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一反常態
作者:閃爍      更新:2021-07-25 20:43      字數:4228
  2月13日,第十三屆全體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

  ??來自全國的數千名代表,將在半個月內審議政府2016年工作報告,聽取國家領導人的國情谘文報告,審議17年度財政預算,投票表決通過多項法律法規。

  ??上午8點30,紀佑國首先做政府工作報告。

  ??與往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相比,這次的報告相當簡短,除了介紹共和國在東海戰爭之後收複釣魚島群島之外,重點介紹了正在肆虐的金融危機。相對而言,紀佑國對共和國在20166年取得的經濟社會建設成果沒做過多的說明。

  ??接下來,龐興龍做了詳細的國務院工作匯報。

  ??與紀佑國的政府工作報告相比,龐興龍更重視國務院在過去一年中的工作情況。與往年的國務院工作匯報相比,龐興龍這次的匯報時間延長了近3個小時,大部分時間都用來介紹20166年財政開支的詳細情況,甚至對每一筆財政經費的使用都做了說明。

  ??讓參加大會的代表感到震驚的是,國務院提供了非常詳細的財政支出清單!

  ??早在20c9年,就有代表提出國務院必須公布詳細財政支出清單,說清楚每一分稅收的詳細去向。()20112年時,還有代表提出應該以立法的形式規定國務院按時公布財政開支情況,對全國人民做出交代。

  ??相關的提議每年都有,可一直沒有得到落實。

  ??這次又有一批代表準備提出類似法案,結果沒等代表提出來,國務院就主動公布了財政開支狀況。

  ??這一變化立即引起了廣泛關注,國內新聞媒體也立即做了重點報道。

  ??國務院主動公布財政開支情況,是否意味著紀佑國準備拿中央政府“開刀”?

  ??除此之外,國務院公布的財政收支詳細情況也十分引人關注。

  ??20166年,中央政府的稅收僅為91674,比2015年的1c7689億元減少.4.87%;其他非稅收性收入1,比2015年地猛增3%;中央政府總收入16億元,比2015年的1億元增加65.16%。()

  ??稅收收入減少,主要是國家降低了針對民營企業的營業稅、針對消費者的消費稅的征收額度,降低了流通環節增值稅地比例。國內經濟、特別是製造業受到金融危機與東海戰爭的影響有所下滑,也是導致稅收收入減少的重要原因。

  ??其他非稅收性收入增加,不是國家賣了更多的土地,也不是國營企業業績猛增,而是在20166年9月底結束地廉政風暴中,中央政府總共查沒了121764的非法所得。扣除這部分,實際非稅收性收入反而比2015年降低了32.20%。

  ??真實收入降低,表明國民經濟已經受到金融危機地影響。

  ??與收入情況相比,支出情況更容易讓人感觸。

  ??總共2382166億元的財政收入中,除掉直接與間接投入東海戰爭的214億元,中央政府開支196452億元,僅餘17億元,盈餘16.63%。

  ??由此可以看出,中央政府的實際支出實際上遠大於稅收收入與實際非稅收收入。()

  ??196452開支中,剛性開支為948211億元,其中軍費1、全民醫療保障92611億元、全民社會福利保障17429億元、教育科研支出11億元、社會公共基礎設施維護29173、基礎設施建設13278元、其他3609億元,總體情況與20166年財政預算中申請的94800相差不大。非剛性開支為97884,其中中央政府行政費用39827億元、公共事業單位補助21768億元、國有企業補貼16374、日常行政額外開支11572元、其他8343總體情況與20166年財政預算中申請的98000有所減少。除剛性與非剛性開支外,其他開支3747億元。

  ??國務院總理交出的“賬單”確實觸目驚心,其中幾項開支老百姓尤為關注。

  ??剛性開支基本上與國家基礎有關,問題不是很大。非剛性開支與行政管理的關係更加明顯,也更受關注。()

  ??在39827億元的中央行政費用中,常設外事機構開支、外交活動開支、行政部門公務員薪水與行政部門日常維護費用都算正常,可其中一筆4277億元地“行政管理費用”卻讓很多百姓不解。

  ??公共事業單位補助主要用於電力、城市供水、城市環衛、城市公共交通、自然保護區維護、航道與交通維護等支出,除了引起熱議的“電力等事業單位工資水平過高”之外,其他指出都得到了認同。

  ??國有企業補貼引起的反向更大。僅投入石油、石化、電信、電力等國有企業的補貼資金就達到了19億元。眾所周知,這些由國家壟斷的行業在20166年都取得了不錯的業績

  ??油行業就盈利3784。國家為什麽還要給巨額補貼

  ??日常行政額外開支更是受到了百姓的廣泛質疑,因為在這筆開支中,公用車輛采購與維持費用高19、日常性公共支出(也就是應酬)達174、政府部門出國考察費用2219億元。()除掉這三部分,僅有1960用於日常行政額外開支!

