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戰爭跡象
作者:閃爍      更新:2021-07-25 20:45      字數:3918
  演愈烈的南亞局勢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

  ??共和國在南亞地區表現出的“霸道”立場讓所有人都相信,王元慶不但是極端強硬的國家元首,還是名副其實的“戰爭製造者”。麵對共和國與巴基斯坦的聯合圍剿,印度連招架的力量都沒有。

  ??隨著戰爭臨近,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這絕不僅僅是一場地區戰爭。

  ??第四次印巴戰爭時,共和國采取了極為克製的態度,沒有趁機收複藏南地區。雖然戰後共和國國內很多人都認為錯失了收複失地的最佳機會,但是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共和國不具備收複藏南地區的條件。原因很簡單,印度是有核國家,而當時的共和國還不具備“國家戰略防禦能力”。如果共和國貿然發動地麵戰爭,印度肯定會鋌而走險,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雖然共和國擁有毀滅印度的核打擊能力,但是共和國將因此遭受無法承受的損失。更主要的是,共和國不可能對印度實施全麵核打擊,最多進行核報複。隻要印度與共和國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局麵將變得不可收拾。

  ??現在的問題是,印度會不會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

  ??哪怕印度在戰中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哪怕共和國與巴基斯坦有能力攔截攜帶核彈頭的彈道導彈,哪怕核導彈不會落到共和國與巴基斯坦境內怕共和國與巴基斯坦不會因此對印度進行核報複,隻要印度在戰爭中發射了攜帶核彈頭的彈道導彈,都將是整個人類世界的災難!

  ??阻止戰爭,成為避免災難唯一辦法。

  ??4日,美國國務布魯德林緊急訪問新德裏與魯拉賈帕尼進行了長達4個小時的閉門磋商。

  ??同日上午,俄羅斯外交長以總統特使身份到達北京,與共和國元首麵談。

  ??當下午,歐盟輪值國意大利總理飛赴伊斯蘭堡,與巴基斯坦總統會=:。

  ??美俄歐同時開外交活動。更加突顯南亞地區地緊張局勢。

  ??問題是。美歐地外交行動能否產生作用。

  ??4下午。布魯德林在與魯拉賈帕尼會晤之後。向前來采訪地記者表示。美國將盡力調解南亞局勢進印中巴三方通過談判解決爭端。隨後印度總理府新聞發言人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印度無意在南亞地區製造緊張局勢。不會蓄意挑起戰爭。可以通過除戰爭之外地任何方式與周邊國家談判解決問題是印度絕不會在涉及到國家領土與主權地問題上向任何強權勢力做出讓步。

  ??沒人否認。美國已經向印度提供了必要地支持。

  ??稍微晚些時候和國外交部發言人在記者招待會上透露。共和國元首已經與俄羅斯總統特使在會=:中取得重大成果。共和國一直奉行“睦鄰友好”政策。從來不會以極端方式解決周邊問題。但是懸而未決地領土爭端不能長期擱置下去。也不能永久得不到解決要地時候。共和國有權利以任何方式收複屬於共和國地領土!

  ??隨後和國外交部長召見印度大使。表示可以提前進行邊境談判。

  ??共和國的態度立即受到了世界各國的歡迎羅斯總統在1夜間給共和國元首與印度總理通了熱線電話,希望共和國與印度通過談判解決爭端羅斯願意為雙方邊境談判提供一切必要與有益的幫助。

  ??晚上,巴基斯坦總統設宴款待意大利總理,在致辭的時候,巴基斯坦總統重申穆斯林占絕大多數的克什米爾地區是巴基斯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巴基斯坦不能容忍任何欺壓穆斯林的舉措,更不會回避任何挑戰。為了保護克什米爾地區的穆斯林同胞,巴基斯坦將在近期采取實質行動。

  ??除了巴基斯坦的態度依然強硬之外,共和國與印度的態度都有所緩和。

  ??局勢發展到這一步,所有人都知道,推動戰爭的不是巴基斯坦,而是共和國。雖然共和國的態度有所緩和,但是在更大的程度上,這隻是外交上的應對措施。隻要巴基斯坦保持強硬態度,最終與印度開戰,共和國必然參戰。

  ??15日,共和國與印度談判代表團啟程前往莫斯科。

  ??此時,新聞界的聲音發生了轉變。

  ??以半島電視台為主的“中立媒體”認為共和國已經為和平做出了重大努力,表明了希望通過和平手段解決爭端的立場。如果印度能在談判中正視曆史、承認現實、做出讓步,共和國沒有任何理由用談判以外的手段解決爭端。隻要共和國認為可以通過談判收複失地,巴基斯坦遲早會與印度進行談判,不可能單獨發動戰爭。

  ??以cnnn為主的西方新聞媒體則認為共和國接受俄羅斯的幹旋,與印度進行邊境爭端談判,目的不是在談判桌上解決爭端

  ??為了麻痹印度,為突然發動戰爭創造條件。為了證nn對共和國3個空降軍在15日進入戰備狀態進行了全麵報道,宣稱共和國的主力作戰部隊已經進入臨戰狀態,隨時可以展開軍事行動。

  ??是戰是和,仍然是個懸念。

  ??按照cnnn的報道,共和國與巴基斯坦將在20日完成戰爭準備,如果印度無法在20日之前讓共和國看到通過談判收複失地的希望,戰爭肯定會爆發。

  ??也是說,還有5天,共和國就將在戰爭與和平中做出選擇!

