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罷官
作者:西方蜘蛛      更新:2021-07-25 18:46      字數:3982
  袁世凱的出走,讓京城亂成了一團。

  ??隨後。傳來袁世凱到達天津,進入英國租界的消息。

  ??就在以載灃為的滿清政治集團在緊鑼密鼓考慮應該如何對付此事的時候,北洋6軍第十一混成協協統蕭天來電報。

  ??電報措詞極其激烈,甚至用到了“不惜以全協上下官員趕赴京城,以死保全大帥之命”這樣的話!

  ??這已經是**裸的兵諫了!

  ??表麵看起來,這是蕭天在那魯莽從事,不顧後果,但實際上,這卻是滿清朝廷最為害怕的事情!

  ??滿清唯一能夠依靠的武裝,隻有北洋了!而在北洋之中,目前最耀眼的明星,就是蕭天!

  ??不僅僅在軍隊之中,在民眾之中,蕭天同樣擁有著巨大的威望!

  ??這是一個鐵一般的軍人,這是一個民眾心裏的民族英雄!

  ??更加讓載灃集團害怕的事情生了,蕭天不但把電報到了朝廷,次後通電全國,明確十一協上下態度!

  ??“士凱避禍走京城,蕭天一怒為大帥!”

  ??報紙上幾乎用上了同一標題,也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有人故意指使。報道通篇都言道太後、皇上剛剛臏天,康有為蓄意串聯,勾連朝廷不法奸臣,迫害軍機大臣袁世凱,致使袁世凱不得不出走京城,並且險些喪命。

  ??在文章的最後,無一例外的引用到了蕭天通電。言北洋十一混成協已經開始分武器,必要時候,決意不惜一切代價,把袁世凱從天津營救出來。更有甚者,言之鑿鑿地說南洋革命黨已經秘密派人與蕭天取得聯係雲雲......

  ??蕭天通電在前,北洋老臣心裏透亮,沒有袁大帥在背後策劃指使,蕭天決計不會如此做。既然此是大帥意思,北洋各鎮電報紛紛雪花一般飛向京城,為袁世凱鳴冤求情!

  ??載灃,被推到了火爐之上煎熬......

  ??更加讓世人震驚的事情生了:

  ??袁世凱由天津公然返回京城!

  ??沒有人能預料到這樣的情況,所有人都認為,在事情沒有得到平息之前,袁世凱為了自己性命,是絕對不會回去的。

  ??但袁世凱卻偏偏這麽做了!

  ??而對於載灃集團來說,公然回到京城中的袁世凱,卻成了一塊燙手山芋!不能殺,不能動,不能關!

  ??所有的人都在看著,北洋將領、國內民眾、外國公使......

  ??載灃在權衡利弊,征詢多方麵意見後。確實也不敢輕易去搞袁世凱了。原定的殺袁之策,在不斷地修改中,變成了將袁世凱免職,然後交給法部治罪的決定。

  ??但即便是這個決定,載灃也沒有膽子把命令布出去,因為他知道袁世凱絕對不是好惹的,沒有足夠的力量,動袁世凱無異於自討苦吃!

  ??當時,挺袁力量除了朝中幾個大佬,除了袁世凱身後強大的北洋係勢力之外,還有一股讓載灃這夥人害怕的力量,那就是洋人公使,尤其是英國公使朱爾典!

  ??外國公使們對袁世凱的印象極好,認為他是大清朝廷最務實的開明派,所以洋人們絕對反對任何剝奪袁世凱生命的企圖!

  ??就在袁世凱回到京師的當天,英國公使朱爾典已經照會大清朝廷,希望在對待袁世凱的問題,要做到公開公正。而隨後美國和德國公使也都照會大清朝廷,采取了個英國公使一樣的態度!

  ??在反袁和挺袁多方力量的博弈下,原本就很懦弱的攝政王也就放棄了嚴厲製裁袁世凱的計劃。19o9年1月2日,載灃以小皇帝溥儀的名義降下一道聖旨:

  ??“軍機大臣外務部尚書袁世凱。夙承先朝屢加擢用,朕禦極後,複加懋賞。正以其才可用,俾效馳驅。不意袁世凱現患足疾,步履維艱,難勝職任。袁世凱著即開缺回籍養屙,以示朝廷體恤之意。”

  ??朝廷說袁世凱患足疾了,也就是腳有病了,這也不是空穴來風。

  ??原來,袁世凱在年輕的時候,喜歡騎馬四處遊玩,有一次不小心,從大馬上掉下來扭傷了腳,從此以後走路就有點高低不平,一瘸一拐的。不過,這點小傷並沒有什麽大礙,也沒有影響到他日後出使當官,帶兵打仗。

  ??袁世凱當上直隸總督北洋大臣之後,屢屢遭人參劾,他也曾經為了躲風頭,以足疾的理由請過假。載灃上台後,袁世凱知道和這位小王爺脾氣不對付,也曾經說腳疼不上朝。現在載灃順水推舟,就硬說你袁世凱的腳疼得不得了,連基本的日常工作也做不了了,勒令你辭職回家休息。

  ??袁世凱的性格,他是個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厲害角色!他從二十多歲就開始叱吒風雲,是個視權力如生命的人!

