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聯合
作者:閃爍      更新:2021-07-25 20:45      字數:3933
  到書房,王元慶沏好一杯濃茶。

  ??項鋌輝的反應完全在王元慶的預料之中。成為總參謀長前,項鋌輝就是“少壯派”的堅強後盾,裴承毅、淩雲霄、華劍鋒等年輕將領都是他提拔起來的。成為總參某長後,項鋌輝為了栽培“少壯派”,甚至刻意打壓其他利益集團。

  ??不得不承認,項鋌輝的手段過於“激進”。

  ??雖然“少壯派”發展壯大,對提升共和國的軍事力量有著決定性的意義,半島戰爭充分證明了“少壯派”的能力,但是軍隊是社會群體,有利益衝突,項鋌輝扶持“少壯派”沒有錯,為此打壓其他利益集團卻會產生“過之猶如不及”的效果。

  ??挑起矛盾的不是別人,正是項鋌輝。

  ??追根溯源,彭茂也是“始作俑者”。推行軍事改革之後,彭茂邦不是不明白紀佑國的意思,而是礙於情麵,沒有徹底執行。彭茂邦知道後果,才力排眾議,把根基尚淺的項鋌輝推上了總參謀長的位置,讓項鋌輝幫他完成沒有完成的改革任務。退休後,彭茂邦沒有回家養老,而是留在北京,正是為了在暗中支持項鋌輝。

  ??矛盾從激化到爆發,需要根導火索。

  ??平澤事件正成了兩大利益集團矛盾爆發的引信。

  ??趙潤東讓王元慶全權:理,考慮得非常深遠,目的非常明確。一是讓王元慶趁此機會與軍隊內的“少壯派”結成利益聯盟,為王元慶在2年後出任國家元首奠定基礎;二是讓王元慶在軍隊內樹立威信,明確的告訴各個利益集團,王元慶將是下一任元首;三是在事態失去控製之前,留有回旋餘地免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為此,潤東還讓彭茂邦去穩住那些有影響力的老將。

  ??如何:理。對王元慶來說卻不是一件容易地事情。

  ??軍隊是一個非常特殊地會群體。除了等級森嚴之外。利益網絡相對固定。雖然站在台上地是各個集團地代表。要麽是將軍麽是高級軍官。但是在每一個將領身後有成千上萬地軍人。

  ??要想軍隊穩定。就得盡量確保每一個軍人地利益。

  ??擺在王元慶麵前地選擇有兩個。一是借助“少壯派”打擊“世家派”。從而獲得“少壯派”全力支持;二是當和事老。利用利益集團之間地矛盾控製軍隊“少壯派”與“世家派”聽從指揮。

  ??這絕對不是一道簡單地選擇題。

  ??雖然任何社會團體中都存在利益集團。適當地內部競爭能夠促進發展是當內部鬥爭成為主要矛盾地時候。利益集團就將成為發展地障礙。簡單地說。利益集團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軍隊進步。隻要超過某個限度。就將製約軍隊發展地負麵因素。

  ??關鍵就是“度”,也就是利益集團的規模與影響力。

  ??如果王元慶扶持“少壯派”能保證數十年後,“少壯派”不會成為另外一個“世家派”成為阻礙共和**事力量發長的障礙?

  ??“扶持”不是最佳選擇,“平衡”才是理想途徑。

  ??王元慶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致勝來到了書房。

  ??“有什麽事?”

  ??“外交部剛剛送來的。”葉致勝將手裏的文件遞給了王元慶,“美國與日本再次發出外交照會我們盡快與韓國進行停戰談判。”

  ??“沒別的了?”

  ??葉致勝搖了搖頭。“美日兩國均沒對我國提出的問題做出回答。”

  ??“那就不用理會,讓外交部繼續打太極。”王元慶丟下了文件,“去準備車,另外給元首的秘書打電話,說我馬上過去。”

  ??因為第三次戰役即將結束,第四次戰役的總體方針已經確定,所以趙潤東回到了元首府,沒在總參謀部過夜。

  ??見到趙潤東之後,王元慶首先匯報了外交工作。

  ??“既然美日沒對我們提出的問題做出正麵回答,就不用考慮停戰問題。”趙潤東冷冷一笑,說道,“美國與日本的想法很簡單,雖然韓國戰敗已成定局,但是兩國都希望韓國能夠繼續存在下去,成為牽製我們的重要力量。談不談、怎麽談,不由外交官決定,而由軍隊決定。拖得越久,談判對我們越有利。如果我們能在二月中旬完成第四次戰役,占領釜山,要不要進行談判都是個問題。”

  ??軍事會議上,趙潤東轉為支持盡快攻占釜山,正是為了盡快結束戰爭。

  ??“我與項鋌輝、裴承毅談過,隻要準備充分,第四次戰役肯定能在二月中旬結束。”

  ??趙潤東看了王元慶一眼,說道:“他們說了些什麽?”

