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地雷和手榴彈
作者:漢胄      更新:2021-09-10 20:47      字數:2145
  在進行練兵的同時,馬鳴風沒有閑著,他先是了解了當時大明的火器技術,隨後又開動腦筋,準備研發新的武器。

  當然,在當時的條件下研發太先進的武器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利用後世的知識略微做些改進,問題還是不大的。

  經過一番了解,馬鳴風得知當時已經出現了遂發式火銃的技術,隻不過沒有大規模的運用,也有人研究出了在火銃上捆綁長矛的技術,同樣沒怎麽得到重視。

  而恰好,就在開封府某一處角落裏,馬鳴風發現了一本介紹遂發式火銃製造技術的著作《軍器圖說》。

  這讓馬鳴風很是興奮,他立刻找來生產火器的匠人,命他們對這部著作進行研究,試製遂發式火銃。

  與此同時,馬鳴風還命鐵匠打造八寸長的尖刀,這種刀鋒利異常卻造型獨特,尤其與眾不同是的是它的柄又窄又短,而且還打著孔,看起來是要捆綁在某些物件之上。

  當然,這些都隻是研究性的工作,三個月兩個月很難出效果,馬鳴風現在最急迫的是能夠量產出殺傷力大的武器。

  對於這類武器,性價比最高的自然是地雷和手榴彈。

  地雷這種武器在當時早已經出現了,早在靖難之役的時候,白河溝之戰中就曾經使用了早期的地雷,在明朝中後期,地雷的使用也更加廣泛,在戚繼光抗倭的鬥爭中,地雷就發揮過不小的作用,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在那之後,地雷再也沒有在戰鬥中發揮出多麽出彩的作用。

  可是身在後世,讀過曆史的馬鳴風卻深深知道地雷在兩次世界大戰以及各種大戰中所起的作用,尤其是在防守城池的過程中,地雷所起到的作用絕對不能被忽視。

  這時候馬鳴風的腦子裏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畫麵:“當賊人的大軍闖入己方的雷區,不提防之下,雷區的地雷突然爆炸,頓時就是一一片哀嚎,賊軍傷亡慘重......”

  每當想到這樣的畫麵,馬鳴風就覺得這畫麵實在是太美了。

  這時候大明生產地雷的技術還是相當成熟的,而且地雷的製作技術相對比較簡單,短時間內就能夠培養一批熟手,原材料也不難找,再加上造價不高,所以其性價比非常高,但是當時人們根本就不怎麽重視,這主要跟地雷的被動防禦性和單發的傷害不大有著比較大的關係。

  不過這對於馬鳴風來說不算太大的問題,因為他可以讓地雷的殺傷力獲得大幅度提升,因為他知道有一種跳雷,這種地雷有一種助推裝置,當地雷將要爆炸的時候,能夠跳出地麵一米左右再爆炸,其威力比起隻是在地底爆炸的地雷自然會大得多。

  至於助推裝置這也不難,其原理跟早期的火藥武器火箭差不多,這對於那些製造火器的匠人來說都屬於最基礎性的東西了。

  所以當馬鳴風將這種“跳雷”的製作方法告訴那些火器匠人之後,所有人全都震驚不已,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竟然還有這樣的地雷製造方法,他們深深的相信,隻要這種跳雷能夠研製出來並進行批量生產,一定能夠對賊人造成巨大的傷害。

  這些火器匠人在內心狂喜的同時也對馬鳴風深深的佩服,他們實在想不到,有人竟然會有這等天才的設想,一旦這種地雷研製成功,他們自然也不僅留名青史,還會受到獎勵,簡直就是名利雙收的好事啊。

  而最關鍵的是,這樣的地雷還容易研製,並沒有多麽複雜的設計,這些火器匠人估計最多用十天半月就能研製成功,再過半個月就可以進行大規佛的生產。

  而事情的發展果然如這批火器匠人所料,十天之後,跳雷被研製出來了,馬鳴風命人對這種跳雷進行試驗,結果發現其威力果然比一般的地雷要大的多。

  隨後這些火器匠人開始培養熟手,終於在半個月內還是實現量產。

  當然,這種地雷就算是生產的最多,也隻是考慮一個被動防禦的情況,而且使用的範圍有限,即便是量產,馬鳴風覺得最多也就生產個三五千枚就夠了。

  所以除了地雷,就需要有一種新的殺傷性武器。

  於是馬鳴風就想到了手榴彈。

  其實手榴彈的原理差不多,都是通過外力引燃裝在密閉空間裏的火藥,造成爆炸,從而產生破壞力和殺傷力。

  隻不過不同的是,手榴彈的殺傷力雖然不如地雷,卻能夠更加方便靈活的使用,不限使用的地域,不一定非要進行被動防禦。

  所以當馬鳴風將這種手榴彈介紹給火器匠人的時候,這些火器匠人一個個目瞪口呆,他們萬萬想不到,這個知府大人果然是個天才,竟然能夠想到這樣巧妙的武器。

  於是當知府大人將那種手榴彈的結構圖畫好之後,這些火器匠人的心中頓時火熱,立刻分出幾個人,仿照馬鳴風所提供的結構圖去“研發”這種手榴彈。

  事實上是,因為這種手榴彈的基本原理跟地雷高度相似,製作的材料又簡單,將人們僅僅在五天之後就研製成功了。

  馬明風得到消息之後,自然是欣喜若狂,他立刻跑到匠人處,將僅存的一枚手榴彈熟練地帶掉拉環,然後向著遠方擲去,隻聽得轟的一聲,這顆手榴彈炸出了一個一尺多深的小坑,還將坑周圍的一塊石頭給炸壞了。

  這讓圍觀的人頓時感到震驚,小小的一顆手榴彈,竟然有這麽強的威力,就連石頭都能炸壞,更何況是血肉之軀?

  後來的結局自然是不用問,這種手榴彈也迅速地開始了量化生產,而且其生產速度比地雷還要快,很快就生產出了數萬顆手榴彈。

  這時候馬鳴風也果斷的讓正在火熱的練兵行動暫停,經過與俞振龍商議之後,決定在原本的訓練課目上,再加上一條投彈練習。

  當然,練兵的丁壯們所使用的手榴彈都是徒有其形,沒有填充火藥的手榴彈,等到投彈練習差不多了,馬鳴風就會命人傳授真正手榴彈的使用程序。

  所有的一切都在悄悄地準備,隨著時間的流逝,轉眼之間就到了崇禎十四年了,賊兵馬上就要來了。