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大戰爆發
作者:西方蜘蛛      更新:2021-07-25 18:46      字數:4068
  戰爭的陰影,似乎離中國大地越來越近了。

  ??武昌城樓的硝煙還沒有散去,而另一場新的戰爭卻即將到來。

  ??南北雙方互相指責,互不相讓,一方拿“宋教仁遇刺案”來痛斥,一方拿“血光團刺殺案”做為反擊。

  ??有個自稱“女子暗殺團團長”的女子向北京地方檢察廳自,自稱奉了“血光團團長”黃興的命令來北京搞暗殺,而北京軍政執法處在第二天又以“血光團團員”的名義逮捕了參議院議員謝持,於是乎,各大報紙熱炒“血光團”,仿佛前清雍正皇帝的“血滴子”一般可怕。

  ??由此,北京地方檢察廳便趁勢反擊,反過來傳票要求黃興到案對質,這也使得宋案更加的撲朔迷離、更具戲劇性了。不僅如此,袁世凱隨後又下令撤銷黃興6軍上將的軍銜,並要懸賞捉拿黃興、陳其美這些“**”。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一切和平的幻想都行將破滅,雙方隻有以兵戎相見才能解決彼此爭端。

  ??1913年6月2日,直魯豫三省巡閱使,6軍第十九師師長蕭天通電。呼籲各方保持克製,以全國和平為重。

  ??這是第一個呼籲和平的政府高級將領,在通電之中,蕭天指出,無論是“宋教仁刺殺案”,還是“血光團刺殺案”,事實都尚未弄清,南北雙方雖然存在爭端,但切不可以以武力解決,和平,是目前國內民眾一致呼聲。

  ??6月3日,蕭天再次通電全國。

  ??在二次通電中,蕭天重申和平對於今日之中國重要性,唯有一個穩定和平的環境,在一個強有力的政府引導下,才能讓國家強大強盛。

  ??6月9日,袁世凱下令免除李烈鈞的江西都督職務,任命黎元洪兼署江西都督。

  ??隨即,李烈鈞通電下野,南方革命黨人憤怒聲討,局勢一觸即。

  ??1o日,蕭天第三次通電全國,電文中對李烈鈞的被免職表示遺憾,河南歡迎李烈鈞進行考察。

  ??並且電文中開門見山的指明李烈鈞本係革命黨係,此次被免職,南方必不滿意,但再次強調和平為中國唯一要事。萬不可以黨派之爭而使中國陷入戰亂。

  ??最後,蕭天措詞嚴厲,聲言有破壞和平者,有擅自獨立者,自己將不惜率十九師全體官兵,奮起一戰,以武力維護和平,以武力維護統一!

  ??蕭天在短短數日內,接連三次通電全國,此被稱為“蕭天三電”。

  ??而在三封電報中,被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詞是“和平”,蕭天三電之後,蕭天也被國人稱之為“和平將軍”。

  ??和平,的確是目前普通中國人最想擁有的,也是最迫切擁有的。

  ??蕭天三電,說中了國人的渴求,一時間蕭天聲譽大漲。

  ??各地士紳、民眾代表紛紛奔走呼籲,懇請南北雙方以“和平將軍”蕭天為榜樣,保持克製,避免開戰。

  ??然而,11日。孫中山通電全國,文中直指蕭天乃袁世凱部下,所謂“小北洋係”腦,所維護利益不過是袁世凱集團利益,真正之**和平絕不能由這些北洋軍人手裏開創雲雲。

  ??12日,蕭天通電反擊。

  ??電文裏毫無避諱的說,一個隻會大唱“革命精神”,沒有絲毫治國經驗,不能給國家到來任何實質利益的人,隻無法領導民眾的。無論北洋係、小北洋係、還是南方革命黨,既然已經承認北京是唯一合法政府,就必須無條件的服從政府領導。

  ??至於軍人,軍人乃是國家柱石,是維護**和平的一切必要先決條件......

  ??從11號到15號,蕭天和孫文連續電達到十九封,此一時期又被稱為“南北電報戰”。

  ??在“南北電報戰”中,孫文代表的是南方革命黨,而蕭天代表的則是北京政府。

  ??此時十九師分成兩個部分,分別陳兵於河南、山東,密切監視安徽、江蘇等地。

  ??6月2o日,蕭天召開十九師高級將官會議,在會上,蕭天說道:

  ??“戰爭已經無可避免,不管這次南北之爭究竟誰對誰錯,但誰貿然破壞統一,則為國家之罪人,十九師必以武力討伐!江西、安徽、江蘇等地乃革命黨之後方,我意一旦開戰,不管兩湖之地。揮兵直取安徽、江蘇等地......”

  ??“一旦湖北、湖南方麵對我用兵如何?”

  ??看了一眼問話的蔣傑,蕭天一笑:“我以一個團,配合部分炮兵監視湖北,擺出進攻架勢,我料兩湖方麵必不敢打!”

