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民國政府
作者:西方蜘蛛      更新:2021-07-25 18:46      字數:3890
  北京的各大報紙毫無例外的全文登載了清帝退位的詔書。在這偉大的時刻。剛剛上市的報紙很快便被一搶而空,北京城內一片沸騰。街頭巷尾,人們見麵後紛紛拱手相告:

  ??“皇上退位了!共和了!”

  ??在喜慶的鞭炮聲和鑼鼓聲中,商家們也悄悄的收起了昔日的龍旗,改換成了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放眼望去,街巷樓閣、酒館茶肆一片彩旗飄展,一個全新的共和時代已經來臨。在掛五色旗的同時,街頭巷尾到處都有人在剪辮子,被剪掉的辮子則被丟棄一地,舊時代已經一去而不複返了。

  ??就在清帝退位的當天晚上,袁世凱也剪去了那根保留了五十多年的辮子。當時他沒有請理師,而是讓親信蔡廷幹前來幫忙,因為他覺得讓外人剪很難為情。在剪的時候,袁世凱說:

  ??“我當年練新軍的時候,覺得這辮子實在礙事。但這辮子相伴我多年,今天一旦剪去,還真有點不習慣呢!”

  ??剪完後,蔡廷幹將辮子交到袁世凱手中,袁世凱撫摸了一下,歎了口氣,將辮子扔到地上。隨後。他站起來嗬嗬大笑道:“姑且鹹與維新吧!”

  ??民國的大幕,終於拉開了!

  ??待到清帝退位一事塵埃落定後,袁世凱令人給南方革命黨去一電,聲稱共和政體乃最良政體,來之不易,今後共和建設還需諸君努力雲雲。孫中山在接到電文後,自然明白袁世凱話裏的含義,次日便向臨時參議院提出辭呈,並舉薦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以兌現之前的承諾。

  ??不過,孫中山在提出辭職的同時,也提出了三個先決條件,那就是:一、臨時政府必須設在南京;二、新任臨時大總統必須到南京就職;三、新任臨時大總統必須遵守臨時參議院製定頒布的一切法律章程。

  ??民國元年二月十五日,臨時參議院召開十七省代表投票選舉臨時大總統。這次選舉以省為單位,每省一票,共計十七票。待到投票後,諸人打開票箱一看,隻見十七張選票統統寫著“袁世凱”三個大字,於是袁世凱便以全票當選為****第二任臨時大總統。

  ??在得知自己已當選為****臨時大總統並要求前往南京就職後,袁世卻不緊不慢地向南京去一電,聲稱自己“德薄能鮮”,不敢承擔總統一職;如今北方危機四伏,險象環生,目前不便南下;自己經反複思量後,“與其孫大總統辭職,不如世凱退居”雲雲。

  ??這個以退為進的招數,袁世凱用得既冠冕堂皇。又無暇可擊,不但為自己贏得淡薄名利、謙讓自抑的好名聲,而且還著著實實將了南方革命黨一軍。

  ??此電一出,各社團召開會議,這包括民社、國民協會等八個社會,而出人意料的是,袁世凱居然也委派了一人參與會議,討論定都之事,這人便是蕭天!

  ??會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蕭天身上,這位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蕭天,此時也並沒有多大謙遜,對與會代表說道:

  ??“定都北京乃民國內政外交之關鍵,倘若舍北取南,帝黨勢必會死灰複燃,而強敵也有乘機侵略之虞!

  ??此事正和各社團之意,就連革命元老章太炎也竭力反對定都南京,並且說了定都南京的五大害處。

  ??會後,各社團聯名給南京去電報,堅決反對定都南京!

  ??在輿論的煽動下,各省都督、紳商代表也紛紛致電南京臨時政府。對定都南京表示異議。

  ??孫中山接到電報後,心裏倒是樂意袁世凱辭職不幹,但他不能自作主張,隨後便將袁世凱的電報交與臨時參議院討論。令孫中山沒有想到的是,臨時參議院的議員們對定都南京一事也無甚決心,或許是他們認為孫中山的想法太天真,或者急於維係來之不易的和平,結果對於定都一事群起爭吵起來,最後隻好用投票的方式來決定。

  ??投票的結果出人意料,支持定都北京的二十票,而支持定都南京的隻有五票,另外還有兩票支持武昌,一票支持天津。

  ??孫中山得知這個結果後極為憤怒,當晚便召集同盟會的議員開會,要求他們統一立場,結果臨時參議院在次日再次開會討論定都問題。

  ??為了保證複議翻案,黃興於次日親臨現場,並聲稱要是不定都南京的話,他將率憲兵隊進參議院把所有同盟會籍的議員們綁縛起來。

  ??經過同盟會員吳玉章等人的緊張疏通,臨時參議院再次投票,最終以十九票對十七票的結果決議定都南京。

  ??這就是孫中山和黃興所倡導的“共和”、“**”,這就是孫中山所倡導的“自由”。

  ??孫中山言必稱要遵守臨時約法,話必談參議院最終投票結果即是最後決定,神聖不可侵犯,但是在自己要求無法得到滿足的情況下,竟然采取如此方式,以憲兵親臨會場的方式,逼迫參議院們更加投票結果,一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孫中山的意思。無非就是逼迫袁世凱定都南京,然後成為傀儡而已!

