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命運的最後裁決
作者:閃爍      更新:2021-07-25 20:45      字數:4094
  導彈為主要進攻手段的現代戰爭,進攻與防禦均以秒。

  ??j-15ba機群首先在距離韓國艦隊大約240千米處發射了反艦導彈,隨後高空飛行的8j-15ba在距離韓國艦隊大約120千米處發射反輻射導彈,低空進入的28j-15ba則在距離韓國艦隊大約130千米處發射反輻射導彈。

  ??因為韓國戰艦的雷達對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的最大探測距離隻有60千米,所以速度為2馬赫的c-607反艦導彈將在發射後大約之後進入韓國艦隊的“視野”。j-15ba機群發射反輻射導彈的時間比發射反艦導彈的時間晚了大約3分,速度為6馬赫的反輻射導彈飛行120千米隻需要58。由此可以算出,如果韓國戰艦不進行規避,反輻射導彈僅比反艦導彈提前大約7秒鍾命中目標。

  ??當然,這是理論計算結果。

  ??c-607的最大射程接近500千米,攻擊目標時,可以按照飛行員設定的航線飛行。為了達到最大攻擊效果,從各個方向同時攻擊敵艦隊,往往不會沿最短航線飛行。嶽同生等飛行員為導彈選擇了“迂回航線”,36架戰鬥機發射的1枚c-607將從東南西三個方向同時攻擊韓國艦隊,因此c-607導彈的飛行時間接近6分,。

  ??也是說,在反艦導彈到達之前,韓國艦隊大約有90的“反輻射作戰”時間。

  ??很受傷,很致命地90秒。

  ??這個攻擊間隔時間是包括第1連隊第三大隊在內地、共和國海軍艦載航空兵的上百名飛行員在數年的時間內,通過數十次艱苦訓練與演練摸索總結出來的“最佳時機”。加大攻擊間隔時間的主要目的不是讓敵人有更多的時間組織防禦,而是為了避免反輻射導彈與反艦導彈“自相殘殺”。

  ??雖然在發射之前,飛行員就為反輻射導彈的導引頭設定了工作頻率,但是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比如目標突然關閉雷達之後,反輻射導彈沒有能夠按照“記憶”找到目標,導引頭以主動方式工作後仍然沒有發現目標,導引頭將自動以全頻段被動搜索的工作模式尋找攻擊範圍內發出電磁輻射的目標,主動發起攻擊。如果在這個時候,配備主動雷達導引頭地反艦導彈進入反輻射導彈的攻擊範圍,反輻射導彈就會攻擊反艦導彈!

  ??看上去很複雜,很不可思議。

  ??實際也差不多。反輻射導彈主動攻擊反艦導彈地可能性不會超過萬分之一。但是誰能保證這樣地情況不會在實戰中出現?在2024年地某次演練中。1枚lt-22反輻射導彈在失去攻擊目標之後。擊中了1架配備無線電遙控設備地無人靶機。

  ??間隔90。正好讓所有反輻射導彈“完成”攻擊。

  ??不管有沒有擊中目標。因為反輻射導彈地滯空時間有限。所以將在90內失去威脅。

  ??即便獲得了寶貴地90。韓國艦隊仍然束手無策。

  ??防空作戰不是反艦作戰。不能提前發射導彈。也不僅僅隻是發射導彈。

  ??發射防空導彈之前。戰艦必須用以雷達為主地搜索探測設備搜尋跟蹤來襲目標。測出目標地距離、高度、速度、航向等數據。然後才能發射導彈。隨後還要用雷達為導彈指引目標。引導導彈擊中目標。整個過程地持續時間從數秒到數十秒不等。期間戰艦上地雷達必須開機工作。

  ??關閉雷達,等於坐以待斃!

  ??不關閉雷達,就會被反輻射導彈打成瞎子。

  ??發現j-15ba戰鬥機之後,韓國艦隊立即進入防空作戰狀態。在第一枚導彈衝破垂直發射係統地頂蓋前,j-15ba機群迅速轉向,離開了導彈的攻擊範圍。沒等韓國艦隊地指揮官緩過氣來,雷達探測到了數十個“小型目標”。不是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而是在數千千米高度上飛行地導彈。

  ??反輻射導彈!

  ??韓國艦隊指揮官做出了非常準確的判斷,卻同時做出了非常愚蠢地決定。

  ??9具有區域防空能力的驅逐艦沒有關閉雷達,而是以最快的速度發射防空導彈,攔截來襲的反輻射導彈!

  ??防空導彈對反輻射導彈的攔截率不會超過十分之一!