  ??蕭天部下心中一片透亮,毅帥這是準備把勢力開進革命黨的大後方南方一帶了。

  ??如果把河南、山東、江蘇連成一線,在依托上海,則“小北洋”勢力必然大增。

  ??南北之爭,究竟孰對孰錯,小北洋係將領並不想弄清楚,他們唯一知道的,就是在毅帥帶領之下,小北洋係必然能夠成為全國之重!

  ??17日,廣東都督胡漢民被免職;3o日,安徽都督柏文蔚也被免職。

  ??1913年7月12日,李烈鈞成立討伐袁世凱司令部,就任總司令,並隨即宣布江西獨立。

  ??7月7日,李烈鈞從上海返回江西後秘密召集舊部,並於7月12日占領湖口炮台。

  ??次日,李烈鈞成立江西討袁軍並布討袁檄文,宣布江西獨立。

  ??由此,“二次革命”正式爆。因為這一年是癸醜,所以也稱之為“癸醜之役”。

  ??隨即,袁世凱下令,以武力討伐叛軍,恢複國家完整,恢複國家統一!同時命蕭天之第十九師、李純之第六師、馮國璋之第二軍、張勳之武衛前軍組成討伐軍。

  ??在李烈鈞宣布獨立後,黃興、陳其美等人隨後分頭行事,準備響應。7月14日,黃興趕赴南京,在駐南京的第一師和第八師的基礎上組織討袁軍,並計劃脅迫江蘇都督程德全宣布獨立。

  ??當晚。黃興等人率士兵衝進都督署,程德全驚慌之下,隻得假言同意,隨後黃興便以程德全的名義通電江蘇獨立。

  ??第二日,程德全料想南京必有大戰事,自己無權無兵,何必惹這麻煩事,於是便攜家眷悄然離去。等到了上海,程德全便急忙向袁世凱去一通電報,聲稱“南京獨立”乃黃興等人所為,為自己洗刷幹係。

  ??黃興等人得知程德全避去後,也不做理會,隻管將司令部搬到了空督署,繼續排兵布陣,迎接強敵。

  ??湖南方麵,革命黨在湖南搞得有聲有色,湖南都督譚延闓也在各方的壓力下宣布獨立,並派兵前往江西支援李烈鈞。

  ??不過,譚延闓此舉乃是心存狡黠,他以“支援江西”為名,將那些革命黨控製的軍隊調出省城長沙,既滿足了革命黨的要求,又鞏固了自己的統治。

  ??和李烈鈞一樣,安徽都督柏文蔚在被免職後也通電下野,隨後前往南京小住。等到李烈鈞宣布獨立後,他也重返安徽並於7月17日宣布獨立,同南京、江西構成犄角之勢。

  ??在滿清的時候,江西、江蘇、安徽本是兩江總督管轄之地,在這次戰爭中與北洋軍可謂是當其衝,等於是接著完成辛亥革命時尚未進行的南北之戰了。

  ??在革命的後方,福建都督孫道仁心存觀望,但他手下的師長許崇智先宣布起義並進而率兵脅迫,孫道仁也隻得像程德全一樣,勉強加入了討袁的陣營。

  ??浙江都督朱瑞原本是革命隊伍中的一員,但在辛亥革命後與同盟會的人結下梁子,非但不參與討袁,弄到最後反要派兵進攻上海。

  ??廣東向來就是革命的大本營。被免職的胡漢民和新任都督陳炯明在7月18日聯合起來宣布獨立。胡、陳二人本打算出兵援的,但因廣西都督6榮廷和駐紮粵北的巡防統領龍濟光被袁世凱收買,廣東兩肋均受威脅,因為派兵計劃隻得擱淺。

  ??在西南方麵,廣西都督6榮廷已經投向袁世凱一邊。

  ??雲南都督蔡鍔是梁啟的弟子,又是蕭天好友,他對“二次革命”不甚讚成,而貴州都督唐繼堯原本是蔡鍔部下,這次也宣布中立。

  ??四川方麵,自從辛亥革命結束後就沒有安寧過,唯有川軍第三師師長熊克武在8月4日組織討袁軍宣布獨立,但他那裏勢小力偏,對大局無甚影響。

  ??南北大戰的格局已經形成!

  ??北方,北洋軍編製整齊,最近又從外國銀行那得到一筆巨款,手頭寬裕,兵強馬壯,正是廝殺的好時候。

  ??更要命的是,此時的袁世凱不僅在政治上名正言順、外交上列強支持,而且老百姓也是人心思定,並不希望生戰事。

  ??1913年7月12日,也就是李烈鈞宣布江西獨立當日,北洋6軍第十九師已經完成作戰準備。

  ??13日,直魯豫三省巡閱使,6軍第十九師師長蕭天下令:

  ??“十九師全師出動,討伐逆賊,誓死維護國家統一!”

  ??當日,蕭天授軍旗予前鋒大將吳佩孚,軍旗上四大個字:

  ??“國家統一”!

  ??吳佩孚接旗,並領十九師獨立旅全旅宣誓:

  ??“誓死突擊,殲滅叛軍!國家統一,唯我重任!”

  ??南北大戰,不可避免的到來了,而在這次大戰中6軍第十九師再度成為全國之焦點所在!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