  ??如今。少不更事的攝政王載灃一紙詔令就要剝奪他經營多年的政治權力,袁世凱能甘心嗎?換了誰,誰都不會甘心!不過,目前情況確實也是很棘手,滿洲親貴已經動了殺袁的心,隻是緣於把握不大,才沒敢動手。

  ??作為袁世凱自己,此時能保住一條命已經算是不錯了,哪裏還敢奢望別的什麽!所以,在接到開缺回家養病的聖旨後,袁世凱雖然心有不甘,但也是長長地鬆了一口氣,也就即日進宮謝恩去了。

  ??即便如此,還是有人敢站出來為老袁鳴冤叫屈,學部侍郎嚴修就上了折子,請求朝廷收回將袁世凱開缺的成命,結果嚴侍郎遭到了一頓嚴厲的申斥。

  ??逆境麵前,袁世凱隻能選擇暫時退卻了。1月6日,心中滿是悵惘和辛酸的袁世凱蒼涼地登上了北京開往河南的火車。或是因為避嫌,或是因為袁世凱自己低調,沒有幾個人去車站送行,就連火車也是普通客車。

  ??昔日的威風排場一變而為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的悲涼場麵。袁世凱心裏肯定在流淚,這難道就是他仕途奮鬥的最後結局嗎?就這樣服輸了嗎?

  ??對於袁世凱下台。列強的反映也不完全一致。由於袁世凱在主持外務部期間有明顯地親英美傾向,日本人認為袁世凱罪有應得,而英國則表示同情袁世凱,並對清廷強烈不滿。

  ??1月4日,英國《泰晤士報》了一個很長的社論,讚揚袁的不尋常的才能、進步的觀點以及對朝行之有效的忠誠。最後,憤憤不平地說:

  ??“就是這樣一個官吏,居然被滿洲政府用侮蔑的方式放逐了。”

  ??袁世凱這次回河南,並沒有回到老家項城,而是帶著兩位姨太太到了衛輝府的所在地汲縣住下了。

  ??沒有人來看望袁世凱,京城裏的那些人為了避嫌。北洋將領一則路途遙遠,二則在這個時候去探望大帥,未免也會給自己和大帥招來天大麻煩。

  ??昔日的門庭若市,變成了今日的冷冷清清......

  ??隻有兩個人卻全然不顧這些,一個是把袁世凱視為中國唯一救星的楊度!

  ??楊度本來就生性孤傲,獨來獨往,滿朝文武,除了一個袁世凱,誰都不在楊度眼裏。

  ??袁世凱被罷官之後,楊度日夜都通過各種途徑為袁世凱鳴冤。袁世凱在汲縣定居之後,楊度也時常前來探望。

  ??還有一個就是蕭天,這更加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角色!

  ??兵諫電報之後,滿清為了息事寧人,平息北洋將領不滿,僅僅是拍去了電報嚴厲訓斥了蕭天,連之前準備派往安陽控製十一協的良弼都不敢再去安陽。

  ??安陽,在載灃集團的眼裏,已經成了龍潭虎穴!

  ??一個連東洋人都敢殺的人,還有什麽事情是做不出來的?

  ??“我啊,有個哥哥,和我素來都有矛盾,這也是我不願意回項城的原因。”坐在門口,袁世凱笑著對楊度說道:

  ??“矛盾的起因是我的生母劉氏的安葬問題。我有兄弟一共六人,除了大哥袁世敦是父親原配夫人劉氏所生,是嫡出之外,其餘五個人都是繼室夫人劉氏所生。所以,對袁世敦而言,我的母親不過是他的庶母而已。

  ??我在直隸總督任上回祖籍項城安葬母親的時候,就想讓母親死後風光點,想安葬在祖墳的正穴中。這點要求,作為嫡長子的袁世敦斷然地拒絕了我的這個要求,我為這件事和他爭執了好幾次,但始終沒有結果那......”

  ??“你那兄長,看來也是個固執的人。這點我看和你倒是相似。”楊度笑了一下,忽然問道:“宮保,準備就這麽下去了?”

  ??“不然又能怎樣?”袁世凱歎息一聲:“朝廷這次不殺我,已經算給了我很大恩典了。算了,朝廷既然不想用我,我也不能厚著臉皮回去,免得人家看了笑話。現在想想,還是如此這般輕鬆自在的好那。”

  ??楊度笑了一下,袁世凱如果甘心這麽沉淪,那是打死自己也都不相信的。但是袁世凱下麵會怎麽安排,楊度卻一點也都猜不出來。

  ??正在那說話,遠處忽然塵土飛揚,袁世凱和楊度一起站起了身。

  ??塵土中,十幾個穿戴著北洋軍服的將士出現在了視線之中,快馬飛奔到前,一起勒馬停住,最前麵的那名軍官下馬,小跑到袁世凱麵前,一個立正,大聲說道:

  ??“大帥,北洋混成第十一協標統蔣傑,奉蕭協統命前來迎接大帥!”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