  ??莫斯科,成為了新的焦點。

  ??15日夜間,俄羅斯:統設宴招待共和國與印度的談判代表團,在宴會致辭上,俄羅斯總統希望雙方能夠本著務實的原則,為地區與世界的和平穩定做出貢獻。

  ??當天晚上,雙方進行了正談判前的準備會議,印度首次同意對領土主權進行磋商。

  ??16日,談判正式始。

  ??因為是閉門談判,記者法進入談判會場,所以談判進展如何,外界並不清楚。從“協調委員會”(由俄美歐三方代表組成)在當天傍晚公布的消息來看,因為印度不肯在邊境劃線問題上做出實質性讓步,所以第一天的談判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

  ??全界的新聞媒體都將注意力集中到莫斯科的時候,忽略了另外一個“熱點地區”。

  ??16日夜間,台灣高檢察院對外公布消息,台軍高級將領因為涉嫌在20199年的軍事采購中收受軍火商賄賂,已經被逮捕。

  ??在絕大部人看來,這條消息根本算不上“新聞”。

  ??因為受到大陸限製,所以台灣很難從外界獲得軍火。2015年的第四次印巴戰爭與26年的東海戰爭之後,共和國加強了對台灣的“軍事封鎖”。2017年,美國向德國購買212級潛艇生產許可證,準備為台灣建造8潛艇,共和國不但立即招回了駐美與駐德大使,還向德國施加了強大壓力,表示如果台灣獲得德國的潛艇,將與德國斷絕外交關係,對德國進行“技術封鎖”,並且對所有出口到共和國的德國商品征收懲罰型關稅,最終迫使德國放棄向美國出售潛艇技術。2022年,美國打算從法國引進潛艇技術,準備為台灣生產潛艇,共和國采取同樣的辦法,迫使法國收手。半島戰爭後,美國為了避免與共和國發生直接衝突,逐步降低了對台灣的軍事支持。

  ??為了獲得先進武器裝備,台灣必須走“歪門邪道”。

  ??早在21世紀初,“達震案”就暴露出了台灣軍隊內部的**情況。當初法國為了向台灣出售“幻影2000戰鬥機與“拉菲特”級護衛艦,向台灣軍方高層行賄,最終使台灣以極高的價格簽署采購合同,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台軍將領收受賄賂,並不稀奇。

  ??隻是在某些人看來,這並不是普通的“軍購受賄案”。

  ??17日上午,村上貞正召開內閣緊急會議。

  ??穀樹良平首先做了情況簡介。“落網”的台軍高級將領均在2008年之前,也就是綠營執政時期晉升為將軍,在此之前均與綠營領袖王煥英有過秘密接觸。雖然王煥英已經逃回台南,得到了上百名保鏢的嚴密保護,但是郭銘在這個時候向與其有瓜葛的台軍將領開刀,肯定不是為了“肅貪”,而是在清除異己份子。

  ??郭銘的這一舉動,目的非同尋常。

  ??通過數個月的“整治治安”行動,支持綠營的島內社團已經全線崩潰。因為台灣獨特的社會結構,社團在政治中占有很大比重,所以失去社團支持的綠營很有可能被郭銘連根拔除。如果沒有外界支持,郭銘沒有膽量如此大張旗鼓的打擊政治對手。

  ??穀樹良平由此做出判斷,共和國正在台灣采取行動,目的不是盡快與台灣實現和平統一,而是借助藍營的力量鏟除綠營勢力,穩住島內局勢,為共和國在南亞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打下基礎。

  ??局勢再明顯不過了。

  ??隻要郭銘鏟除了台軍內部異己份子,就算綠營能夠贏得部分島內民眾的支持,也隻能通過司法途徑與藍營對抗。暫且不論郭銘會不會利用權力影響司法公正性,就算台灣司法當局保持中立,也需要數個月、甚至數年時間才能走完司法程序。共和國隻需要數個月就能在南亞取得勝利,然後集中力量解決台灣問題。在此情況下,除非有外來力量的幹預,不然台灣與大陸實現和平統一幾成定局。

  ??日本隻有兩個選擇,要麽今後孤軍奮戰,要麽拚死一搏!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