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戰爭製造者
作者:閃爍      更新:2021-07-25 20:45      字數:3666
  黑後不久,會議結束,穀樹良平不慌不急的離開首

  ??千裏之外,李存勳在吃晚飯的時候趕到元首府。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習慣。元首也是人,所以每位元首都有一些特殊習慣。紀佑國有什麽特殊習慣,李存勳不是很清楚,他隻知道,趙潤東思考問題時喜歡揉額頭,大概與他年輕時在戰場上受過傷有關。王元慶上任不久,很多習慣還未表現出來,隻有一種為大家津津樂道:常常以共進晚餐的名義讓官員到元首府匯報工作。這大概與王元慶仍然單身獨居有很大的關係。

  ??“調查”元首的私人生活不是李存勳該做的事情,但是作為軍情局局長,多年的職業素養讓他能夠發現一些常人發現不了的細節。比如王元慶的生活很有節製,不管是抽煙、喝酒、還是吃飯,總是適可而止;王元慶是個很好客的人,每次讓官員匯報工作,都會讓廚師準備豐盛的飯菜,讓人覺得他不太節約;王元慶是個很有品味的人,皮靴總是一塵不染,圓領中山裝永遠像新的一樣,頭發時刻都梳理得整齊光鮮,仿佛時刻都在工作;王元慶還是個很有規律的人,與其他元首一樣,從來不會遲到,也不喜歡別人遲到。

  ??細節決定成敗,細節也決定性格。

  ??元首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共和國的性格。

  ??作為當事人之一,李存勳永遠不會忘記今年春節前後發生的那些事情。

  ??確定提名王元慶為下一任共和國國家元首之後,趙潤東與王元慶在政府領導班子人員安排上發生了很大分歧。趙潤東希望顧衛民留任、繼續擔任國務院總理,王元慶堅決提名宗應仁出任國務院總理、由葉致勝出任國防部長。其他人員更迭都沒問題,比如讓閻尚隆接替黃國巍出任外交部長,隻有總理與國防部長的人員安排出了問題。爭到最後,趙潤東不得不讓步,除了讓顧衛民轉任全體代表大會主席之外,其餘全由王元慶安排。

  ??春節後的全體代表大會上,王元慶的國務院主要官員提名名單多次遭到代表質。

  ??最大的問題不是讓宗應仁出任總理,而是讓葉致勝出任國防部長。

  ??雖然由文官擔任國防部長已經寫入法律,顧衛民與宗應仁也是文官,但是兩人出任國防部長之前,要麽在國防部工作多年,要麽在地方政府一把手的位置上幹了多年,均有出色的行政管理能力。葉致勝在此之前,除了擔任副元首首席助理之外,在廣西地方政府工作年,再前麵就是在人民大學當教授。一個“教書匠”能夠管好擁有上萬職員,關係到共和國國防安全的國防部嗎?

  ??為了這個問題,王元慶三次提名葉致勝出任國防部長,兩次遭到否決。

  ??最後一次表決前,仍然有不少代表持反對態度。直到趙潤東親自出麵活動,相方設法的說服了幾十名起帶頭作用的代表,王元慶的提名才在第三次表決中以微弱多數獲得通過,葉致勝成為共和國曆史上最年輕的國防部長。

  ??這件事情,非常清楚的反映出王元慶的一個特點:絕不妥協。

  ??按照紀佑國離任前通過的幾項法律,如果新任元首的國務院主要官員提名被代表大會三次否決,前任元首將解散全體代表大會,留任半年,重新進行選舉。到時候,王元慶能否被提名出任國家元首都是個問題。

  ??為了國防部長的人選,王元慶甘願押上自己的政治前程。

  ??這既讓李存勳感到欣慰,至少元首不會“出賣”某個官員的利益,也讓李存勳覺得王元慶有點魯莽,葉致勝當不了國防部長,照樣能在元首首席助理的位置上出謀劃策,發揮比國防部長還要重要的作用。以共和國現行的政治體製,一個能在元首身邊說上話的秘書遠比一個在國防部坐班的部長更有影響力。

  ??王元慶力挺葉致勝,讓李存勳看到了另外一種可能。

  ??除了紀佑國在離任前推出的幾部重要法律之外,趙潤東未在任職期間對共和國的政治體製進行改革。王元慶是紀佑國的得意門生,會不會在任職期間深化政治體製改革呢?他在就任前力挺葉致勝出任國防部長,是不是推行政治改革的征兆呢?