  ??此後孫中山派出專使團,趕赴北京,敦促袁世凱盡早啟程。但就在專使團到達北京之後,北京、天津各地6續生兵變。

  ??各國公使提出嚴重抗議,中外輿論清一色的站到了袁世凱一方!

  ??在政治權術和經驗上,南方革命黨畢竟遠不如袁世凱來得老道;政治、經濟、軍事的資源上,他們也遠不如北洋勢力,在當時的情勢壓迫下,南京的孫中山、黃興等人即使心有不甘,但也隻能接受專使團的建議,放棄原來建都南京並堅持袁世凱來南京就職的主張。

  ??雖然孫中山等人同意袁世凱在北京就職,但為了挽回點麵子,他們隨後又要求袁世凱派出代表前來南京向臨時參議院做個說明。既然目的已經達到,袁世凱當然樂得大方,在接到電報的第二天便派出唐在禮和範源濂兩位專使前往南京說明情況。

  ??唐在禮在會議廳剛剛將情況說明的稿子念了個開頭,下麵已經是掌聲雷動,表示予以理解,袁世凱不必到南京就職。隨後,南京臨時參議院便決議允許袁世凱在北京就職,隻需將宣誓詞電告臨時參議院並向全國通告即可。

  ??民國元年三月十日,袁世凱身穿大禮服,在北京外交大樓中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

  ??而在政治角逐的同時。對北洋軍的改製也開始了。

  ??新式6軍的鎮、協、標、營、隊、排、棚的名稱改作師、旅、團、營、連、排、班,將原有的“左、中、右”、“前、後、左、右”等一律改作“一、二、三、四”等。

  ??此一編製的誕生,是中國6軍史上開天辟地的軍製革命。

  ??隨後公布的《6軍平時編製條例》,對基本戰略單位師一級的編製進行了調整。6軍師下轄兩個步兵旅、騎兵、炮兵各一團,工程兵、輜重兵各一營。其中步兵旅每旅下轄兩個團;每團轄三個步兵營和一個機槍連;每營轄四個步兵連。

  ??騎兵團分為甲乙兩種,甲種團由四個騎兵連組成,乙種團由三個騎兵連組成,使駐地的情形而定;炮兵團下轄兩個野戰炮營,一個山炮營。

  ??蕭天統率的原河南暫編6軍混成第十一協,改編為國民政府6軍第十九師,是為此次增編的三個師中的一個。蕭天擔任師長。授中將軍銜,仍舊駐防河南。

  ??此後,在經過討價還價之後,內閣名單擬定完畢,唐紹儀擔任內閣總理,段祺瑞出任6軍總長。

  ??此後,袁世凱任蕭天為河南督軍,河南一應軍事政務,都掌握在了蕭天一人之手。

  ??河南是袁世凱的老家,也是蕭天苦心經營的家之地。此前上有一個滿清朝廷,下有一個隱居在河南的袁世凱,蕭天做事多有牽製,此一次任命,蕭天再無牽絆。

  ??在被任命督軍,19師師長之後,蕭天隨即召開河南文武官員會議,一是任命人事,二是商議河南未來展大計。

  ??此時蕭天小北洋係一眾將領官員人人意氣風,大帥終於成了大總統,小北洋係功勞第一。

  ??“聽說政府正在考慮設置巡閱使一職。監管數省,我看咱們毅帥可以擔任直魯豫三省巡閱使了。”司徒耀興衝衝地說道。

  ??“巡閱使隻是個虛職,管不了那麽多省。”蕭天擺了下手:“別看巡閱使管上幾省,可要真設立了,隻怕有的巡閱使一省都管不了。”

  ??從上海趕回來的徐海前一邊笑道:

  ??“這話倒也不錯,比如河南咱們苦心經營,好容易有了今天這翻氣象,要真給咱們安上一個巡閱使,除非是咱們毅帥,不然咱們哪能聽他的?”

  ??會場笑了起來,蕭天卻心裏一動。

  ??雖然這巡閱使是個虛職,可加入有一天大帥真的任命自己了怎麽辦?

  ??直魯豫天下重地,衛護京城,虎視天下,是再重要不過的所在。自己有沒有什麽辦法,把直魯豫這三個地方真正控製在自己手裏?

  ??現在看起來南北已經和解,但其實大戰一觸即,早晚會打成一團。自己是該盡早做好準備了!

  ??不僅僅為了自己,為了袁大總統,也是為了這個國家!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