  ??與211世紀初的防空導彈不同,以“標準”mod|||型為代表的第五代艦載區域防空導彈率先采用“動能戰鬥部”,以直接撞擊的方式摧毀目標。到了以“海長毛”、hhoo-2型為代表的第六代艦載區域防空導彈時,“動能戰鬥部”已經成為標準配備。韓國海軍緊跟世界潮流,3種驅逐艦上配備的要麽是“標準”mod|||型防空導彈、要麽是歐洲聯合研製的第六代區域防空導彈

  ??“動能戰鬥部”要想發揮作用,首先得擊中目標。

  ??擊中體長幾米、質量1多千克的重型反艦導彈不是難事,擊中體長不超過3米、質量1c0多千克的反輻射導彈卻非常困難。

  ??別說擊中,要想發現與追蹤速度超過6馬赫的反輻射導彈都非常困難。

  ??雖然9艘驅逐艦拚了命的、不顧一切後果的反射防空導彈,戰艦上的火控雷達以最大功率照射來襲目標,防空導彈以最精確的方式進行攔截,結果仍然非常糟糕。

  ??至關重要的前內,9艘驅逐艦用240枚防空導彈僅擊落不到30枚反輻射導彈。

  ??距離縮短到千米以內,反輻射導彈的被動雷達導引頭截獲了韓國戰艦雷達輻射地電磁波,進入自導攻擊階段。剩餘地多枚反輻射導彈依照飛行員提前設定的攻擊指令,依次瞄準艦隊裏的9艘驅逐艦,沒有“招惹”不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的護衛艦。

  ??如同所有防空驅逐艦一樣,韓國海軍的驅逐艦沒有配備中近程防空導彈。

  ??麵對殺氣騰騰的反輻射導彈,9韓國驅逐艦繼續發射區域防空導彈。

  ??到此時,9艘驅逐艦的命運已經不可更改。

  ??即便攔截效率提高數倍,隻要被1枚反輻射導彈擊中,驅逐艦都將喪失防空作戰能力,無力對抗即將到達的反艦導彈。

  ??結果遠沒有這麽理想。

  ??不到20,3艘“李舜臣”級驅逐艦各挨了3到反輻射導彈,另外6艘驅逐艦也挨了2到反輻射導彈。

  ??除了“孤立無援”的護衛艦之外,韓國艦隊變成了瞎子。

  ??反輻射導彈擊中戰艦上層建築爆炸產生的硝煙還未散去,j-15ba機群發射地44枚重型反艦導彈從3個方向逼近了韓國艦隊。

  ??護衛艦上的警戒雷達發現了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也僅僅隻是發現。

  ??護衛艦盡了最大努力,以每秒1枚的速度發射防空導彈。“釜山”級護衛艦隻有2火控通道,而且需要持續照射目標,因此隻能同時攔截2個空中目標。

  ??此時,真正起到作用地是配備了光電探測跟蹤設備末端攔截係統。

  ??13~戰艦,每艘戰艦配備2~末端攔截係統,每套末段攔截係統最多在1個“回合”中攔截3個空中目標,攔截成功率不會超過80%。

  ??也是說,韓國艦隊最多攔截62枚反艦導彈,隨後就將被另外82枚反艦導彈“淹沒”。

  ??實際情況肯定沒有這麽理想,韓國艦隊能用末端攔截係統攔截枚導彈就算奇跡了。

  ??c-607采用了“彈體分離”技術,進入戰艦末端攔截係統的打擊範圍之前,彈體與彈頭自動分離,彈頭在小型火箭發動機地推動與控製下完成攻擊。彈體與彈頭分離之後,不但彈頭更難被攔截,彈體還能充當誘餌,削弱攔截係統的作戰效率。

  ??就算隻有82枚導彈突防成功,平均下來,1艘韓國戰艦要挨至少6枚導彈。

  ??c-607是“標準”的重型反艦導彈,其半穿甲戰鬥部重達千克、裝藥11c千克,1枚c-607就能癱瘓1艘萬噸級戰艦,2到3枚就能擊沉1艘萬噸級戰艦,就算是美國海軍的超級航母,也最多承受6枚c-607的打擊。更恐怖的是,c-607是“智能導彈”,在攻擊目標之前,導彈地火控係統能夠自動調整航線,在擊中目標的瞬間壓低航線,攻擊目標地水線部位,或者根據飛行員預設的指令,攻擊目標地上層建築,使導彈發揮最大威力,最大限度的摧毀或者癱瘓目標。

  ??麵對洶湧而來地“彈雨”,韓軍的唯一選擇就是棄艦逃生。

  ??對艦隊裏的韓軍來說,連棄艦逃生的機會都不大!

  ??從護衛艦發現導彈,到導彈擊中第一個目標,留給韓軍逃生的時間不到1分鍾!

  ??對戰艦內部的韓軍來說,1分鍾甚至不夠取出救生衣!

  ??結果可想而知,9艘用光了防空導彈的驅逐艦隻能“束手待斃”,艘隻有點防禦能力的護衛艦在殊死抵抗之後“繳械投降”。

  ??最後1枚c-607擊中即將沉沒的“樸元一”號時,1架大型無人偵察機來到戰場上空。

  ??經過軍事通信衛星中轉,晨曦下波光粼粼的海麵、即將沉沒的韓國戰艦、沉沒戰艦在海麵上留下的巨大旋渦、漂浮在海麵上的韓軍與戰艦殘片展現在了共和國海軍航母戰鬥群指揮官的麵前,也出現在了總參謀部戰術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

  ??攻擊行動獲得圓滿成功,在所有人的預料之中!

  ??*****

  ??新的一月,求兄弟們手裏的保底月票!,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idia,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收藏本書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