  ??這兩個問題,不值得李存勳深思。

  ??不管政治體製怎麽改,情報係統都是世外桃源。哪怕在標榜民主的美國,情報機構都具有非常超脫的地位。

  ??執政個多月,外界對王元慶的指望度漸漸降低。

  ??對那些心懷忐忑的官員來說,年僅1歲的元

  ??任後無所作為,終於讓他們鬆了口氣,能夠睡上安

  ??對希望祖國強大的平民百姓來說,元首的平凡表現讓他們很是失望,甚至有人認為王元慶過於年輕,不適合擔任共和國最高領袖。

  ??隻有兩類人對王元慶有著完全不同的看法,一是軍人,二是科研人員。

  ??多月裏,王元慶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深化由趙潤東在.份發起的第二輪軍事改革,二是全麵推進“炎黃計劃”第四階段科研工作。

  ??離任前.年,即半島戰爭結束後的.年內,趙潤東將所有精力用在了軍事改革上。

  ??用趙潤東在離任前的話來說,這些事情隻能由他來做,王元慶在上任之後必須鞏固政治地位,不能對軍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在李存勳看來,推行第二輪軍事改革,是趙潤東留給王元慶的最大政治遺產。

  ??第二輪軍事改革的重點是人事調整,而不是裝備更新。除了讓項鋌輝繼續擔任總參謀長之外,在半島戰爭中表現出色、發揮關鍵作用的裴承毅晉升陸軍少將,出任總參謀部作戰處處長,因此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裴承毅將在或者1後取代項鋌輝,成為共和國曆史上最年輕的總參謀長;林嘯雷接替英常徽出任海軍司令,張韋昌出任海軍參謀長;章忠憲接替嚴宇擎出任空軍司令,雷靖鳴出任空軍參謀長;史文剛出任陸戰隊司令,皮興康出任電子信息網絡司令,齊鴻飛出任空天司令。

  ??以人事調整為基礎,項鋌輝對共和**隊的指揮體係做了全麵調整。

  ??在第一輪軍事改革中被嚴重削弱的地方軍區基本上成了“空巢”,新的聯合指揮作戰係統成了軍隊的最高指揮機構。總參謀部增設常務副總參謀長與副總參謀長,分別由陸海空軍種與陸戰隊、電子信息網絡、空天獨立兵種司令或參謀長兼任。按照項鋌輝提交的改革規劃,今後將取消總參謀長,由常務副總參謀長輪流擔負總參謀長的職務,平衡陸海空軍種,由副總參謀長成立“參謀長決策機構”,增強聯合作戰能力。

  ??項鋌輝這麽做,等於陸軍主動放棄“老大哥”的地位。

  ??雖然此舉在陸軍中引起巨大反響,但是在海軍、空軍與獨立兵種中得到廣泛支持。因為陸軍在共和**隊中所占比例已經降至以下,所以陸軍的反對沒有多大效果,其他軍兵種的支持更有決定性。

  ??在李存勳看來,最大的“受害者”是裴承毅,最大的“受益者”是林嘯雷。因為按照這套改革方案,項鋌輝離任後不設總參謀長,輪到海軍司令擔負總參謀長職務。

  ??改革的目的不是削弱誰,增強誰,而是最大限度的提高共和**隊的戰鬥力。

  ??.1世紀以前,共和國施行“本土防禦”,陸軍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年之前,共和國施行“有限反擊、近岸防禦”,海軍與空軍的地位提高,陸軍仍然最為重要。.年之後,共和國肯定會邁向遠海,推行“遠洋防禦”,海軍與空軍的重要性明顯超過陸軍,甚至連個獨立兵種的重要性都在陸軍之上。

  ??根據新的防禦政策,共和國必須對軍隊結構與軍事指揮體係做出調整。

  ??當然,陸軍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維護國家穩定,確保本土安全方麵,陸軍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作為趙潤東的“繼承人”,王元慶不遺餘力的推行軍事改革。

  ??為了盡量減少軍事改革對元首威望的影響,大部改革工作由項鋌輝負責。半島戰爭之後,即便項鋌輝在軍隊中的威望還沒有達到彭茂邦當年的程度,也沒人敢挑戰項鋌輝、質項鋌輝的地位。

  ??更多的時候,王元慶充當了矛盾調解人的角色。

  ??李存勳非常清楚,這是王元慶與項鋌輝的“二人轉”。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紅臉,一往一來,不聽話的將軍都被收拾得服服帖帖。

  ??如果說王元慶在軍事改革上的表現不夠突出,那麽在科研方麵,王元慶發揮的作用就沒人可以替代。作為直接參與者,李存勳很清楚新元首在多月內為推進“炎黃計劃”做了多少努力。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