵上的場景。演習結束後,傘兵戰車被打撈起來,隨同傘降的駕駛員如同落到地上的玻璃杯,不但摔得支離破碎,連肢體都沒全部找到。

  ??隻是閔瑞麟並不擔心什麽,科技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戰士的負擔。

  ??降落過程中,特種兵隻需要保持好滑翔姿勢。

  ??高度降低到大約250米的時候,電子氣壓計自動向單兵計算機輸入了啟動信號,隨即背負在特種兵背上的2片滑翔翼自動彈開,固定在特種兵身上的外骨骼係統自動調整到適合滑翔飛行的角度,隨後位於腳踝外側的2片全動尾翼彈出。進入滑翔階段之後,電動推進馬達開始工作,驅動背部整流罩內的2具小型漿葉高速旋轉。

  ??在計算機的控製下,滑翔翼上的氣動翼麵與全動尾翼通過上下擺動控製飛行高度與飛行方向,電動馬達以無級變速的方式調整漿葉的旋轉速度,控製飛行速度。

  ??閔瑞麟將雙臂叉放在麵前,用右手控製固定在左臂上的計算機操作界麵。

  ??特種兵隻需要為單兵計機輸入飛行航線的必要數據,其他工作全部由計算機自動控製完成。隻有自動控製係統失靈,才需要特種兵用固定在身體兩側的拉索式操縱杆控製氣動翼麵。在此情況下,必須盡快找地方降落。

  ??設定好飛行線後,閔瑞麟朝四周看了一下。

  ??頭盔顯示係統上出現了其他特兵的方位信息。非常理想,全中隊的32特種兵均成功啟動了滑翔飛行係統。

  ??33特種兵排成3個人字編隊,如同遷的大雁,在不到1米的高度上向東飛去。

  ??飛越海峽,到達台灣島上空,“雁”閔瑞麟率先降低飛行高度。

  ??按照常理,因為海麵沒有起伏的巒,所以在海麵上空的飛行高度可以更低一點。按照實際需要,因為海上的風速比較大,而且風向不穩定,所以飛行高度反而要高一些。到達陸地上空之後,因為要經過一些城鎮與公路上空,所以必須盡量降低飛行高度,減少被現的概率。

  ??“單兵滑翔器”的極限飛行高度為50米!

  ??即將到達台北上空的時候,頭盔屏幕上出現了大量光點。短短數秒鍾之後,一些重要的戰術信息顯示了出來。單兵計算機能夠對作戰人員攜帶的傳感器,比如微光夜視儀、紅外夜視儀、單兵雷達等所獲得的信息進行初步處理,將必要的信息顯示在頭盔屏幕上。因為單兵計算機的處理能力遠不如大型計算機,所以信息處理速度要慢得多。

  ??“頭,好像正在打仗。”

  ??“是叛軍與台軍。”

  ??“娘的,東麵的進攻力量明顯強大得多,看來叛軍在拚命了。”

  ??……

  ??“別羅嗦,保持安靜!”閔瑞麟嗬斥了那幾名喋喋不休的手下。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共和國擁有一支能夠讓任何敵人畏懼的特種部隊,但是誰又知道,數十年來,這支部隊來來去去,已經換了幾批人。運氣好的,如同項鋌輝與盧誠聞,能夠在離開一線作戰部隊之後升任將軍,甚至成為總參謀長。運氣不好的,如同康曉霆,隻能在離開作戰部隊之後選擇退役。當然,誰也不能說康曉霆運氣不好,至少部隊裏每個官兵都將他當作驕傲,因為他娶了共和國最有錢的女人!

  ??想到這,閔瑞麟也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能有康曉霆那種際遇的人並不多,特種部隊的絕大部分官兵在退役之後隻能像普通人一樣生活,甚至有很多人因為適應不了社會,再次拿起武器。隻是,幾乎沒有退役軍人再次為國作戰,而是成了國際上最炙手可熱的雇傭兵。1c多年來,這些曾經在共和國特種部隊浴血奮戰的雇傭兵出現在了各大洲的各個戰場上。非洲的荒原、高加索的山區、南美洲的叢林、中東的沙漠,乃至澳洲的富豪別墅,都能見到這些人的身影。

  ??軍人的宿命就是戰死沙場嗎?

  ??警告器響了起來,閔瑞麟的思緒也回到了現實中。

  ??看到頭盔屏幕上的醒目信號,閔瑞麟迅速抽起頭盔。“全中隊注意,準備降落!”

  ??三隊“大雁”迅速降低高度,依次跟隨“頭雁”降落。

  ??不遠處,正是燈火通明的台北國際機場!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