  ??政府收支透明化之後,老百姓算了一筆賬。

  ??如果20177年無法獲得“額外收入”,中央政府財政赤字肯定超過3萬億。要想縮小財政開支,就得設法縮減政府開支,將錢用在刀刃上,而不是養大批官員。根據20166年的支出情況,如果能夠砍掉“三公”費用,就能節約近萬億元,如果合理規劃社會公共基礎設施的維護與建設工程,還能節約上萬億元。兩者相加就有2萬億元,能夠有效的減輕政府財政壓力。

  ??這筆賬,使更多人看到了紀佑國讓國務院總理公布詳細收支情況地真正目地。

  ??廉政風暴剛剛結束,政府在民眾心目中地威望與民眾擁戴政府的熱情都達到了新地高度。隻是廉政風暴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民眾企盼中央政府出台更有力的措施維護人民地利益。在此情況下,紀佑國首先拋出中央政府收支清單,既在向民眾表達堅決推行政府改革的意圖,又在向地方政府施加壓力。()

  ??毋庸置疑,紀佑國將在本屆全體代表大會上出重拳。

  ??接下來2天,代表重點審議了中央政府20166年度財政收支情況,提出了許多意見。比如公布更詳細的收支數據,對某些“其他項目”的情況做出詳細解釋,公開39617億元盈餘地具體去向與安排。

  ??針對代表提出的問題,龐興龍一一做了解答。

  ??當然,事關國家絕密地東西龐興龍無法向代表解釋,因為在總計15699億元的“其他項目”開支中,有近12c00是“炎黃計劃”的科研經費。

  ??在此期間,紀佑國接受了共和國電視台的特約采訪。

  ??記者問到為什麽要選擇此時公布中央政府的詳細開支情況時,紀佑國的回答非常簡短:向人民負責。

  ??這5個字,包含了紀佑國堅決推行政府改革的核心思想。

  ??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人民選出來的政府、是用人民稅收維持地政府,就為人民服務、向人民負責!

  ??紀佑國的這句話,也在全國範圍內引起了轟動。

  ??成功收複釣魚島群島,已經使紀佑國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與威望無以複加。作為共和國建國以來,除開國元勳之外,最為強硬的國家元首,紀佑國的對外政策足以讓每一個中華兒女感到驕傲與自豪。廉政風暴讓人民看到了紀佑國整治國內問題的堅決態度與強硬手段,更讓人民相信紀佑國有能力率領共和國邁向更光明的未來。

  ??大會期間,數萬名來自國內各地的民眾自發進京,要求紀佑國連任!

  ??首都各界群眾還發起了“聯名請願活動”,數十萬百姓在“請願書”上簽名,希望紀佑國能夠再次當選共和國國家元首。

  ??由此可見,紀佑國不但有威望,還受到了廣泛愛戴。

  ??關於紀佑國會不會打破“慣例”,謀求第三界任期,國內新聞媒體在政府的“關照”下沒做任何報道,國外媒體卻把此事炒上了天。

  ??幾乎所有西方媒體都認為,紀佑國很有可能謀求再次連任。

  ??共和國的改革正在最關鍵時期,產業結構調整需要強有力地領導人推動,政府改革、土地改革、國有企業改革等等重大改革都需要一位強有力的領導人。縱觀共和國,除了紀佑國,不管是國務院總理龐興龍、還是最有可能接任地國防部長(兼國家副元首)趙潤東都沒有這個能力。

  ??即便一向對共和國比較“溫柔”的半島電視台也認為,就算紀佑國不謀求連任,也會在離任之後繼續發揮影響,成為共和國地“影子元首”。

  ??在此期間,西方電視台在國內的收視率甚至超過了國內電視台。

  ??顯然,絕大部分民眾希望紀佑國連任。

  ??作為“當事人”,紀佑國一反常態地保持沉默,在接受西方記者采訪時,沒有回答任何與“連任”有關的問題。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紀佑國保持沉默的唯一原因是維護國內穩定。

  ??國內電視台沒有對此進行報道,也是不希望讓“連任問題”對新一屆政府產生負麵影響。

  ??由此可見,紀佑國在要不要連任的問題上早已做出決定。

  ??以紀佑國的性格,沒人能夠讓他改變決定。

  ??猜測與流言終究會到澄清,隨著全體代表大會對中央政府2016年度財政收支審核工作結束,議程進入到第二個階段,離紀佑國是否謀求連任的答案又近了一步。

  ??*

  ??求月票,繼續為第三奮鬥!()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