  ??“主要是參戰部隊。”王元慶苦笑了一下,說道,

  ??直對軍事問題不太在行,所以不知道他們說得有沒照裴承毅的說法,第四次戰役速戰速決的先決條件是進攻突然性與速度。隻要在敵人想像不到的情況下發動進攻,快速推進,就能在數日之內完成作戰行動,攻占釜山。”

  ??“也就是說,需要快速突擊部隊。”

  ??王元慶點了點頭,說道:“項鋌輝也持這樣的觀點,認為除了讓38軍留下來之外,應該將54軍派到前線上去,讓77軍擔任主要突擊任務。”

  ??“77軍?”趙潤東微微皺了下眉頭,“項鋌輝是這麽說的?”

  ??“裴承毅提出來的,項鋌輝支持裴承毅。”

  ??趙潤東微微點點頭,說道:“看來,項鋌輝也會動腦子了。”

  ??王元慶淡淡一笑,說道:“怎,淩雲霄都是項鋌輝一手提拔起來的。不管別人怎麽看待平澤事件,項鋌輝都認為淩雲霄沒有犯錯,也沒有什麽值得追究的責任。”

  ??“話可不能這,錯了就錯了,沒什麽好商量。”趙潤東揉了揉太陽穴,說道,“不過,淩雲霄確實立下了重大功勞。如果不是77軍出人意料的占領清州,我們必須在西部戰場上再打一場大規模戰役,然後才能向釜山進軍,戰爭將拖到二月底,甚至三月上旬。從外交上看,如果拖到三月上旬,我們將非常被動。到時候韋斯特伍德理順了美國國內矛盾,肯定會在各個方向上對我國施加壓力,迫使我們在不情願的情況下結束半島戰爭。如果我們能夠趕在二月中旬結束戰爭,美國將非常被動。”

  ??“關鍵還是投入的作戰隊。”

  ??趙潤點了點頭,說道:“既然項鋌輝與裴承毅這麽有把握,就讓他們放手去幹,讓淩雲霄留在前線,繼續指揮77軍。平澤事件的調查工作緩一緩,仗打完之前,誰敢唧唧歪歪就是與國家作對、與民族作對,絕不輕饒。仗打完了,該怎麽處理就怎麽處理。功是功、過是過,不能有功勞就可以不計過失,一定要把握好分寸。”

  ??王元立即點頭答應了下來,因為趙潤東的話裏有話。

  ??“過失”與“錯誤”是完全不同概念,“過失”的嚴重程度低得多,按照趙潤東這番話的意思,隻要淩雲霄在第四次戰役中表現突出,平澤事件隻算“過失”。一般情況下,“過失”不會深入追究,最多讓淩雲霄少拿幾塊勳章,晚兩年晉升。

  ??“其他的,你也不必擔心。”趙潤東嗬嗬一笑,說道,“我剛跟老彭通了電話,除了跳得最凶的那幾個之外,大部分老將都認為77軍的做法沒有錯。畢竟,大部分將軍都以國家與民族的利益為重。這次39軍的表現非常突出,我準備讓蘇勁輝晉升上將,調入總參謀部工作。”

  ??“這……是不是太快了?”

  ??“不算快,也不算慢。”趙潤東稍微沉思一陣,說道,“老紀推行的軍事改革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但是軍事改革是長久的事情,美軍到現在都在推行改革。在這幾次戰爭中,我軍暴露出了大量問題,特別是聯合指揮方麵的問題。因此,我決定在半島戰爭結束之後對軍隊的指揮體製做一次深入調整,強化部隊的聯合指揮與聯合作戰能力,從根本上提升我軍的戰鬥力。”

  ??王元慶微微皺了下眉頭,趙潤東提出軍事改革,目的並不簡單。

  ??紀佑國在第四次印巴戰爭後提出軍事改革,為後麵的東海戰爭奠定了基礎,也為他在共和國曆史上的地位打下了基礎。

  ??趙潤東也想達到一舉兩得的目的。

  ??如果趙潤東要想成為共和國最重要的元首之一,就得在軍事上有所作為。當然,在“中南風暴”與半島戰爭之後,沒有任何人懷疑趙潤東的軍事才能。問題是,趙潤東在“日本核問題”上采取了“靖綏政策”,為他的個人形象抹上了不太光彩的一筆。要想改變,趙潤東必須有更大的作為。

  ??不管趙潤東是否想超越紀佑國,或者說有沒有能力超越紀佑國,他都得采取行動。

  ??軍事改革,正是趙潤東重塑形象的重要舉措。

  ??別說國家領袖,連共和國的老百姓都知道,隻要日本手裏有核武器,共和國與日本就不會永遠相安無事。總有一天,雙方會用最極端的方式解決百年積怨。

  ??哪怕趙潤東沒有機會率領共和國擊敗日本,隻要他為下一任元首打下了擊敗日本的基礎力量,他就是共和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元首之一。

  ??想到這,王元慶也心生感慨。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